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曾经有多风光,今天就有多没落”
本篇文章4959字,读完约12分钟
今年4月,亚马逊宣布退出中国,许多人感到惊讶。 有没有人哀叹即使是今天市值最高的企业也无法在中国生存下去?
一个月后,甲骨文抗议员工“突然裁员”,一时引起骚动。 两家大外企纷纷退出似乎刺激了人们的神经,印证了人们的普遍评价:外企还是不行。
一位外资企业的前辈说:“外资企业的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了。 他起的高楼,他设宴招待客人,一看大楼就倒塌了。 ”。
也有媒体开始附和说:“外资企业大裁员的序幕:本土互联网企业崛起,外资企业的工作没有优越感。”
突然的回忆含蓄了过去外企曾经的风景。 但是,外企这个名字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为什么人们对这句话会有这样的感叹呢? 外资企业是如何“衰退”的?
去外资企业当然是去外资企业
如果问今天的大学生,毕业后想在哪里工作,答案的大致率是:图书、bat、京东、华为、滴滴、斗鱼、小米这些明星级企业。
但是,回到二十多年前,很多人在就业时不能说这家企业。 有些人对领域也没那么挑剔。 最重要的是这家企业是“外资企业”。
2019年2月12日,广东深圳、腾讯滨海大厦、腾讯的员工开始在广场排队领取红包。
最优秀的人应该去外企,最优秀的人大多是外企,大学生们毕业都想进入外企。 不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人也想换工作。
80年初,上海、北京、深圳进入第一家“外资企业”,这带来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家外资企业。
1985年,上海的联谊会大楼竣工。 这可以说是开启外资企业时代的象征性建筑。 高107米的这座建筑是国内第一座玻璃幕墙建筑,80年代毕业的多名上海大学生回忆说:“自己的理想是‘去联谊会大楼上班’。”
严格来说,此时的外资企业其实是国有企业的员工,他们只是对外服务企业的外派员工[11]。 但是,人们通过他们知道什么是国际化。 他们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喝着咖啡,他们有着英语的名字,有时会跳出来几句英语的话,明确国际范围。
在今天,“白领”这一听起来很怀旧的词语也作为当时的新词语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
年4月15日傍晚,上海、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金融城。 上海近一半的外企总部上传浦东,外商投资成功率居国内首位。 外滩林立的办公楼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白领
由于各种原因,80年代外资企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一直很慢。 直到1992年,总设计师南巡之后,一直观望的外企开始相信,中国真的开始搞市场经济了。 大量外资企业,特别是被认为是外资企业典范的欧美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开始上传。
在众多诉求的推动下,上海这样的地区只有率先完成劳动制度改革,允许外企自主招聘员工,才能成为真正的“外企员工”。 外资企业的就业热潮正式开始了。 许多大学生不再“服从分配”,放弃铁饭碗到外企找工作。
1992年4月13日,上海市在人民广场首次举行大型招聘会,举办了某外资企业的招聘官和应聘者。 1992年,国营公司限期改革改革热潮,多名下岗职工流向社会。 为了拓宽就业渠道,上海通过多种渠道配备了下岗人员
外资企业的热度持续高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了不少变动,但在1999年的北京,外资企业的普通工程师职位上,平均有50人以上的本科以上在求职[3]。 那还是大学扩招初期,本科学历还没有通货膨胀的时代。
当时,作为外资企业的员工,似乎总是得到很高的评价。 在外企工作的微博网友有点夸张地说:“20年前,你胸前挂着ibm的狗牌,逛着午饭时间,被美女搭讪。”
外资企业的求职热一直蔓延到内陆省,甚至当时的重庆也出现了包装为外资企业的专业人员。 开业一个月,就收到了50个清单。
1999年《现代营销》杂志的新闻,论述了重庆曾先生帮助外资企业包装的情况/现代营销
2005年左右,外企员工已经走向“平民化”,但外企名号在择业中依然保持着特点。 对2000名求职者的调查显示,39%的人回答“很羡慕,想去外资企业”。 27%的人回答说“无论如何都要努力”。
其实,问卷设计本身的浮夸之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当时人们对外资企业的热情[6]。
