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武校陷争议:多名学生伤亡 被称最大武林部落”
本篇文章6255字,读完约16分钟
最近,由于相继发生的死伤事故,河南登封武学校陷入了舆论危机。
据新京报报道,4月9日,河北武安市6岁半的女童邓琳(化名)在登封小龙武学内意外死亡,后家人与学校和解。
去年6月,小龙武学校另一名16岁男学生死亡,家属两次未向警方提交复议复核。 新京报报道后,家属与校方签订民事赔偿协议,但表示将继续追究刑事责任。
4月14日,嵩山少林小龙武术学校门口。 新京报记者张惠兰摄影
新京报记者获得的登封市教体局内部文件显示,据不完全统计,从年下半年至今,当地武校发生的刑事案件达10多人,意外死亡人数达4人。
从1978年开始,中国第一所民办武校塔沟武校在河南登封成立,此后的40年间,登封市大小武校已有近百家,习武人数近13万人,占登封市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 这里也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武林部落”。
随着武校的迅速发展,学生管理困难,事故频发,小武学校没有资质的学校……登封武校总是被问题包围着。
但是,武校除少林寺外,还登封了市里的另一个“金字招牌”。 往年春晚上台,为国际文化交流、反恐特警队输送人才,孕育了围绕武术的上下游产业……
风波过后,管理将升级
4月23日下午,喇叭里传出巨响,小龙武学校下午的训练告一段落,操场瞬间充满了学生们的笑声。 此时,北侧玄关有3名穿着迷彩服的学生,虽然看起来还很孩子气,但表情严肃,目不转睛地看着进出的人。 面前的桌子上放着几本登记册,来客必须登记。

在连续多起伤亡事件被媒体密集报道后,登封武学校迎来了声势浩大的整改行动。
4月15日,登封市政府在官网通报中表示,市委、市政府安排有关部门对全市武术学校开展“大规模排查、大规模整治、大规模提升”的综合整治活动。
4月23日,担任小龙武学校文教的副校长李广鑫告诉新京报记者,在此次整改中,“公务的民办广播,都在其中”。 由教体局、防疫站、食药监局、派出所、政府事务局等部门组成的检查组,最近多次到访小龙武学校,仔细检查了校园。

武校自古以来就很难管理。
李广鑫2004年左右到小龙武学校工作。 他回忆说,在他工作的头十年,小龙武学校的学生规模一直稳定在四千多人,但这几年,登封市建设了国家旅游名城、功夫之都、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因此学武的孩子很多。
据登封市教体局统计,登封武学校现有在校学生、学生12.87万人,约占登封市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其中,小龙武学校现有1万2千多名学生。 最大规模的塔沟武学校的教师约有3万5千人。
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年龄跨度从幼儿到成人,学习的都是刀枪棍棒,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在登封中,武校无一例外都实行全封闭管理,因为有极其严格的假期外出制度。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讲师余省威介绍说,登封武学校和普通学校的最大区别是,即使是休息日,也不允许学生上街。 为了防止不同学校的学生发生冲突,各大武校都默契地错开了休息时间。
“我们星期一休息,(其他学校)星期二星期三和星期四星期五有。 》4月22日,在登封市区的少室路,武校女学生何萱(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 那天正好是星期一,她享有拿着手机,戴着耳机,罕见的24小时自由使用手机的权利。
4月20日,某习武场的春季日课表。 新京报记者张惠兰摄影
武校和普通学校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武校只有寒假,没有暑假。 塔沟武学校旁边酒店的老板告诉记者,到了寒假那天,短短三个小时,塔沟就可以让3万余学生登封。 “拉到机场、车站,有的直接拉到一个地方,父母去接。”
这是登封大街沸腾的时候,接送学生的来往车辆会堵塞道路。
这次纠正之后,校内管理进一步升级。 李广鑫说,现在学生下课后上厕所必须向教练报告。 学生向学校请假,过去要求教练和部主任签名就可以了。 整改后,因为正常的私休基本不批,文化课老师无权批假,所以看病必须向医务室说明。 即使父母来探视,除非有特别的理由,否则也不能带孩子去外面住。

