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由中央推动的反腐败斗争刚满六年 已成果斐然”
本篇文章6843字,读完约17分钟
年1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大会召开才两个月,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幕。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大大在会议上强调,要严格控制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 要多次群殴“虎”“苍蝇”,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案件,同时切实处理群众身边发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他在就任中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仅两个月就谈了第六次反腐败问题。
之后,吉林官场发生变化,山西“塌方”、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徐才厚和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孙政才相继被调查。 徐才厚被开除党籍不到一个月,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不仅落马,成为被调查的第一位正国级官员,而且打破了以往“刑不如常委”的惯例。
十八大后不到两年,十八届中央委员中有两名中央委员和五名候补委员落马。
人们习性“惊雷”形容十八大以来来势汹汹的“打虎”“打苍蝇”“猎狐”。 《人民日报》将其称为“人民战争”,习大大将其称为持久战和攻防战。
这场反腐败斗争的胜利比预想的要快。
年8月,习大大在演讲中对反腐形势的评价是:“反腐两军对峙,呈现“胶着状态”。 在年初的十八届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在那一年年末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压倒性的态势是“已经形成”,但直到年末却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这场从中央往上往下推进的反腐斗争整整六年了,已经有了成果。
事实上,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斗争只是入口。 从这个入口进去后,长长的隧道两侧是国家“四个全面”的战术部署,终点是“两个百年”的目标。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对《中国信息周刊》表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战术部署中,全面从严治党将实现另一个“三个全面” 没有全面严格的治党,深化改革就会偏向,依法治国就没有根本。
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宋伟对《中国信息周刊》表示,全面严格治党是“四个全面”战术成败的关键。
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政,是党的一贯鲜明的政治角度,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 这个问题处理不好,会给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会导致党亡国。
在十八大结束两天后政治局的首次集体学习中,习大大强调:“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党必然亡国。”
年12月4日,18届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18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善工作状况、密切联系群众的8条规定》。 “八项规定”是突破口,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斗争产生了“惊蛰第一声”。
“虎”“苍蝇”一起打
年12月6日,十八大后“首虎”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落马。
年5月,第二个“老虎”——国家发改委前副主任刘铁男被调查。
6月,安徽、四川两省官场相继震荡。 安徽省副省长倪发科和四川省副省长郭永祥落马。
之后,除8月外,每年每月都有新的“大虎”被提名,12月1个月内有5名官员被调查。 其中包括18届中央委员、公安部原副部长李东生。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年底,已有李春城、刘铁男、倪发科、郭永祥、王素毅、李达球、蒋洁敏等16名省部级“老虎”被检出。
中央编译局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何增科指出,十八大以来,调查官员的力量与十七大相比明显不同。 根据往年的经验,一年内省部级高官落马的人数在6人以下。
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林喆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反腐事业方面的要点经历了一些变化。 改革开放前期,反腐事业对比观察县处级、厅局级官员的处罚,涉及省部级官员的少之又少。 在北京、天津等地相继发生了一些省部级官员甚至中央政治局委员的涉案事件后,反腐事业又将重点放在调查大事件的重要事件上。 2008年、2009年,各地爆发多起“蚂蚁贪婪”时,反腐重点又转移到基层官员身上。
十八大之后,习大大表示“虎”“苍蝇”一起打”,意味着今后的反腐业者不再区分官员等级,将和同事一样进行打击,发现一个调查所。
年1月23日,在中纪委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会上,王岐山指出:“目前以治标为主,为治本争取时间。”
这个提法既新颖又实用。 自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矫正与预防并举、注重预防”16个字的反腐基本方针以来,《标本兼治》一直是历史上中央领导人遵循的反腐规范。
在王岐山精确总结“以治标为主”的反腐逻辑之前,各级纪委部门强调“三个更重视”:更重视治本,更重视预防,更重视制度建设。
宋伟指出,纵观十八大至十九大中央反腐逻辑的发展,十八大五年后,全部侧重治标。 到了十九大,明显转向标本兼治,前期治标为治本积累了条件。 但他强调,十八大期间不仅是治标,实际上中央正在同时推进治标和治本,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
事实上,在王岐山“治标主”的表述之前,有一句话是“要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诸多复杂性和艰巨性,反复标本兼治”。
到了2010年,以“打老虎拍苍蝇”为特征的“治标”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年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王岐山在撰写报告时使用猛药治疗疥癣、重典治乱、刮痧毒和壮士断臂,表达了中央将反腐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措辞严厉十分罕见。
在那年10月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王岐山首次提出了“拔病树、烂树”的反腐构想。 他说:“党内决不允许组建集团、拉拢团结派、输送利益,也不允许自己做正确的事、臣服于阴影。”“在这样高压的情况下,政治家干部依然不插手,甚至 有些地方目睹了“崩溃方法腐败”,“谁在这种情况下还敢来我们素,依然要为我改进党的作风。”
其中,“崩坏腐败”的说法尚属首次,谁都知道这是山西的事。 与全年的山西官场地震相勾结,暴露了系统性腐败的风险。
年2月,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金道铭落马。 6月至8月,包括山西省政协前副主席令政策在内的6名省部级官员受到调查。 他的亲弟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的副国级官员令计划也于同年年底落马。
截至年初,山西省管理干部空短缺近300名,包括3名市委书记、16名县委书记、13名县长。 从落马官人的数量和相关行业来看,从省级到乡镇一级,几乎所有阶层都存在腐败问题,从权力集中的交通国土等部门到权力边缘的“清水机关”,甚至纪检监察系统都出现了“灯下黑”。
《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评论栏“学习小组”写道,山西问题具有象征意义,不仅腐败,这里的“政治生态”也有问题,13个班子常委中,落马官员的数量令人瞠目。
政治生态是地方政治生活现状和政治快速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治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自觉问题、作风问题。 ? ?