外资企业曾是云的职业梦想,其简单原因之一是工资高。
曾是西门子大中华区财务负责人的唐勇回忆说,毕业后被分配到发改委时,每月只能拿到120元的工资。 1992年,他跳槽到外资企业,第一个月能拿到600元。 三个月后,他的工资涨到了1000元。 与发改委的工作相比,他跳槽3个月后工资上涨了8倍。 简直是云泥之别。
担任联合利华大中华区副总裁的曾锡文更是了不起。 1993年刚到联合利华,就拿到了3000元。 即使是当时机关的处级干部,也不过1000元[1]。
到了90年代末期,在外资企业工作的工资也普遍是其他地区的3~5倍左右。 根据首都经济贸易的研究人员的调查,1998年,北京外资企业的员工平均工资在5000元以上,整体平均工资在3000元以上。 1998年北京市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为1024元[2]。
年3月26日,青岛。 青岛77岁退休教师收藏325张工资条,1991年工资总额为3448元。 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3448元不是小数目
90年代后期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黄金时期,一方面业务扩张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管理层,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开始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为中国员工留下了越来越多的高级职位。
今天许多年轻人可能很少听说过摩托罗拉。 摩托罗拉曾是通信巨头,1998年在中国的外国人员约300人。 2000年外国员工减少了一半。 部门经理这个级别的职位中国人的比例从57%上升到了80%,大事业部经理的比例也从1997年的30%上升到了45 % [2]。 。
外国企业当时不输给国企的福利待遇,很多企业不仅为员工购买了额外的养老保险,大部分还为员工提供了住房公积金。
2005年,广东珠海,外资企业的员工在联欢会上跳舞。 安哥/视觉中国
2000年,北京三环内面积70平方米左右的住宅,总价也不过30万左右。 通常,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人可以加上公积金在15-20年内支付贷款。 不需要太担心在北京定居的问题。 相反,国家在1998年废除了“福利分室”制度,原本在国企工作的人面临着住房危机[10]。
一方面赚钱多,另一方面外资企业的商业环境、商业方法、福利也成为了话题。 在高级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上,谈论着千万级的生意。 需要钱。 出差住在豪华五星级酒店。 来往都是飞机,可以定期去国外借训练的机会旅行。
这个福利至今令人羡慕,但当时是连“打车”的报销福利都羡慕的时代。
年11月6日,中智“外企入名校”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在上海财经大学武川路校区体育馆爆炸。
2001年《中国新时代》杂志还以《白领的恶俗与格调》为标题,策划了嘲笑当时“外企白领”的特辑。 里面说:“反正他们一出门就开车,他们中的很多人和公交车绝缘了……他们已经不能容忍这样的人的状况了。 他们不得不开车。 如果至少有1.6元一公里,就有1.2元的出租车。
失意的外资企业
今天的外企人不太容易体会,感觉就像老一辈外企人说“我在外企工作”时的黑暗。 伴随着这种变化的是中国企业的成长和外国企业的“衰退”。
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中的数量可以说明这种力量变化的应对。 1996年,隶属于中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只有2家,到2006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达到20家。 年,中国120家公司进入世界500强序列,仅次于美国126家[9]。
过去,“世界500强”可以等同于“外资企业”的时代已经不存在了。
2003年12月31日,夜晚摩托罗拉招牌前的骑车人。 摩托罗拉宣布投资9000万美元在北京设立新的研发中心,但2007年削减了4亿美元的支出,启动了摩托罗拉3500人的裁员计划
外资企业对中国企业的成长是“衰退”。 “衰退”的主要原因是不赚钱。
看到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外资企业曾经对在中国赚钱抱有很大的梦想,对中国市场非常乐观。
1992年联合利华向北京市政府提交了可行性报告,在美国,以每年人均消费16升冰淇淋的标准,中国人消费美国人的五分之一,则冰淇淋价格为每升25元,这也是975亿元的市场,为15
