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信天游”回荡南天山 ——川庆物探第四测量工程队东秋8施工小记

“信天游”回荡南天山 ——川庆物探第四测量工程队东秋8施工小记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0-08-07 00:50:02阅读:

本篇文章2270字,读完约6分钟

■通讯员张晔特约通讯员曲永志

塔里木盆地邱东-8构造位于天山南麓,地势陡峭,被业界公认为世界级的地震勘探和建设难度大的地区。今年,在创建“百年塔里木”宏伟工程的鼓声中,晴川物探公司在塔里木邱东8构造区承担了344.8平方公里的三维地震勘探工程,施工人员在这座连鸟都不会飞的高山上拉开了勘探帷幕。7月中旬,笔者跟随测量人员进入南天山施工现场进行测量。

“信天游”回荡南天山  ——川庆物探第四测量工程队东秋8施工小记

●沿着陡峭的山脊一步一步地测量团队成员挖掘的道路

小锄头、安全绳和脚下的路

进入工作区,行驶不到20分钟,山沟里的道路消失在红白相间的群山中。每座山都是光秃秃的,没有出路。测量组的每个人都有一把小锄头。他们每走一步都必须挖一个大约5厘米深的小坑来安顿下来。每一步都是弯腰向前。狭窄的山脊之间没有两个人平行的空间。

“信天游”回荡南天山  ——川庆物探第四测量工程队东秋8施工小记

“调查小组不能像其他工程小组那样组织大量人员修路。一组只有3-4个人。不管山峰堆积在哪里,也不管竖脊和横脊在哪里,不管测点在哪里,也不管人们去哪里。”谈及日常工作,年轻工人林紫的微弱语调中掩饰不住一丝倦意。

“信天游”回荡南天山  ——川庆物探第四测量工程队东秋8施工小记

他们每天早上7:30开始一天的工作,包括安全绳、午餐、水壶、油漆、仪器设备、测量和标记材料等。这使得该组每个人的平均体重超过12公斤。在工作区,除了山,还有沟。在每天午饭后的休息时间,找个地方躲在阴凉处是一种奢侈。由于新疆的时差比内地晚2个小时,时差长、施工任务紧张、地理环境恶劣,使得测量人员每天回到岗位都会感到疲惫。

“信天游”回荡南天山  ——川庆物探第四测量工程队东秋8施工小记

测量6380激发点时,测量小组组长叶士元拦住了作者,不让我和他们一起前进。他们正要爬一座高约1400米的山。昨天,他们四个人在山里走了五个多小时,才找到一个可以玩安全绳的地方。“不是我不想让你和我一起去。真的是我们昨天都耽误了几十个测点的工作量。如果你坚持要去,我们今天的工作又要延期了。”我不得不和他们分手。

“信天游”回荡南天山  ——川庆物探第四测量工程队东秋8施工小记

从6627年到6689年

7月14日上午6: 00,提交人准备打包,到达测量组的临时住所。这时,组长叶世源已经开始安排当天六个测量组的任务。每个小组去哪里,潜在的风险是什么,坐什么车,一天中的天气状况等等。,他会把它们一个一个地记录在他的工作笔记本上,并在小组离开之前详细地告诉他们。

“信天游”回荡南天山  ——川庆物探第四测量工程队东秋8施工小记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越野车于8:00在密封的邱东8井口前下了车。今天,笔者跟随的是第二个调查小组,四名成员都是在南疆工作了五年多的有经验的农民工。从一条略微平缓的沟壑开始,一天的测量工作开始了。测量完地震检波器6639后,地形逐渐增大。因为周围没有大石头来测量标记,为了不耽误工作进程,叶世源让另外三个人提前工作,在最后一个标记处捡石头,并让我在塑料袋里放些颜料,在这里等他。过了一会,他回来了。我看见他用一根小铁棒小心翼翼地刺破装有油漆的塑料袋,将油漆均匀地涂在石堆周围,然后拿出一个新塑料袋来包裹装有油漆的袋子。看到我疑惑的眼神,叶世源告诉我,邱东是一个难得的丫蛋地貌和地质“公园”,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不能有任何污染,比如标线漆。虽然现在使用的水溶性涂料可以在两年内自然分解,但塑料袋和所有杂物必须下山集中处理。

“信天游”回荡南天山  ——川庆物探第四测量工程队东秋8施工小记

●左承成与队友分享他的芥末酱

追上前面的三个人后,同为季节性测量员的左承成告诉我,多亏了我,今天分配给他们小组的任务并不繁重,足以测量从6627到6689的点号。中间只需爬两座锯齿山和一根刀背梁,平均海拔1800多米,其余的地方都在沟壑里。经过近三个小时的攀登,当锯齿形的山峰出现在我们眼前时,一种荒凉的感觉扑面而来。这幅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刻而成的画,让人感到震撼。从这里开始,道路的每一步都要向下弯曲,所有的岩石都要慢慢地在山脊的两边展开。延伸约10米后,它是一个无底的悬崖。

“信天游”回荡南天山  ——川庆物探第四测量工程队东秋8施工小记

下午两点,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叶石源决定在这里吃午饭。俯瞰被层层山峰环绕的群山,它被称为地震勘探最艰难的东部秋天,似乎因为我们微不足道的红色数字,它被另一个多彩的美丽所覆盖。虽然我们午餐吃了冷干饭、冷鸡蛋和冷开水,但每个人都吃得很好...

“信天游”回荡南天山  ——川庆物探第四测量工程队东秋8施工小记

晚上九点以后,我们终于下山了。叶世源在山沟等车来接我们的时候告诉我,要不是沿途照顾我,他们今天7点就能把所有的工作做完。看到对讲机里还有很多电,他拿起对讲机喊道:“何光远,到你陕北的新田油来!”

对讲机里传来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我看到了群山,但我看不到那个人……”突然间,我对这群真正有气质的地球物理人背后的故事越来越感兴趣。

山里的参考站

何光远,陕西汉中人。三十多岁的他已经在探险队工作了12年,但对他来说最难忘的地方是今年天山南麓的邱东。被称为“小秦腔”的每个人都喜欢在业余时间听他做一个又长又长的“新天堂之旅”。

何光远是这个测量组中最忙最闲的人。他很忙,因为他每天比别人起得早,回家也晚。如果没有他每天在2000米以上的山上建立一个参考站,小组中的其他人就不能接收卫星信号,也不能工作;闲暇时,因为建好基准站后,只要他保持信号传输稳定,电池电量充足,就只剩下他和邱东了。

“信天游”回荡南天山  ——川庆物探第四测量工程队东秋8施工小记

●乐观开朗的“小秦腔”何光远

一天下来,我看不到一个人影,一片植被,甚至一只鹰在蓝天上盘旋。我不想呆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除了偶尔在步话机上听到队友的话语,剩下的就是他周围寂静的群山。

正是因为长期的这种环境,何光远摆脱这种压抑甚至忧郁的唯一办法就是唱歌。

“我看到了群山,但我看不到那个人。我想带个口信说,哦,我找不到任何人。兄弟们爬山,小心脚下的路,我们不能相见,哦,想念……”

每当有人困了、累了、累了,他就会被要求用对讲机唱一首自制的、自娱自乐的《新世界之旅》,仿佛这首歌可以把所有的困意和疲惫一扫而光。(张野摄)

标题:“信天游”回荡南天山 ——川庆物探第四测量工程队东秋8施工小记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5845.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