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档案春秋”

“档案春秋”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1-02-28 12:21:25阅读:

本篇文章6895字,读完约17分钟

1939年,有一位名叫阿部规秀的日本军中将,在河北省的范源黄土岭失去黄泉,成为抗战中八路军射杀的日军最高级军官。 黄土岭是晋察冀军区的辖区,参战的八路军有晋察冀一、三分区和120师特勤团。 最初八路军并不知道杀害了日本军中将,关于阿部射杀的时间段,是在日本媒体报道后推测的。 个人的回忆有时前后不同,有时互不相同,给历史蒙上了一层阴影。

“档案春秋”

其实日军对阿部的死有详细的记录,我军也有相关的记载。 本文通过对双方史料的比对,揭示鲜为人知的细节,以完善还原历史,向英勇的八路军致敬。

时钟回到80年前。 1939年11月初,日军独立混合第二旅,按照所谓“第三期治安肃清计划”,对河北粉丝源南部的中国共产党军队进行“讨伐”。 11月3日,辻村讨伐队(独立混合第二旅第一大队大部分)在雁宿崖遭八路军重伤,阿部规秀旅长亲自率领援军前来报复。

“档案春秋”

6日晚,日军抵达黄土岭就地宿营,阿部7日发布八路军命令,沿“黄土岭-上庄子-寨坤-乔家河河河道”,从西向东“追击”。 前卫担任辻村讨伐队,旅司令部紧随其后。 为了加强兵力,阿部将独立步兵第3大队3中队138人置于辻村的指挥之下。 (日军《独立混合第二旅命令》,11月6日21时30分黄土岭)

“档案春秋”

八路军120师特勤团黄土岭战斗详细报

黄土岭位于湿源、易县交界的湿源一侧,东邻上庄子归易县。 我军叫黄土岭战斗,而日军说在庄子附近战斗,是一回事。

7日上午9点,辻村从黄土岭出发。 “十点多”时,该部东行前往教场村、上庄子一线,发现“上庄子东北侧高地及东侧高地”被八路军占领。

占领上庄子东侧高地的有晋察冀一分区1团,3团和2团(属三分区)进入河道南、北“各山顶脊线”,120师间谍团在西边的黄土岭关闭了日军退路。

阿部评价说:“敌人部分引导己方,主力集结在黄土岭附近,想从我旅的背后攻击。”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华北治安战”)于是阿部在“11点”发布“逆转前进命令”,命令部队从12点开始“从上庄子出发”,经黄土岭向西突进。 (日本军《上庄子附近战斗详细报》)

“档案春秋”

日军《上庄子附近的战斗详细报告》

天军正准备撤退的时候,八路军开始攻击说:“7日正午,各队开始行动后,潜伏在各山顶的敌人突然转向反击,完全包围了旅团,各地展开了激战。”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华北治安战》)

野兽还在搏斗。 日军猛攻黄土岭,企图打开突破口冲破包围,“黄土岭方向敌军顽强抵抗”。 “敌人迫击炮弹落在附近,敌人第一线也用手榴弹战斗”。 (日本军《上庄子附近战斗详细报》)

特勤团政委范忠祥说:“下午1点,敌人集中兵力反复冲击黄土岭以东高地我特勤团二大队阵地,企图夺道突围。 第二大队依托高地有利地形,在团迫击炮和机枪相关火力支援下,与敌人激战约2小时,陆续击退敌人5次攻击,始终将敌人压在教场沟内,迫使敌人停止攻击。 ”。 (《范忠祥将军征集》)

“档案春秋”

《上庄子附近战斗详细报告》图2记录了八路军炮兵阵地的位置

1连队长陈正湘说:“7日白天,敌人集中了近300人的突击队,用地面和空的火力夺回黄土岭,试图打开突破口。 但是,敌人没有成功。 “下午……教场西边的敌人,利用两侧山头和村子沿线几个独立院子的墙角,挡住了西边对黄土岭的封锁火力,再次组织了约300人的突击队,试图向黄土岭进攻,开辟逃窜之路。”

