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0-08-05 03:24:02阅读:

本篇文章1699字,读完约4分钟

从价格到资本,从成本到渠道,从关税到反倾销,跨国公司几乎竭尽全力与中国企业竞争,知识产权被视为最致命的升级版。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汹涌澎湃和中国对外开放的强大力量,客观上把中国企业推到了直面跨国公司的敏感位置。2007年4月10日,美国政府正式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指控中国政府在打击盗版和限制美国电影、音乐和图书产品进入国内市场方面不力。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首次遭遇知识产权诉讼,无疑再次为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国际竞争的新武器

这是一张由跨国公司绘制的战斗地图,它们通过大量的商品和资本出口来侵占和垄断地区或全球市场。然而,新兴市场国家的低成本资源禀赋优势和价格比较优势阻碍和干扰了这种不断扩大的商业欲望。在不放弃关税和配额等传统贸易救济措施的前提下,跨国公司利用自身拥有的知识产权和丰富的储备以及强大的发展能力,是阻挡市场进入者的唯一途径。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对跨国公司来说,通过在技术开发上大举投资来捍卫自己在全球市场分工中的绝对优势地位,是一项重要而持久的行动。根据数据,跨国公司用于R&D的资金(研发)一般占其总产值的10%甚至20%以上。因此,跨国公司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大大超过有形资产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美国的安进公司估计总价值为150亿美元,而其有形资产只有25亿美元。此外,跨国公司不断加强其在国家技术市场上的发言权,并在寻求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一直走在前列。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全球企业申请的专利中,荷兰飞利浦申请的专利数量最多,其次是日本松下、德国西门子和全球最大手机制造商诺基亚。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巨人对技术的狂热追求创造了一个特殊的技术生态结构:全球63,000家跨国公司占地球村专利技术的95%。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凭借其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超强能量,修改了国际贸易游戏的全部规则。联合国相关机构的研究结果显示,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十年前一直引领市场趋势,但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技术贸易一直落后,并在过去十年以几何级数增长。推动这种市场生态迅速形成的核心力量是跨国公司。这些庞然大物占据了全球贸易的60%和技术贸易的70%。只要他们稍微跺跺脚,蝴蝶效应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在整个国际贸易市场上。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无论从法理学还是从商业伦理的角度来看,以专利技术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制度所确立的国际共识是通过保护创新知识成果来进一步刺激技术创新,促进市场的公平与繁荣。然而,现在情况并非如此,甚至发生了变化。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商业化和妖魔化的工具,成为一些商业利益集团勒索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权杖。谁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谁就可以在市场上发号施令。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此外,将知识产权作为商业活动中的法律手段和市场发展战略的“两剑合一”的趋势,现在已经上升到国家意志和国际组织承认的水平。例如,美国《全面贸易和竞争法》中的特殊条款301特别强调专利保护是美国企业国际贸易谈判中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专利法公开确立了“提前披露和延迟审查”的制度。一方面,它为国内企业充分宣传专利制度提供了信息,同时,它通过推迟审查外国专利申请,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国内企业的利益。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不仅加强了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体系,而且越来越清楚地表明,知识产权是保持技术垄断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三流企业卖能源,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技术,超一流企业卖标准。”由于知识产权的垄断,将专利技术提高到国际标准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竞争的最高水平。例如,欧盟的《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和《禁止在电子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已经将自己的电子技术提高到了两项环保标准,仅这一项就阻止了约3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电子产品出口。高通公司拥有1400多项cdma专利,已经成为一家拥有标准和不断增长利润的跨国企业。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应该强调的是,与资本和商品出口的传统贸易模式以及关税和配额等传统减免手段相比,知识产权贸易具有更为隐蔽的渗透和占领。资本和商品大规模出口的结果很容易对进口国的当地产业形成冲击,从而引发该国政府和产业的安全敏感性;然而,关税和其他保护措施很容易引发目标国的报复性减免。然而,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技术法宝的使用,不仅可以将自己置于法律的羽翼之下,实现权利保障的最大化诉求,使对方陷入被动和瘫痪状态,而且还可以通过技术的无形移植和新开发产品的差异化渗透,削弱市场进入的进攻性。因此,在未来,企业的全球竞争将更加集中在知识产权领域,而知识产权的数量将成为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针对中国企业的“埋伏圈”