“在家管理不了,生活和减肥很多”
暑假结束后,因为体型肥胖,本应该上二年级的马成彦(化名)被家人送到了小龙武学校。 来之前,马成彦的成绩很正常。 他对武校的想象是“练武的地方,没有读书人”。
现实和想象没有太大差别。
马成彦说,他上了高二的课,文案和以前在普通高中学习过一段时间一样。 “考试前几天,老师会把问题告诉学生。 ”多名武校学生告诉新京报记者,在文化课上“什么也学不到”。
新京报记者获得的登封市教体局内部材料也表明,许多武校普遍存在重武轻文现象。 一是文化课时间设置不足,只有上午或下午一个时间段安排文化课,存在训练强度过大、文化课时间不足的现象。 二是未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启动全部课程。 相当一部分武校只开设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其他课程开设少,而且学生对课程要求不高。

李广鑫没有否认说:“我的目标是考清华大学,但是来这里不及格,百分之百的东西,我不忌讳。”
“如果文化课特别好的话,也不能送到这里吧。”陕西人张彬(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去年刚把初中一年级的儿子送到登封武学校。 儿子成绩不好,喜欢武术,张彬在武校中学毕业,之后计划“可以考体育学校、警察学校”。
大半年来,文化课依然没有进步,但张彬认为孩子比以前明显懂事了。 “以前在家什么也没做,现在回家,你就不用说了。 洗衣服、打扫他什么都会做。 ”。
武校一般男性和女性很少。 何萱所在的武校六百多名学生中,只有三四十名女性。 再加上何萱练习的是对抗性很强的散打,她成了班上唯一的女孩。 由于每天的训练,何萱的皮肤晒成了小麦色,比同龄女性结实多了。
何萱说:“几乎不听话就被送到武校了。” 马成彦也表示,他的同学很想学武,但“家里管不住,很挤,减肥很多”。
李广鑫说:“比如做生意,把孩子托付给老人的人,孩子渐渐长大,老人管不住了,不是交给我们了吗?”
进入武校之前,张阳在安徽老家的寄宿制学校上学。 父亲张文武去年暑假发现张阳沉迷网络,在玩手机,在亲戚的介绍下,把张阳送到登封练武,戒了网瘾,增强了体质,并告诉他“两年后,要当兵了。”
余省威告诉新京报记者,在武校,农村学生的比例很高,“有些农村父母认为孩子学不好,想让孩子通过练习处理工作,最后当教练,当兵,看能不能夺冠。”
马成彦说,武校毕业生可以选择的道路无非是士兵、高考、学校教练、去健身房当教练,但结果大多是“自找出路”。
关于学生的出路,李广鑫给出了准确的数字,小龙武学校约2成毕业生参加军队,考上本科的约占2成,上高职高专的约占3成,自己经营俱乐部、当演员的约占2成,“至少有几十名学生自己
武校蔓生,良莠不对称
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登封民间素是习武以前就流传下来的。 当地流传着一句俗语“喝登封水可以踢球”。
余省威记得,改革开放初期,少林寺附近有许多民间拳击手开班,几间茅草屋、师徒同住,农业繁忙时徒弟帮忙工作。
20世纪80年代初,李广鑫刚就业。 他记得那个时候“去少林寺的路是石头路”。
几年后,“少林寺”彻底点燃了少林寺和少林武术。 李广鑫还记得“1980年至1990年的10年间,在去少林寺的路上,整天背着大包小包去学武”。
在有名的下面,有人想摸鱼。 李广鑫回忆说,有些武校只能算“小作坊”,在少林寺附近的村子里租了一间民房,开始召集学生,做教练教书。
鹅武学校常务副校长常福晓回忆说:“当时,曾出现过半年以上有人进山降龙的18掌。”
公开资料显示,1985年,登封县政府(注: 1994年拆除县设市)设立了体委、教委、公安局参与的少林武术从业管理办公室,全面整治了国内武术馆校,比较了武术馆校诸多批准、管理体制混乱等问题。 1990年,登封县发布《关于加强武术馆校管理的通知》,确定由体委统一批准统一管理。