“档案春秋”

“我们特勤团控制黄土岭后,对敌人的突围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当敌人进入特勤团各种轻武器比较有效的射程内时,该团突然向敌人猛烈扫射,部分受到敌人左侧的冲击。 ”。 (《光辉的足迹——华夏名将陈正湘》)

战斗胶着时,阿部规秀在上庄子以南约1000米处被八路军迫击炮炸死,3小时后死亡。

八路军炮阵地在哪里? 看看晋察冀军区一区的《三岐口、黄土岭战斗详细报》,里面没有作战地图,也没有炮阵地的副本记述。 幸好有陈正湘日记。 据《陈正湘将军阵中日记》记载,某地块迫击炮位于上庄子东北803高地,“我指挥所和迫击炮连,三营从7日10点开始占据803阵地(老乡叫白颜坡),持续到8日16点。 ”。

“档案春秋”

1939年,在黄土岭战役中,我军炮兵阵地( 120师摄影科长蔡国铭摄影)。

间谍团呢?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间谍团也有炮。 据《陆军第一集团军军史》记载,接到命令后,“( 120 )师特务团携迫击炮三门迅速赶往黄土岭”,“82迫击炮阵地位于3号高地东北约100米处”。

根据这部《军史》和《烽火岁月——战时步兵第二师》,3号高地是二营阵地。 从另一篇范忠祥回忆和特勤团的《黄土岭战斗详报》《第二大队全部部署在黄土岭以东》来看,迫击炮阵在黄土岭以东。

和一个分区一样,特勤团的战报也没有显示炮兵阵地的具体位置。 但日军战报表示八路军两个阵地“有迫击炮”,与一北一南、各一团和特勤团阵地基本一致,值得参考。

日军战报在《当面敌军编成的装备概要》一项中写道,八路军独立第一师(晋察冀军区一区)的炮兵连有“迫击炮3、平射炮3、山炮1”,第120师有“重型轻型迫击炮20”。 “教导团”显然是间谍团的错误。 虽然120师教导团没有参战,但特警团在黄土岭战役前不久由120师独立第1支队和师特警营组成,日军明显混淆了号码。

“档案春秋”

张黄土岭战斗八路军炮兵照片被多家媒体转载,被认为是晋察冀的炮兵。 事实上,这张照片拍的是120师炮兵,照片来自120师摄影科长蔡国铭之手,也来自胶片底版现存的国家博物馆。

20世纪50年代,蔡国铭写了000多张记录自己拍摄的120师战斗生活的照片和底片,并捐赠给了中国革命博物馆。 黄岭这东西就在其中。 2003年2月,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合并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这张著名照片成为国家博物馆藏品。

“档案春秋”

阿部先生在哪里被炸了? 目前唯一可以看到的我军原始记录是陈正湘日记。 据《陈正湘将军阵中日记》报道,7日共有两次炮击。 “迫击炮在803阵地,我应该第一次把4门炮打到教场独立家以南中央的小山上,挂着敌人几把军刀的军官望远镜提醒了我们。 下午4点5分又开了几枪。 ”。

“档案春秋”

第一次成为炮击目标的小山,距离独立房屋约150米。 下午4点的第二次炮击哪里是目标? 山沟。 陈正湘说:“接下来,我又向独立小院北侧的山谷发射了几枚子弹,袭击了隐藏在死角下的敌人。 ”。

“阿部规秀,日寇蒙疆驻军最高司令官兼独立混合第二旅团长,这次战斗最高指挥官,这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罪恶滔天的敌人酋长国,终于葬身黄土岭谷,受到相应的惩罚。” (《光辉的足迹——华夏名将陈正湘》)

2009年11月7日,白面坂( 803高地)俯瞰独立家以南的山头

著名作家魏巍巍作为一团一营教育干事,目睹了炮击。 他在《黄土岭战斗日记》中写道。

“大家都在为我们的迫击炮手呐喊。 看到上庄子附近有几个独立的房子出来,在那里指着指挥棒。 简直就像一群指挥官。 一位同志说:“我们的迫击炮,要是能朝那边打好几发楔子就好了。” 谈话期间,几颗子弹相继在那里爆炸。 浓烟过后,几具尸体倒下,其余的跑回家。 ”