从思科在美国起诉华为到英特尔起诉靳东;从通用汽车起诉奇瑞到日立环球存储在华南起诉汇通; 从6c联盟到中国dvd企业,再到索尼对海信过高的要价等等。 从法国汤姆森公司质疑中国彩电企业侵权到高通公司谴责td-scdma专利费用...,这些悬而未决的跨国知识产权诉讼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心中不可磨灭的阴影,这也标志着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激烈碰撞已经开始。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引进外资支持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是我们最初的希望。然而,作为一个真正的经济人,跨国公司慷慨地来到中国并不是一件好事。他们的根本动机是追逐和攫取巨额投资利润。尤其是当“中国制造”现在遍布世界各个角落的时候,感受到危机和恐慌的跨国公司故意开始“包围”和“追捕”中国企业,而知识产权则成为他们手中的利器,试图用剑封住他们的喉咙。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完成专利分配是跨国公司对华战略的核心部分。为此,跨国公司正在加快在中国申请专利的步伐。数据显示,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专利申请保持20%的增长趋势,在高科技行业,外国公司授予的专利数量占60%-90%。当然,知道物流专利商业化价值的跨国公司不会把他们的宝贝锁在抽屉里,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指向中国企业。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邓军认为,如果中国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具有高市场份额、追随主流技术但不积累专利的特点,那么符合这三个条件的企业将成为跨国公司专利攻击的第一目标。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事实上,利用知识产权扼制中国企业的咽喉是跨国公司由来已久的阴谋。调查显示,在外国企业计划进入中国市场的前几年,他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向中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提交了相应的专利申请。当他们的产品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时,这些专利申请可以有效地保护相关的产品和技术。例如,杜邦公司早在1990年至1991年就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270多项专利。1996年在中国大规模投资设立企业时,这些专利大多在中国获得了专利授权,这正好构成了拓展中国市场的“通行证”。无独有偶,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前几年跨国公司在中国申请的专利只是几年后在中国的重点国内开发项目。例如,一家美国公司在中国申请了大约270项与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相关的技术产品专利。这种着眼于长期技术发展和未来竞争力培育的“布雷”计划,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和中国企业之间博弈的特色。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大量“中国制造”所展现的强劲出口势头不断挑战跨国公司的王者地位,相当数量的中国产品通过技术升级延伸到中高端产品,与国外产品尤其是跨国公司形成了更加激烈的竞争。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1.75万亿美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超过2500亿美元,约占出口总额的33%。中国出口产品结构正朝着高科技方向加速发展。鉴于这种趋势,跨国公司往往通过抢占专利和商标来提前阻止中国企业,或者利用已经遭到伏击的知识产权壁垒来拦截中国企业。如果有人通过专利检索调查发现,美国rca公司在中国申请的专利似乎与中国彩电制造业无关,但它在北美和欧洲拥有数万项彩电专利,那么中国彩电出口必然会与其专利发生冲突。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知识产权的排他性,在过去的市场竞争中,外国跨国公司存在着尖锐的利益冲突,它们在中国的维权活动大多是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的。然而,为了对抗日益强大的中国企业,跨国公司有握手言和、联合经营、分享利益的倾向。例如,当日本索尼公司与中国企业发生专利纠纷时,加拿大三视、美国英特尔和法国汤姆森相继跟进,形成了一个长长的队伍,向Xoceco、Konka和长虹等五家中国企业索取专利费用。巧合的是,在过去两年中,美国公司通过国内和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起了18 337起调查,多达9起案件是针对中国大陆企业的,其中大多数是由几十家企业联合提起的。专家指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跨国公司将采取“大兵团”模式打击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中国企业将进入国际贸易摩擦频繁、诉讼多发的时期。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当知识产权被用来对付中国企业时,跨国公司要么满载而归,要么只是说说笑笑,这是非常无助的,同样的策略也在中国企业身上得到了尝试和检验。根据科技部中国科技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企业每年因知识产权纠纷造成的经济赔偿高达数百亿元人民币。国家外汇管理局历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也显示,近年来,中国对外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持续上升,远远高于外方向中国支付的费用,逆差已达30多亿美元。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当然,从中国企业“抽血”可能不是跨国公司的最终目标。他们最阴险的商业企图是通过削减中国在空的利润和提高成本门槛,将中国企业赶出市场。由于国际巨头对中国影碟机厂商征收巨额专利费用,国内影碟机厂商数量从400多家下降到100多家,其余厂商不得不进行产品调整;随着欧盟打火机安全标准法案(cr法案)在不久的将来正式实施,从中国出口到欧洲国家的各种形状的玩具打火机将被彻底销毁...无数中国企业已经尝到了在国际市场上杀鸡取卵的痛苦。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中国企业的致命伤害