解体者借用习大年中频繁提到的“新常态”一词,提出了“政治新常态”的概念。 学习小组也指出,这个资源大省权力重组的背后,有着令人叫嚣的“政治新常态”。 要理解习大的“政治新常态”,必须从“破”和“立”两个方面入手。
反腐学者李永忠认为,“新常态”必须从权力反腐转向制度反腐,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党的根本建设。 “新常态”既要调整浅层次的法规制度,又要通过深层次的制度治党,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
“牛栏关猫关不上”
年10月底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被认为是将反腐治疗标准转化为治本的重要节点。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其中有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怕腐败、不腐败、不腐败的比较有效的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
北京大学宪法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表示,这为中国特色的法治化反腐新路径指明了方向。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观察到,此前6月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他指出,凭借十八大后的反腐经验和成果,取得“不腐败”初步成效后,通过制度改革实现了“不腐败、难腐败”。
实际上,在去年7月的河北调查期间,习大大说:“建立章立制很重要,必须把笼子收紧。 牛栏关猫关不上,空间隙太大,猫可以自由来往。” ?
在年的新年贺词中,习大大一直强调“举着反腐败的利剑,束缚制度的笼子”。
中央纪委驻社科院纪检组副组长高波表示,将权力纳入制度的牢笼,是一项反腐败的措施。 中国实际上存在着纪律和法律的“制度双笼”,关键是如何加密加强,互补促进。 乘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东风,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党,依法治党将迎来越来越多的法治助力。
宋伟告诉《中国信息周刊》,在反腐治本方面,中央布局主要沿着两条线,一是具体党内法规制度的完整性,二是更根本的体制机制改革,如纪检内部机构改革、派驻和巡视的全面覆盖的完整性,以及
在党内法规的完善方面,自年5月发布《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以来,中央系统地整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年1月至3月,中央相继印发了《关于严禁超职数安置干部的通知》、《配偶移居国(境)外国家工作人员岗位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海外(境)管理监督工作的通知》。
年10月,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出台。 修订后的《处分条例》不仅采纳了违纪行为“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还采纳了近年来纪委通报中出现的新表现,如“缔结攻守同盟”、“集团集团”、“大力进行利益交换”等。
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共问责条例》,提出“终身问责”。
年6月,《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意见》发表。 7月,时隔5年,调整了《中国共产党巡视事业条例》。
2019年2月至3月,发布了《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指示报告条例》和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据统计,5年多来,制定和修改了140多部法规,约占220多部现行比较有效的中央党内法规的60%。
在反腐败体制机构改革方面,十九大以前,最核心的是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 中央纪委研究室主任李雪勤指出,原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反腐机构职能分散、不配套。 二、查处腐败案件过于涉及地方和部门,有些案件难以坚决查处,腐败案件频发但责任追究不足。
比较这些问题,根据《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在高波看来,改革路径围绕着两个“上”和两个“全覆盖”。
两个“上”的本质是“收权”。 改革后,一方面,调查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调查要向同级党委报告,另一方面,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和组织部门为主。 相当于“提起”办案的权利和干部提名的人权,推进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双重领导体制改革,加强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
另外,正在努力实现常驻全覆盖和巡视全覆盖。 “两个全覆盖”的本质是加强权力运行约束和监督体系。
另外,从去年4月开始,中央纪委开始了内设机构的改革。 年3月,继续深化“三转”(转行职能、转行方法、转风作风),新设两个纪检监察室和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加强自我监督。 年末,包括335个地市级纪委在内,装修机构改革基本调整。
年3月底,中央纪委新设7家常驻纪检组组长,分配到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推进部、中央统战部和全国人大机关等党务部门,实现了中央纪委在中央和国家机关的派驻要求。 年初,中央纪委派出的47家常驻纪检组全部到位,全面覆盖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常驻机构。
在巡视制度的革新方面,成果也是光明的。
第18届中央共开展了12次巡视,共巡视了277个党组织。 党的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在任期内对全覆盖进行巡视,即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进行全覆盖。
根据中纪委的数据,十八届中央纪委立案审查的中管干部案件中,60%以上的线索来自巡视。 山西体系崩溃办法腐败、湖南衡阳破坏选举事件、四川南充拉票收藏事件和辽宁拉票收藏事件等重大问题的线索,都来自巡视。
许多答主表示,从表面上看,十八大以来的反腐逻辑是从“治标主”到“标本兼治”的发展路径,在深层结构中围绕着“不想腐败、不想腐败”三个维度推进。
正如治标治本必须一体推进一样,习大大也经常一体推进,强调不腐败、不腐败、不腐败。 “这不是三级划分,也不是三个孤立的部分,必须推进”