“档案春秋”

陈正湘和魏巍日记写的这个“几颗子弹”,大约不超过4发。

杨成武是当时的分区司令,1957年“将他们压缩在上庄子附近的山谷里”“炮兵营长杨九秤立即命令炮群向沟里集中火力。 群山颤抖,轰鸣在沟底的敌人哭了狼号。 阿部规秀中将这个“名将之花”,在我们神勇的迫击炮弹下“花落”。 ”。

“档案春秋”

从这些文案可以看出,八路军认为阿部规秀在山谷里,被第二波的几颗子弹杀死。

之后,各种各样的回忆纷纷将“山沟”改为“山头”、“平堤”、“斜面”,也就是分区第一波炮击目标。 陈正湘日记中,对其目标写道:“挂着军刀的军官们用望远镜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我们身上。”

1985年杨成武在签名副本中,将“山谷”改为“独立庭院的平坦水库前”。

担任分区政委的罗元发说:“我们从望远镜中注意到学校山庄河沟南岸的平堤子山顶上站着鬼子。 其中有些人穿着黄色的呢绒大衣,有些人拿着望远镜注意着我军。 陈正湘立刻下令迫击炮瞄准目标,连发几发子弹。 哪个鬼子指挥官不依赖武士道精神,还站在那里。 就在那时,子弹落在鬼子军官中间,阿部规秀被飞扬的硝烟吞没。 ”。 (《罗元发回忆录》

“档案春秋”

1995年,魏巍巍再次访问黄土岭写短文《漫忆黄土岭之战》,阿部换句话说“被埋葬在只有一两家的房子的斜坡上”。

山沟和山顶都是地块的打击目标,只是开火时间不同。 阿部无论在山谷还是山顶,都无法避免。 官方撰写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第二卷抗日战争时期》(军事科学出版社)、《八路军综述大事记》(解放军出版社)、《晋察冀军区抗日战争史》(军事科学出版社)等权威出版物认为,阿部规秀在独立住宅的“附近”被枪杀,避免了山头的沟壑分歧,统一了出版物的发生。

“档案春秋”

日军怎么说? 日本人最清楚是什么时候在哪里被原子弹爆炸的。

据《华北治安战》报道,7日“16点多,旅团向堤讨伐队后方推进,听取大队长的情况通报后,将指挥所转移到附近的独院,立即召集各队接到命令。 正要发出整理战线的命令时,迫击炮弹飞来,在后院爆炸。 旅长当场死亡,旅团参谋等受伤。”

“档案春秋”

《华北治安战》是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编写的作战史,文案主要取自当时侵华日军的命令、文件、作战文件等文件资料,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中文翻译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于1982年出版。

阿部的独立混合第二旅当时隶属于驻蒙军,驻蒙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在日记中记载了很多关于阿部之死的事情。 冈部在11月17日写道:

“去医院探望混合旅团参谋石川上校,被子弹打伤的双脚得到治疗后康复了。 讲述旅长的阵亡情况:黄昏,为了调整战线,旅长将接到命令的军官接到一线后方的一个小村庄(上庄子? “是”。 在某内院正要发布命令时,迫击炮却爆炸了。” (《冈部直三郎大将日记》)

“档案春秋”

日记中的“石川大佐”和阿部一起被爆炸,幸运地捡了一条命。

第二天,冈部撰写了《陆军中将阿部规秀阵亡报告》,“部队长深入第一线视察敌人的情况和地形,发布了从西南方向席卷敌人的命令。 距离上庄子约1000米的一户人家突然落下爆炸几发迫击炮弹,腹部和双脚有十几处受致命重伤”。

“档案春秋”

