“《指尖上的中国》影展暨非遗手作展在沪举行”
本篇文章823字,读完约2分钟
前几天,纪录片《指尖的中国》影展暨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人手展在上海举办,这次活动由上海广传文化媒体有限企业和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活跃博物馆共同承办。 活动有来自文化界、教育界、传媒界的相关专家参加,纪录片中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手制作的16种手工艺术品。
《指尖的中国》由上海广传文化媒体企业制作,以国内第一部80、90后的独特视角,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系列纪录片,该片以“载器载道”的方式,探索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关系,从以前流传至今
《指尖的中国》第一季共8集,每次30分钟,龙泉青瓷、桐古琴、须派核雕、“盈盛号”银壶、海派玉雕、生石雕、手绘蛋、唐卡、藏香、藏刀、西藏通门皮具、白朗青 由此引发了中国“工匠精神”关于古代和现代传承、东方和西方融合的思考。 该片于1月10日在爱琪、东方财经浦东频道、央视-发现之旅、新西兰tv33等国内外媒体相继播出,其中爱琪在线当天的访问量突破10万,位居爱琪纪录片首位。
纪录片导演帕特里西奥·古斯芒说:“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家人没有专辑一样。”许多媒体进行了转载。 这句话想象了纪录片对记录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纪录片是用镜头记录国家以前传来的文化的最佳表现形式,可以说以前手工艺传来的影像记录本身就是传承。 “指尖上的中国”自去年1月开拍以来,已经连续12个月旅行了数万公里。 足迹遍及中国东西南北10多个省市:北京、河南、上海、浙江、江苏、福建、西藏、珠穆朗玛峰、南极、栏目组的80/90后,独特的镜头寻找中国文明之器,发现了中国现代诗意的生活。
“指尖中国”是纪录片的表现方式,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播放平台,向年轻人传达文化传承的工匠精神,还在“小大”微信公众号上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术品的EC平台, 通过产品交易激活以前传下来的手工艺文化基因,构建“网络+以前传来文化”的产业链全综合服务体系制度,唯有这一点备受年轻人的关注。 (文并图/康新武)
标题:“《指尖上的中国》影展暨非遗手作展在沪举行”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0233.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