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知识造就核心能力
本篇文章2728字,读完约7分钟
建立识别核心知识的四个分析步骤;个体核心知识的识别需要专家选择、专家显性隐性知识和核心知识特征评价,专业技术核心知识的识别需要技术体系建设、技术水平筛选和兼容性评价。
与核心能力相对应的核心知识不同于一般知识。它是一个通过知识的生成、识别、学习、消化、吸收、应用和创新的长期积累来创造独特价值并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其他企业很难获得或获得较高的成本,主要包括个人知识和技术知识。个人知识是指企业领导和员工拥有的知识,它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是无形的知识财富,更隐蔽,更难被他人理解和掌握。技术知识是生产、技术和支持领域的再生产能力,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产品生产和经营能力、产品和服务水平等方面。技术知识的物化是一种“创新资本”,其明显的直接表现是“知识产权”。
核心知识的筛选步骤
事实上,知识管理就是捕捉对企业有重大价值的核心知识,并最有效地利用这些知识,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为了快速、准确地分析和识别核心知识,从而将其从一般知识中分离出来,有必要在实践中建立一个标准化的程序。识别企业的核心知识可以按照四个分析步骤进行,如图所示。
第一步:首先,分析企业的价值链,细分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找出对企业当前和未来可持续利润贡献最大的几个技术服务或业务单元。
第二步:从个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两个方面测试和分析所识别的技术服务或业务单元的特征,找出在其中起最重要作用的知识。
①异质性检验。主要的考验是它是否比竞争对手更好。通过调查高级管理人员的意见、企业外部的团体合作、对其他组织代表的非正式访问以及战略基准分析,可以获得准确的信息。
②价值测试。核心知识带来竞争优势和市场价值的程度。
③耐久性试验。竞争优势的持久性取决于四个主要变量:第一,企业对发展核心知识进行持续投资的实力和意愿;二是模仿企业竞争优势的竞争对手的实力;第三,竞争者发展替代优势的实力;第四,核心知识继续成为关键市场需求技术的程度。
第三步:动态分析。核心知识的定位必须适应社会形势,特定时期的特殊社会环境或市场环境对核心知识有不同的要求。前面的分析是静态分析,它确定了企业过去和现在的能力。这一步提出的问题表达了一种动态的观点,要求分析师分析环境、产业结构、竞争动态和营销渠道的变化,以避免忽视外部现实。
这里我们需要澄清四个问题:第一,哪些知识将被抛弃或者市场将不再需要它;第二,应该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哪些知识;三是如何更好地配置企业现有的知识资源;第四,面对未来行业的关键成功因素,企业应该发展什么样的新知识?
第四步:对上述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简化、分类和聚合,提取出最能充分发挥其在价值链中作用的关键知识,最终确定为企业的核心知识。
核心知识的筛选方法
1.个人核心知识的识别
因为个体的隐性知识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所以有必要充分激发专家的智慧,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知识的再创新和再认识。
首先,鉴定和选择专家。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学术水平、现场经验、个性品质、思维方式、口才能力、团队意识等。入选的专家应各方面都优秀,善于思考和表达。专家来源主要分为三类:现场或一线技术人员是发现问题的源头和应用知识的第一线;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是知识整合和创新的骨干,是核心能力建设的支柱;技术专家或战略专家是知识创新的火花,是核心能力建设的引导者。
其次,通过会议、网络、电话、问卷、报告等方式进行沟通,使专家个人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因此,有必要建立隐性知识载体的数据库,即专家数据库,并按照一定的类别对隐性知识进行有效编码。专家数据库不仅是“专家”信息的存储,也是“核心知识”的相关载体,更重要的是隐性知识的挖掘。
最后,从知识前沿、竞争对手的价值和可获得性三个方面对专家知识进行全面、动态的评价,看其是否能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确定不同的管理方法。评估时要突出亮点,否则你会陷入信息泛滥的泥潭。
2.专业核心技术筛选
核心技术的识别是识别核心知识的前提和条件,核心技术的定位可以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技术体系的构建。从战略意图和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对相关技术进行筛选。此时,没有必要关心技术的水平,只要与战略意图和核心能力相关的技术被尽可能详细和完整地列出。当然,应该更多地关注更先进的技术。技术结构模板可用于对企业需要的技术进行分类,并可根据其结构直接形成生产力。根据实际需要,可分为“大型技术组”、“中型技术组”和单个技术组。使各专业的不同技术纵横清晰,形成完整的技术结构和专业体系。
第二步:技术水平的筛选。对先进成熟的技术进行评估,然后根据先进成熟的指标对技术进行排序。先进性反映了技术解决具体问题的潜力;成熟度反映了技术处于哪个研究阶段或应用阶段。
根据先进成熟指标的反映和科技发展的规律,选择创新的技术应该比较先进,但不是很成熟。这是因为先进的技术创新不能在解决问题上发挥关键作用,而成熟的技术在其理论体系上没有重大突破,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潜力很小。因此,“待突破技术”和“待深化技术”可以作为核心储备技术的替代方案。
步骤3:兼容性评估。根据先进和成熟的技术对核心储备技术进行分类往往忽略了企业的特点和能力。也就是说,对技术水平的评价实际上只是对技术前景的综合判断。如果我们考虑前沿技术是否是未来的核心技术,就必须先评估技术的兼容性,才能找到真正的亮点,即创新对象的条件能否适应创新主体的要求,是决定创新有效性的关键。
技术兼容性的评价必须采用需求和创新两个指标,并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如果需求和创造力高,则认为该技术是亮点,进行自主创新;如果需求低,创造力高,则表明企业在该技术上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凭借技术优势占领竞争市场。这种技术创新也应该是可取的,可以与需求高的机构进行联合创新;如果需求高但创造力低,就需要联合创新来解决企业的迫切问题。需求与创造力的综合评价呈现出相对客观合理的规律,不仅提供了创新亮点,也提供了创新亮点的方式。
需求是一个主观指标,一般分为强需求、强需求和一般需求。创造力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创新主体对技术的研究程度;第二,创新主体的实力对技术创新实现的影响程度。在得到两个指标后,进行综合计算,采用汉明距离法(具体计算方法省略)。技术亮点的分类标准可以通过相容性评价和双重评价来确定,如下表所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核心储备技术创新的优先级别和创新模式。从分类上可以看出,亮点技术优于次亮点技术,自主创新技术优于联合创新技术,并给出了明确的技术创新选择标准。
正当一些人对祖国的国宝——中医药的功效和前途产生怀疑和争论时,天津泰利集团却夺取了国家...
标题:让核心知识造就核心能力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5317.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