阿部规秀的简历

据观察,阿部被“数发”迫击炮弹炸死。 目前看到的日方记录,无论是官方报告还是个人日记,据说阿部都是在农家庭院被炸毁的,不是室外。 这个说法和我军认定的“山头”“山谷”或者“附近”也不一致。 顺便说一下,这个独立农户的小院至今仍在,院子里有个浅洞,房东说这个洞是当时阿部的子弹留下的。

“档案春秋”

这是地点的问题。 陈正湘日记说,阿部在这一天被分成两次炮击,第一次打山头,第二次打山谷,但似乎没有爆炸到阿部。 还有一个时间问题。 据《陆军中将阿部规秀阵亡报告》报道,阿部死于“7日晚9点50分”,“3个多小时后”被炸。 回推,阿部被轰炸是在7日下午6点以后,也就是18点以后,和陈正湘记录的炮击时间不同。

“档案春秋”

这样事件就复杂了。 炸毁阿部的“几发”子弹,如果不来自一个分区,就只能来自特勤团,所以这和以前流传的说法背道而驰。 从日本军队的标图来看,阿部的被爆点好像离特警团的炮很近。

遗憾的是,和一些地块一样,特勤团的战报也没有留下炮击目标、时间和弹药消耗记录。 但是,一个分区有陈正湘日记,提供炮击时间和目标,而特勤团没有日记,只有一张照片,无法了解越来越多的细节。

尽管独立的房子不是地块的锁定目标,但碰巧一群子弹偏转住院,落在阿部脚下正对着吗? 这有点神业。 理论上是可能的,但没有证据。 陈正湘日记写道:“这两天炮打了百发百中,可惜子弹太少,否则能极大地杀伤敌人。” 这个“百发百中”显然不支持“几枚”子弹误入民宅的推测。 另外,一区因为“子弹少”,所以一共没打几枪,命中的时候应该一目了然。

“档案春秋”

补充一下,日军史料公开后,很多回忆直接把独立家锁定为炮击目标之一,炮击次数和弹药也比陈正湘日记出得多。 如果无视原始笔记随意发挥,历史可能会变成剧本。

1939年11月22日,日本新闻报道:“阿部规秀部队长壮烈战死。” 11月24日,毛泽东等人对八路军总部和晋察冀电报说:“(聂荣臻应该弄清楚我是在什么地方射杀的)”,阿部说:“加上报告。” 中共《新中华报》25日发表短评称,“八路军射杀了敌人阿部中将”。 “抗战以来,敌军中将指挥官在战场上被我射杀还是第一次。 我们真的值得兴奋! 政府必须鼓励和发扬这个光辉的例子。 ”

“档案春秋”

陆军中将阿部规秀的战死报告

当月,蒋介石向朱德发送了表彰电报:

“据敌皓( 19岁)日广播报道,敌辻村部队本月向江( 3岁)冀西粉丝源以南进犯,与我的第120师团激战,必须击退这个敌人。 (4)日敌的阿布中将率部来支援,推翻了我的包围,阿布中将当场抛锚。 查辻村大队确实是独立第二混合旅的第一大队,阿布中将就像这个团的旅长,我全歼,射杀阿布中将,看到我官兵杀敌勇往直前,非常安慰。 仔细检查上面的战斗经过和输出官兵,有奖,必要。 ”。 (《左权军事文选》)“第120师团”即八路军第120师团。

“档案春秋”

聂荣臻说:“敌人电台播放了阿部规秀迫击炮弹丧命的新闻,我听了敌人的广播。 延安毛泽东同志也从各电台的广播中得知了这个消息,发了电报,指示要核实这件事,并向有功绩的部队表示表彰。 ”。 (《聂荣臻回忆录》)

调查应该不难。 因为晋察冀中只有一个炮兵参加。 1940年1月21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兼政委聂荣臻表彰黄土岭战役中“以准确射击命中敌人酋长国”,立下了特殊功勋。 10师特务团也携炮参战,始终在战斗最激烈的黄土岭,但不是晋察冀军区序列,不在搜索范围内。

“档案春秋”