我们可以批评跨国公司专横的商业精神,中国企业甚至可以作出更大的让步,以换取跨国公司放弃进一步“猎取”自己。然而,市场竞争从不同情弱者,所有的情感需求和短期目标都不能改变我们被屠杀和剥削的最终结果。中国企业和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方面屡屡失分,其核心在于我们缺乏足够的知识产权储备和必要的技术创新能力。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是的,中国企业的对外贸易已经蓬勃发展了近几年,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占据第三位的突出位置,几乎所有的中国企业都获得了“看山,小世界”的情感满足。但是一个贸易大国并不等于一个贸易大国。无论是在产品的技术含量还是结构水平上,中国企业所释放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都远远落后于跨国公司。“8亿件衬衫抵得上一个空客人的380”,“一张dvd只能换一把洋葱”,这些都充满了揶揄的比喻,如万箭穿心。我们还没有完全突破决定中国企业未来命运的技术瓶颈。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数量似乎总是我们的优势。2006年,中国的专利和商标申请总数超过100万,创造了世界上最高的知识产权申请数量。特别是,国内企业多年来打破了专利申请的沉闷状态,获得了80.2%的一等奖。然而,只要我们稍微梳理一下,就会发现在堆积如山的专利中,企业申报的核心技术少得可怜。相比之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企业的发明专利比例仅占24.38%,而外国在中国申请的发明专利比例高达85.60%。专家指出,只有发明专利才能反映一个组织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世界上90%以上的发明创造信息首先通过专利文件反映出来。专利信息反映了技术创新的规模和水平以及科技产业化的能力。此外,从发明专利领域来看,中国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集中在中药、软饮料和食品等低端行业,而外国专利申请则集中在无线电传输、移动通信和电视系统等高科技领域。显然,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隐藏在巨大数字背后的“相对劣势”仍然很明显。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当然,国内企业知识产权申请数量的增加无疑向我们展示了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愿望,但只要我们用简单的算术运算,就会发现“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数量只有万分之一,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新华社的这条最新消息已经成为国内外许多人批评的话题。在我看来,由于国内大企业已经安排了固定的R&D资金,建立了一定规模的R&D体系,所以99%没有申请专利的企业绝大多数应该是国内中小企业。如果是这样,它只是打击了我们的弱点。根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统计,美国每年70%的新技术是由小企业创造的,小企业的人均创新是大企业的两倍。在技术创新体系中,中小企业是原始创新的主体和源泉。此外,20世纪对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65项重大发明都是由小企业或个人创造的,包括飞机、光纤探测设备、心脏起搏器、光学扫描仪、个人电脑等。99%的尴尬数字再次暴露了我们的“缺点”。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知识产权缺失的背后是研发意识薄弱和基础实力薄弱。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中国企业的科研实验经费仅占企业销售收入的0.56%,2880家重点企业的科技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还没有达到国家提出的3%的基本要求,每个科技项目平均投资不足120万元。与此同时,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的技术开发机构逐年萎缩。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知识产权尤其是发明专利的短缺,将中国企业推向了两个风险的岔路口:要么非法使用外国技术,要么跟踪模仿,一旦事件发生,将被跨国公司推到被告席上,并承担巨额赔偿;无论是“技术贸易市场”,它最终都将处于全球贸易链的底部,成为跨国公司的“加工厂”。例如,在美国市场很受欢迎的芭比娃娃是由中国苏州的企业生产的。这个娃娃在美国市场的价格是10美元,但在中国的离岸价格只有2美元。如果扣除管理费和运输费1美元,再扣除进项费0.65美元,中国企业最终只能得到0.35美元。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市场利润分配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处于加工地位的中国企业。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值得指出的是,在知识产权问题上,最严重的后果是直接削弱企业的创新动力和能力,无论是偷鸡摸狗的违法行为,还是我们曾经谈到的“以市场换技术”。如今,制造设备技术是大国制造业的核心,没有拐杖就无法独立行走:100%的大型客机都是从国外进口的;高端医疗设备、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制造设备以及光纤制造设备基本依赖进口;80%的石化设备、70%的数控机床和先进的纺织设备依赖进口,50%以上的彩电和手机关键技术依赖国外。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开发的“三阶段”运行轨迹中,我们总是在第一阶段爬行,而第三阶段总是遥不可及。因此,中国企业深陷“后引进、后引进、后引进”的泥潭。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令人感兴趣的是,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弱点实际上助长了跨国公司的游戏筹码,它们对知识产权的滥用在中国达到了肆无忌惮的程度。当时,视窗98在中国大陆的零售价是1980元,在美国是800多元,在日本是600 ~ 1200元;office2000的试用版在中国定价约200元,在国外免费提供。微软向中国大型制造商支付的windows98预安装许可费约为300元,而中小型个人电脑制造商的费用高达690元,在美国甚至低至100元。由于微软的差价,中国消费者每年将多花10亿元。可怕的是,没有人能保证这种玩偶式的玩牌方式不会在市场上重演。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出路在于努力练习“内功”

