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以有效性为基础
本篇文章4010字,读完约10分钟
在常德川的领导下,青岛港集团以其独特的国有企业发展理念和模式,“以一个青岛港的能力实现了两个青岛港的业绩”。
对于企业来说,理念和模式是发展的关键。理念应该回答的是什么样的思想应该指导企业的发展,模式应该回答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在这方面,青岛港有自己的特点。青岛港成立至今已有117年的历史,但近30年来发展迅速,质量上乘。目前,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中国非常大的国有企业。
最近,《常德传论国有企业》一书正式出版。本书研究的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概念和模式,即“利用一个青岛港的能力实现两个青岛港的绩效”。常德川大学毕业后,他在青岛港做了40多年的装卸工。1981年,他担任青岛港管理局领导,现任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我在主要领导岗位上工作了28年,刚刚经历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历程。《常德传·国有企业论》主要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港的发展变化及其管理情况。其中,机制问题是如何看待企业理念和模式的有效性。
看看企业的进展和成果
进展和结果是评估所有模型的客观标准。根据自我比较和同行比较,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1978年为1304标准箱,2008年达到1000万标准箱,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第十位。2008年,进口铁矿石吞吐量居世界第一,进口原油吞吐量居中国第一,外贸吞吐量居中国第二。经过多年的发展,青岛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世界级的原油码头、矿石码头、煤炭码头等。,这构成了港口“四大货物类型”的综合优势。1978年,香港的吞吐量为2亿吨,2008年达到3亿吨,成为世界第七大港口。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青岛港只有10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和10多公里的海岸线。拥有全国1.8%的码头,全国吞吐量达到6.9%。劳动生产率从“九五”末的7068吨/人年提高到“十五”末的13535吨/人年,几乎翻了一番。这个结果不仅优秀,而且显著。问题是,实现这一结果的机制是什么?因为经营会有结果,但发展的关键不在于今年的结果,而在于如何取得这个结果,是否能逐年进步,是否能每年超越同行的结果。为了取得这样的结果,优秀的想法、模型和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这些思想和模式是有效的,再加上对世界形势和国家、地区和企业的具体条件的适应性,就可以不断地取得突出的成果。
其次,看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是否合理
青岛港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由企业使命、指导思想、法规体系、团队素质、自主创新、检验标准和环境整合七个方面组成。
第一,企业使命。青岛港的企业使命是忠诚服务国家,服务社会,造福员工。
第二,指导思想。青岛港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发展创造一切,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三,企业监管体系。青岛港的监管体系有五个方面值得关注:面向社会的外向型市场监管体系;信誉第一、诚信合作、联盟合作的服务监管体系;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并经过仔细计算的成本调节系统;集团决策层、公司管理层、基层团队管理层、团队运营层管理层监管体系,以及精细、合理、高效的运营流程监管体系等。
第四,团队的素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造福工人,打造“钢铁团队”和“钢铁团队”。
第五,自主创新。变“常规”为“非凡”,依靠自主创新保持行业繁荣。
第六,企业有效性的检验标准。青岛港为团队绩效制定了四项测试标准:对国家的贡献应该越来越大;港口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实力应该越来越强;员工的生活质量应该越来越高;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应该越来越好。
第七,企业与环境的一致性。为了把握未来的主动权,企业需要不断分析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趋势,抓住发展机遇,做出及时果断的决策,使港口建设与时俱进,保持战略领先地位。
以上七个方面构成了青岛港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就港口而言,目标是明确的,环境是相似的,出发点是相似的,但结果是不同的。这就是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模式的区别。即使结果是一样的,每个企业的运作也是不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与专业团队相结合。由于这种特殊性,青岛港形成了特殊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这使得青岛港在国家政策和外部环境基本相同、市场竞争同样激烈的情况下脱颖而出。
第三,看流程组织是否合理和严谨
过程是稳定和效率的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建设,青岛港的流程组织变得越来越精细、合理、高效,就像一台机器,可以根据机制自动运行。这一过程从船舶规划、堆场布置和机械配置三个方面进行科学组织,并根据变化不断改进。青岛港创造了许多有效的工作流模式。例如:
“四不”工作方式:泊位利用没有空休闲,争分夺秒,没有等待时间,货物运输没有拥堵,城市走向市场没有压车。“零限制”工作方法,即抓理念实现零障碍,抓衔接实现零差距,抓攻关实现过程零缺陷,抓人成本实现岗位零限制。
“522”工作方式:装卸车每列火车节省5分钟,每钩多抓2吨货物,每钩缩短2秒。
“三位一体、五个统一”的组织模式:运营部、开发部、仓库团队实行三位一体管理,统一规划、仓库规划、场地使用、下移规划和考核标准。
“零次签证”:根据规定,外轮理货签证在船舶装卸完毕后需要2小时,青岛港外轮处理公司可以在船舶营运后立即办理签证。
“零时间残疾检查”: 船舶装卸后,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查和确认损坏。为了减少中间环节,青岛港涉外管理公司设立了检查破损箱的服务业务,理货人员直接在现场检查、确认并签署单据,避免了中间环节。
“五个零”工作方法:集装箱装卸作业中,实行船舶联合检查“零时间”,换班“零等待时间”,船舶进出“零间隙”,出口船舶“零延误”,机械设备“零故障”。
这些流程组织方法和流程改造形成了高精度标准和高精度管理,逐步提高和稳定了青岛港的运营效率。长期操作,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即使外部环境波动很大,甚至企业遇到暂时的困难,整个港区的工作质量是稳定有效的,因为过程基础是稳定有效的。
第四,看看逆境中的抵抗和坚韧
有些企业好的时候问题不大,坏的时候问题很大,甚至停滞不前,倒退。青岛港不是这样的。
十年前,青岛港在1997-1998年面临亚洲金融危机,抓住机遇,精心经营,实现了8%的吞吐量和20%的集装箱快速增长。2003年,面对“十五”期间空大型码头投产运营没有困难的局面,我们坚持“1 2”的发展理念,实现了不建码头、管理挖潜的发展奇迹。
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全球贸易大幅萎缩,国际航运增长乏力,港口物流形势急剧恶化。香港的煤和矿石被严重压碎,港口的货场已经满了;港口的油罐满了,没有地方卸进口原油。出口的重型集装箱急剧下降。铝土矿的产量从每月100万吨增加到每月不到40万吨。2008年10月,纸浆、钢铁和化肥分别下降了37%、51.3%和97.7%。主要商品的进出口急剧下降。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青岛港坚持从实际出发,变应对为对抗,变压力为动力,变危机为机遇,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青岛港要求领导干部和全体员工关注外面的市场和里面的场景,去210个市县,走访1105个船东、货主和合作伙伴,巩固联盟,深化合作,共同发展。这样,不仅在2008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而且在2009年也取得了良好的开放效果。1月底,港口吞吐量达到257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85.2万标准箱,日均列车运输达到1325辆,实现新突破。虽然200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但青岛港根据国家“保增长、促发展”的要求,确定2009年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5%,完成3.15亿吨和1050万标准箱的集装箱发展目标。这是一个伟大的气魄。
逆境是企业想法和模式有效的最佳时机。在危机期间,青岛港能够继续健康发展,这得益于长期确立的理念和模式。没有过去的积累和训练,就没有能力应对现在的危机。大海的横流显示了英雄的真实性格。其他企业衰落,青岛港崛起,其他企业缓慢,青岛港快速。危机是挑战、体验和测试企业理念和模式的弹性和韧性的最佳环境。
第五,看看支持长期发展的可持续性
青岛港的理念和模式是青岛港人长期积累的结果,具有青岛港团队的特殊性。其他公司可以理解他们的想法,学习他们的方法,并认真学习他们的方法,但通常很难产生效果。因为团队是不同的。
例如,青岛港抓住2008年山东小麦优质高产受到南方客户青睐的机遇,联合铁路实施“返程返程”管理模式。这样,不仅扩大了服务范围,降低了港口客户的物流成本,也扩大了山东粮食在南方市场的份额。
此外,青岛港还推出了“境内申报、口岸通关”政策,并对四川关区的快速过境和通关进行监管,受到了客户的欢迎。这种客户关系的积累是他们长期经验的结果,其基础是“面向社会,面向世界”的市场规则和“信誉第一,真诚接纳各国,联盟合作”的服务规则。
没有积累,在关键时刻就没有能力。因此,青岛港对同样的问题会有更好的反应。同样是找客户,青岛港可以很快找到他们,但是其他企业很难找到他们。在青岛港有效的可能在其他单位无效。当然,青岛港的概念和模式还需要经历许多考验。例如,金融危机刚刚开始,现在经受住了考验。然而,2009年是最困难的一年。一年后的2010年2月,让我们看看青岛港的模式是否还能支撑它走在同行的前列。
另外,当人工成本从低成本变为中成本,再从中成本变为高成本时。在劳动力成本高的情况下,这种模式能支持青岛港处于领先地位吗?此外,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0%以上的高速发展是处于发展阶段的特殊状态。当它发展到成熟阶段时,速度会逐渐降低,高速变成中速,中速变成低速。问题是这种模式能否支撑青岛港在中低速阶段的领先地位。
最后,是青岛港负责人的变动。常德川是青岛港的负责人,28年来一直是香港的主要领导。这种工作的连续性使企业领导团队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领导者更换而造成的动荡。如果常德川退役,这种模式能稳定支撑青岛港处于领先地位吗?
因此,从长远来看,企业的理念和模式是否有效取决于其在各个方面的可持续性。如果可持续性好,则表明青岛港的理念和模式从长远来看确实有效。这种状态非常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标题:一切以有效性为基础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5259.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以文化来侵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