希望很大,失望很大。 与中国广阔的市场相比,外企们在中国赚的钱很少。 2003年,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向美国企业提供了44亿元利润似乎不错,但只有1900万澳大利亚给美国企业带来了39亿美元的利润,9500万墨西哥也为美国企业提供了57亿5,000万美元的利润[11]
从2003年到2004年,外资企业在中国赚钱越来越难。 一些经常提到的因素包括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上涨、一直存在的高监管价格、政策不明确、不完全开放的市场。
现代中国问题研究者何清涟的研究表明,到2005年,中国外资一半因亏损撤出,剩下的外资公司近一半没有营业,只有营业者的三分之二的利润[11]。
年3月19日,北京、雅虎宣布退出中国市场,雅虎北京研发中心宣布关闭,多家互联网企业主动到雅虎北研楼下“夺人”。 在雅虎楼下开了招聘会现场
为了吸引外资,中国在政策上对外资有各种各样的优惠,也就是所谓的“超国民待遇”。
例如,外资企业普遍享受“二免三减半”的优惠战略,平均税负为15%左右,比普通民营企业和国企的税负25%要低。 这些优惠很有吸引力,一点点国内企业将资金转移到海外,以外资的名义进入中国,甚至可以得到这些优惠[5]。
2008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一年,中国实施了新的“公司所得税”,取消税收优惠,这成为了压死多家外资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同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所有企业都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从此以后,外企在中国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外企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有些外企像星巴克一样持续扩张,但我们听到越来越多的外企离开中国的消息。
谷歌于年退出中国。年世界最大的家居建材超市“家得宝”全线退出中国。 年,沃尔玛关闭了中国的14家店铺。 年ibm的部分pc业务被卖给了联想。 年日本着名钟表公司西铁城解散为中国生产基地。 后来,我们熟悉的麦当劳也变成了金拱门。
1998年10月,在上海、麦当劳的店里吃快餐的孩子。 20世纪90年代麦当劳刚引进中国,就迷上了大城市的孩子们。 年10月,麦当劳企业名称“麦当劳(中国)有限企业”正式更名为金拱门(中国)有限企业。
外资企业的光环已经没有了。 根据《中国大学生职业倾向调查》的最高雇主评选,2006年最高雇主中,前10名中有7~8名为外资企业。 到了2007年,在最佳雇主的前十名排行榜上,只剩下2~3家外资企业。
如果现在外企的工作摆在你面前,你还会像前人一样心动吗?
参考文献
[2]徐斌. ( 2000 ) .人力资源管理的战术选择:外资企业和国内公司的人才战术.人口与经济,4,4,50-54
[3]徐斌. ( 1999 ) .外资企业的薪资福利政策和人力资源市场.人口与经济,(3),( 22-24 )。
[4]子虚、虞东. ( 2001 ).(京沪版)白领的恶俗与格调.中国新时期,( 005 ),( 34-43 )。
[5]张锐. ( 2008 ) .外资企业撤出中国的理性思考.国际经济合作,4,4,43-45
[6]梦舟. ( 2005 ) .外资企业的魅力依然在于.智慧,(1),( 25-25 )。
[7]段东渔. () .外资企业的前世.新的前途,(5),( 22 )。
[8]高静. ( 1999 ) .新职业:帮助包装成外资企业.现代营销,(7),( 15 )。
[9] whydoeschinaneedanewbreedofcompanies是什么? () retrievefromvoxchina/show-53-40
[10]回顾北京2000年的房价() retrievefromgz.house.163/Photonew/5n 620087/76227 # p = DI 2T 3v 235 n 620087 NOS
[11]何清涟( 2009 )对外开放30年:中海外资神话的幻灭retrivefrommodernchinastudies/cn/issues/past-issues/104-MCS-2009-isue-2
[12]上海第一代白领,从联谊大厦出来() chsi/jyzd/zcht/11/1104/595015118
标题:“外企曾经有多风光,今天就有多没落”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1859.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