正如雷马克在《西线无故事》中所写:“不要忘记过去,但它不会被记忆所摧毁。”知识产权给中国企业留下了太多的悲伤和痛苦,但残酷的现实不允许我们有任何沮丧和沉沦。有些人做了这样一个比喻,知识产权就像一个门槛。如果企业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可能会面临无法继续与市场竞争的困境;一旦你通过它,你将有一个广阔的空海,并赢得无限的发展空.趁热打铁很难。中国企业成长的最后机会是自主创新。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有一点我们必须充满自信。尽管中国企业不像跨国公司那样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但它们在资源禀赋方面拥有跨国公司永远无法拥有的比较优势。一旦自主技术创新形成了独立的R&D能力,原有的比较优势将与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更具侵略性的市场攻击和开拓力量。不仅如此,由于技术的交易性质,中国企业还可以依靠自身的自主技术创新生态,加强与跨国公司在进口技术方面的议价能力,并“迫使”跨国公司将前沿技术甚至核心技术带入中国,否则,只能选择退出原有市场。这正如专家所描述的:“我们不能仅仅用市场换技术,还要有自己的技术,用技术换技术。”只有珍珠才能换玛瑙。”。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显然,今天,当跨国公司完全占据了知识产权发言人的席位时,财富以倾斜的方式流动是正常的,但这种专属于巨头的奢华盛宴肯定不会持续太久。“历史是最好的预测!”英国诗人狄更斯的歌声支持了我们的结论。与今天的中国企业一样,日本企业在20世纪60、70年代因大量引进美国技术和疯狂出口产品而频繁遭遇外国企业的诉讼,但他们都是在危机中死而复生,日本企业最终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巧合的是,当韩国三星在20世纪90年代发现索尼技术的引入不仅没有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市场利润,反而被巨头们所掩盖时,三星的掌门人李健熙确立了以技术成为国际市场的发展战略。经过十多年的不懈投资和技术坚持,三星在半导体产品研发方面形成了强大的战斗能力,最终将日本企业甩在了后面。中国企业目前拥有的技术资源和经济实力远远落后于日本和韩国企业。因此,他们可以在技术开发方面获得更广泛的工作空空间,实现激动人心的自主创新。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的确,知识产权处于严重“短腿”状态的中国企业需要在技术上弥补,但技术创新有其生命周期,欲速则不达。人力资源是整个技术链的核心,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技术创新储备足够的人才是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

归根结底,知识产权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为了提高创新能力,跨国公司在中国集中聚集优秀的创新人才,近年来加大了引进人才的力度。摩托罗拉于1990年在中国投资建立了一个研发中心,至今已聘请了1300名工程师;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全球R&D中心在2006年雇佣了1200多名研究人员;日立集团计划在2010年将北京R&D中心的人员增加到200人;日产汽车在广东的R&D员工已增至320人;微软已经将北京研究院的数量增加到300个。与国内企业相比,国外企业普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培训和福利,这已成为吸引人才的杀手锏。据调查,在国内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有多年工作经验和科研基础的28-45岁的年轻科技人才中,74%的被调查者有在外企工作的想法,超过60%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进入外企是他们的首选。创新人才作为现代企业最稀缺的资源,应该成为国内企业关注的焦点。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我们还应该强调,作为一种市场行为,企业的自主创新基本上是其自发的行为。然而,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国企业仍然只满足于“加工车间”的生活条件,习惯于“以市场换技术”和贴牌生产的简单流程,这种惰性思维使其难以萌发创新欲望和进行实质性的创新行动。因此,建立产业“技术壁垒”,明确企业创新的目标和指标评价体系,是国家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选择。

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开始的时候,有很多争议,领导们很担心。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它是一个工厂和一个车间。现在,车间从组织结构中移除...

标题:中国企业不可碰触的痛点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5476.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