进入20世纪90年代,受各种电影、武术节、商业演出、比赛的影响,慕名来登封武的人持续增加,登封武学校又呈现出无序之势。
余省威于1998年来到登封业者。 当时少林寺景区路边的武校分布如市,武校教练、学生回忆说,这是周边酒店、理发店招揽的对象。
据李广鑫介绍,2000年后,少林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少林景区开始改造,登封市政府呼吁将景区内的武校全部搬出。
搬家的约20所学校,在政府的调整下,几乎全部停留在停产的工厂内。 龙武学校设在毛巾工厂,工厂是训练室,办公楼被改造成了学生宿舍。 并且,在登封城西策划的“武术城”内,各大武学校正在加紧建设校舍。
除了1998年选择去郊外上学的鹅肝酱外,现在登封的其他几所大武校在此期间搬到了武术城规划区内。 207国道斜过,在这一段改名为“登封街”。 路边,各大武学校的红色立式招牌高高矗立,开始吸引行人的目光。
“(这些武校)应该说0几年后搬家上升到了一个水平,一个规模。 ”。 余省威说。
4月19日,登封某武校内正在举行武艺展示。 新京报记者张惠兰摄影
30岁的张磊(化名)见证了这一变迁。 他是少年时代少林寺的小沙弥,后来加入了少林寺武僧表演团。 之后,少林寺周边的武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对教练的诉求也提高了。
张磊慢慢成长,学艺,2006年,他离开少林寺,去武校当教练。 这所武校是在大迁移时从景区搬家的。 这几年,武校发展迅速,直到张磊年退休创办保镖企业,武校从原来的6000人的规模扩大到了6000多人以上。
截至目前,根据上述登封市教体局文件,登封市现有河南省批准的高等武术职业学院1所,郑州市批准的武术中等专业学校7所,登封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9年来一贯有武术学校20所,习武场所60所。
小武学校的乱像
在登封方面,各种小作坊式的小武学校依然不少见。 少林寺景区外,207国道旁,各村延伸的羊肠小道朝里,民居改建而成的武校随处可见。
张阳经过的“中国嵩山少林寺武僧团”是租给农民盖的两层民房。 4月20日,新京报记者访问这所小武学校所在的王指沟村21号院时,一位名叫延岚的教练说,学校目前有31名学生,2名教练、孩子的住宿和文化课都在这2楼的民宅。

王指沟村的村民告诉新京报记者,村里有十几所武校,村民每年以数万元的价格租房。 门前空地、村道是学生们的训练场,也有通往少林寺的道路两侧平整水泥地成为操场的武校。
这些小武校最多也就2300人,少则只有几十名学生。 一年的学费是一万到三万。
4月18日,郭店村某武校内。 新京报记者张惠兰摄影
插国旗,门前像空一样,挂着“xx武校”、“xx中心”的招牌,“校长”、“教练”多为蓝灰色的僧衣,剪短头发,自称少林弟子。
记者访问了雷家沟村一所名为“少林功夫国学中心”的武校。 是普通的二层民房,单层面积不足二百平方米,分割了几个房间,学生的吃饭和住宿课就在这里。 房子前面光着身子,刚下过雨,更泥泞。 负责人说将来要用水泥把它浇筑在操场上。

负责人说,学校还没有正式招生,只有三四个学生。 因为“手续还没来”。
4月19日,雷家沟村的武校寝室。 新京报记者张惠兰摄影
据前述登封市教体局文件统计,目前经登封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9年间,共有武术学校20所,习武场所60所,未经任何部门批准的各类武校还有13所。
登封,开习武场至少需要一张“习武场许可证”。
根据2000年发布的《河南省武术学校、习武场地管理办法》,开办习武场地申请时,组织机构成员、教练员基本情况登记表、教练员或辅导员岗位证、拳师证或中国武术段位证(复印件)、公安部门考核批准后颁发的“公共场所治安合格证”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即使有“习武场所许可证”也可以提供学籍。 早在2000年,国家公安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关于加强各类武术学校和习武场所管理的通知》中,就确定了武术学校和习武场所的区别,只有武术学校具备颁发学历学位的资格。