不久,随着普及,杨成武在晋察冀州《新长城》杂志上发表了射杀日本军中将的经过:“看看名将的花落太行山——八路军是否游泳。” 阿部规秀这个名字从此与晋察冀的荣誉紧密相连。

说怪话。 日军旅长一般是少将,师长才是中将,阿部例外。 而且按照惯例,军官战死后也会晋升一级,但阿部死后没有晋升,而是中将的军衔。

阿部简历显示,10月2日从少将晋升为中将,但10月25日阿部接到调职命令,新职务为天皇侍从武官。 时间上来说,阿部升任中将可能不是为了继续担任旅长,而是为了调任天皇侍从武官? 这能解释日军为什么犯规成为中将旅长。

阿部说完全可以回东京赴新任,但没有去,而是接到调职命令,第二天“第二天26日”“亲赴军指挥”(《陆军中将阿部规秀战死报告》),以中将旅长的身份讨伐八路军。 阿部站在最后的哨子上,可能想得到好的名声吗?

“阿部部队的一部分兵力在范源南方地区越过长城线执行讨伐。 该部于前一天在白石口南方遭受了巨大损失。”“情况不明,但似乎不是常规战斗。 对此,驻蒙军的措施除了努力查明情况外,还命令飞机采取协助行动,考虑到兵力的增加。 但是,旅长主动申请集中兵力前往,没有必要增派兵力。 因为取消了增兵。 ”。 (《冈部直三郎大将日记》)

“档案春秋”

也许是命中注定,但阿部这次讨伐未果,成就了八路军辉煌的战功。

昭和14年( 1939 ) 11月22日的朝日信息刊登了阿部规秀战死的报道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1957年8月2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杨成武签名复印件。 “名将之花落太行山”——想起射杀日军“蒙、疆驻军”最高司令官阿部规秀中将的黄土岭之战前后”。 20世纪60年代初,解放军出版社的《星火燎原》系列丛书第5卷,收录了这个文案。

“档案春秋”

1965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记得射杀炮小志大——日寇·阿部规秀中将的一个炮兵连。” 这个团的前身是晋察冀军区分区迫击炮连。

迄今为止,讲述黄土岭战役的各种公开出版物,都未能看到特勤团炮击日军的记述。 具有特勤团血统的步兵第2师和第1集团军,在各自的军史中都有记载,但仅限于内部教育,不对外。

这是一件光荣的事,120师为什么不吭声? 其实这件事当时争议很大。 特勤团《黄土岭战斗详细报》记录了被俘虏的民夫说“杀了鬼子两个大官,鬼子哭得很厉害”等话。 得知阿部丧命后,这支部队相信自己杀了阿部规秀,一时议论纷纷。 10师老同志几乎都知道这件事,几十年后还在为间谍团抱怨。

“档案春秋”

但是,120师长贺龙的一句话,将这场纷争禁锢在了历史中。 贺龙说:不是谁杀的? 都是八路军,有什么好争的! 从此以后,间谍团开始沉默,不再公开讨论,但未必愿意。 120师向八路军总部报告黄土岭之战,只说了一句这个角色“阿部中将往生”。 只报告战果,不谈功劳。

“档案春秋”

八路军广泛普及,在晋察冀盛庆功的情况下,很难想象另一支部队会争夺功勋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如果双方转变,晋察冀也同样会守口如瓶,相信不争。 荣誉是八路军的,这就足够了。

80年的时间过去了,历史已遥远,真相已近。 炸毁阿部迫击炮的,到底是分区的还是间谍团的?

根据日军资料,阿部被炸的地方、时间与我军说法相悖,晋察冀射杀阿部以前的史诗画上了问号。 日军展示的两处八路军炮阵地、国家博物馆照片背书,让间谍团开炮封住多年历史,落石出。

未来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证据,可能会为这场战斗提供越来越多的细节。 但是,基本事实永远不会改变。 那就是杀死日军中将这个荣耀,永远属于八路军。


标题:“档案春秋”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0604.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