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石油巨头被指为成本消极对待油品升级
本篇文章1374字,读完约3分钟
媒体最近指责这两个石油巨头“石油产品升级不足”。中石化技术部门的一位权威人士昨日在接受《中国商报》(China Business News)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的汽油消费量很高,其配套设备的制造速度跟不上,这是成品油升级缓慢的主要原因。一些业内人士还认为,中国现有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也可能是成品油升级无法实现的原因。
技术壁垒?
有专家指出,目前汽油和柴油的标准设定是由标准委员会决定的,而汽车燃料标准标准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来自石油公司,因此环保和汽车行业人士对燃料标准的话语权不足。石油质量提升缓慢可能与这个原因有关。
中石化上述管理层强调,提升油品质量的核心问题之一是设备供应不足。此人告诉记者,在提炼石油的过程中有一种设备叫做“高压反应器”。由于中国政府和企业倾向于使用国产设备,在中石油(9.63,0.00,0.00%)和中石化(Sinopec)的推动下,已经有国内企业能够制造高压反应堆,“但中国只有三家。”
对于高压反应堆的设备制造商来说,只要国家宣布将在某个城市启动一个石油升级项目,这些设备制造商的订单就必须全部登记,而且基本上没有多余的产能来扩大生产。
“一个高压反应堆至少需要10年,甚至20年。假设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都装备了高压反应器并用于石油产品升级,而这些设备制造商也同时扩大生产,而不是逐步制造,那么他们在制造之后就没有办法维持它们。它的操作呢?”
他说,石油产品升级的整个过程涉及许多企业和部门。“上游是原油和石油设备的制造商,中游是石油公司,下游是汽车,汽车也与环境保护部相连。环境保护部应更急于推广国家ⅳ标准汽油和柴油产品。毕竟,中国目前的排放标准仍然落后于欧洲和美国,我们可以理解这种情绪。”
定价机制
中石化集团原高级成员李向记者表示,“国家ⅳ标准”与“国家ⅲ标准”的本质区别主要是硫含量。目前“国家ⅳ标准”中的硫含量应在国家ⅲ标准的基础上降低三分之二,这意味着炼油设备需要更好的脱硫设施。
“降低硫含量需要增加精炼设备、混合设备和其他步骤。这些设备必须大量投资。”李先生说。
炼油厂的资本投资主要取决于石油产品的来源。如果是轻质原油,投资相对较小,但如果是重油,即含硫量较大的原油,炼油装置的投资可能较大,估计在几亿元甚至更高。
不完全统计显示,自2005年以来,中石化已投资数百亿元人民币用于炼油装置的新建和整体改造。李强调,中石化不是没有能力增加炼油装置,“油品升级”和增加脱硫装置是成熟技术。另据了解,上海石化、高桥石化、燕山石化、中海油惠州项目等炼化企业产品已达到欧ⅳ的质量要求。
“然而,在目前成品油由政府定价的情况下,炼油企业在升级换代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回程在哪里?”李先生说:“价格非常敏感。如果两大石油公司有大量资金投资设备改造,但实际投资没有产出效益,这对石油公司来说是一种负担吗?”
今年4月7日,NDRC将汽油价格提高了500元/吨,将柴油价格提高了400元/吨。此后,尽管国际原油价格有所下降,但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并未上调或下调。
一些分析师认为,这些费用实际上可以被中石化、中石油和其他公司吸收。作为一家综合性企业,两家公司确实会因定价机制而遭受损失,但它们在销售汽油、柴油和化工产品、销售原油等环节都是有利可图的,这不能完全将成品油的定价机制归咎于成品油的升级不足。
标题:两石油巨头被指为成本消极对待油品升级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8516.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标致雪铁龙深陷"腐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