新京报记者走访的王指沟村、雷家沟村、郭店村、玄天庙村的11所武校中,登封市武管中心提供的“习武场所许可证”只有一张,并主张学生可以提供学籍,决定将学生的学籍委托给其他学校。
一所武校甚至表示,将来可以将学籍“转移”到少林寺内。
少林寺务处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少林寺内的武僧不能在外兴办武校,少林寺也不能依赖学籍。 “外面打着少林寺的旗号招生,我们没办法。 ”。
本月初,原登封市武管中心并入教体局。 4月22日,该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科工作人员就小武学校的乱象问题回答了记者。 “正在提出方案。 我不能告诉你详细情况。 ”。
不可缺少的武校
虽然有很多问题,但武校处于登封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据一家媒体报道,武术产业在登封市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占10%左右。 年,时任登封市武管中心副主任的郑跃峰向媒体表示,武校9万多名学子的90%来自外地,促进了登封的餐饮、交通、电信、邮政、服装、零售、旅游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每年最少带来20多亿的经济效益 此外,武校也为登封提供了非常多的就业机会,从大学毕业生到退休教师、社会工作者,有1万多人在武校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登封规模最大的塔沟武学校,于2007年4月组建了教育集团。 官网显示,塔沟“形成了来自幼儿班、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和国际教育的完善教育体系”,拥有3个校区,占地2300亩。 另一所大武校鹅掌武校也于2008年成立了教育小组。

武校还衍生了其他生意。
登封、塔沟武校集团以产业广度闻名,拥有自己的服装厂和宝剑厂,其下属的教育机构还包括一所学校。 塔沟说,这是“为了扩展学校学生的就业技能而特设的”。
鹅肝酱学校常务副校长常福晓表示,鹅肝酱开了自己的超市,位于武校旁边的四星级禅武酒店也常年营业。
这家酒店位于登封大街和另一条道路的十字路口旁边,与前台武校只隔了一堵墙。 酒店共有7层,顶楼有禅修、茶道、抄经、坐禅的地方。 鹅群工作人员表示,酒店位于通往少林的必经之路,来的人多为游客,每晚房费约2300元。

常晓说,酒店为学生们提供了“教客人打拳”等实习机会。 超市里设有一些教职工家属。 常晓就集团除武学外的其他产业盈利情况表示:“一年一年不同,良性运营。”
登封街旁边有一条以卖武术用品为主的武术购物街,但由于门前修路,加上不是开学和旅游旺季,生意有些冷清。 张磊的保镖训练企业,在这条武术购物街。 利润最好的时候,一年有300万的利润。 至今,他每年仍从各大武校招募近100名员工。

更重要的是,这些武校和少林寺一起,大大提高了登封这个小县级市的知名度。
大部分登封老牌武校都有值得大书特书的“学业成绩”。 据报道,在过去的17年中,塔沟武校的学生曾16次登上春晚的舞台。
常晓表示,在过去的20年中,无视商业演出,鹅武校代表去了100多次中外文化交流,近100名学生被选为国家冬奥会集训队。
李广鑫记得2007年,他把贫困家庭的学生送到一所学院参加全国单招。 前几天,他在郑州开会,发现毕业后应该成立武术俱乐部。 现在资产达到了数千万。
2006年,少林功夫被评为首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年,登封市制定了《登封市武术产业快速发展规划》。 2008年,登封提出建立“世界功夫之都”。 按照计划,到2009年,登封市将建成以“武术旅游”为特色的现代化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功夫之都”。

“我们正在制定方案,对全市所有武校进行统一的故障诊断、维修,更好地提高管理水平。 ”4月22日下午,登封市教体局宣教科科长武姓告诉新京报记者:“登封是武术之乡,小事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正在全力做这方面的事件。 一定要做好管理,解决问题,提升武术企业品牌,真正搞好武术事业。 ”。

标题:“登封武校陷争议:多名学生伤亡 被称最大武林部落”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2232.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