宋伟指出,由于这三项事业难度不同,出现的反腐结果也有差异。 其中“不腐烂”效果最明显的是高压状态下的“拍苍蝇”。 “反腐败”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真正减少腐败风险,预防腐败,相对困难。 而且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行各业正在推进全面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完整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需要一个时间周期。 “不想腐朽”使人们彻底内化清廉作风,寻求更大的挑战。
姜明安说,十九大报告对中央整体反腐逻辑精准凝练:加强反腐隐患,扎扎实实扎牢不反腐笼子,增强不反腐觉悟。
加强党的领导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领导一切。 ”。
在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19次大会上,除19大报告书外,还一起审议通过了新修改的党章。 其中,这句话作为重大政治几乎被特别写在党章上。
习大大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多次对党的全体工作人员的指导”,并将其作为新时期多次快速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一条。 新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主要是“再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0月19日,王岐山参加党的十九大湖南省代表团讨论时,习大大修改了党和国家前进的航向。
北大宪法和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指出,与十八大后的五年相比,十九大后的反腐败工作有明显的特点,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其中最典型的体现就是国家监察体制的改革。
作为十九大后反腐治本的重要措施,从年11月开始的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于年10月在全国召开。
三个月内,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监察委员会全部诞生,省级人大选举产生省级监察委员会主任。
姜明安指出,国家监察机关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行使反腐败职能的国家机关。 这个特点有三个重点:一是国家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能是反腐败二是今后反腐败职能的统一由国家监察机关行使,过去行政监察机关、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国家检察机关行使的反腐败职能全部整合到国家监察机关中。 三是反腐败职能的行使是由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今后纪委和国家监察机关共同工作是这一统一领导的体现。
宪法修正案草案确定了审计委员会是实现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政治机构的性质。 也就是说,既不是司法机关,也不是行政机关,而是政治机关。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整合了原有分散的反腐力量,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厅(局)、反腐局和人民检察院调查了贪污贿赂、失职、职务犯罪防范等部门的相关职能,并将所有“转隶”转发监察委员会。
基于反腐败力量整合,监察体制改革遵循十八大以来“全覆盖”的构想,对行使全部公权力的公务员进行了全覆盖监察。
年3月20日,《监察法》经审议通过,成为我国反腐败国家立法之一。
年10月,中央发布《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关于深化常驻机构改革的意见》,对常驻监督的再改革赋予常驻机构监察职能,与国家监察统一。
《意见》指出,要维护常驻机构作为党的政治机构,常驻监督作为政治监督的作用定位。 《纪检监察报》随后解读为常驻导演本质上是政治导演。
另一方面,中央决定从年初开始提出巡视是政治巡视,不是业务巡视。 十九大报告重申了这一点。 中央巡察负责人在回答记者贯彻《中央巡察事业计划(-2022年)》时也指出,19次中央巡察要坚守这一功能定位,强调党的全面领导,强调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学者郑永年把十九大后通过一系列改革形成的制度称为“以党执政”。 王岐山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广义政府”的概念,称这一概念在中国的政治背景下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王岐山指出,在中国历史以前的流传中,“政府”历来是广义的,承担着无限的责任。 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以及法院和检察院,在广大群众眼中是政府。
“在党的领导下,只有党政府分工,没有党政府的分离。 ”。 王岐山说。
年1月9日,在18届中纪委七次全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对中国是否有建立完全独立的反腐体系进行比较的记者问题,当时中纪委副书记吴玉良回答说,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都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的。 同样,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
年9月2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了年《反腐倡廉蓝皮书》。 报告显示,中国的高压腐败效果继续释放,城乡居民的80.4%认为近一年的腐败现象比以前“大幅减少”和“减少”。 83.7%的城乡居民认为目前的“腐败比较得到有效控制”和“腐败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控制”。
宋伟指出,反腐成果斐然,但目前反腐库存依然很少,发生在增加时,转型中的中国社会腐败风险依然很高。
事实上,在年12月1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在“反腐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的结论后,会议还强调,反腐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而庞杂,全面从严治党依然重要。
中纪委国家监委驻华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组长李欣欣感慨地表示:“反腐第一是利益攸关的斗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标题:“这场由中央推动的反腐败斗争刚满六年 已成果斐然”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1197.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