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美餐还是陷阱
本篇文章8267字,读完约21分钟
许多成功的并购案例似乎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光明的未来:中国民营企业通过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和重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迅速走向成熟。有人甚至乐观地预测:“国有企业的大规模重组,对处于成长初期的中国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然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尤其是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仍然是一个触动人们神经的敏感话题。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的种种现实,各相关方的利益错综复杂,在具体操作中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民营企业要想分享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带来的发展机遇,就必须敏锐地识别和规避各种法律风险。
机遇来自天堂,还是栗子来自火?
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快速扩张,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亮点。广厦控股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较早参与国有企业产权收购的民营企业。在过去的四年里,它先后收购了北京建工集团旗下的重庆一建和北京二建,这两家老牌国有企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可喜变化。在过去的两年里,格林酷在国内冰箱行业的整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两年前,绿酷只是制冷剂的制造商和销售商,在冰箱行业没有地位。然而,通过并购、控股科龙、收购美菱、参与吉诺儿、西樵、远东阿里斯顿等五家国有冰箱制造商的国有资产处置,一个庞大的冰箱产业集团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迅速成立,冰箱产能达到800万台,一举改变了国内冰箱产业格局,成为全球第二、亚洲第一的冰箱制造商。
从绿酷通过收购国有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的例子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参与国有资产处置对行业发展意义重大,有利于打造行业“巨人”。我国大多数行业存在集中度低、过度竞争和个体企业规模小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的国有性质有关。国有企业进入某个行业很容易,但退出某个行业很难。这不仅是因为各级政府采取了各种手段“输血”,还因为国有企业员工的地位等原因,退出该行业的成本非常高。多年来,政府部门和一些学者一直呼吁推进产业整合和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但效果并不好。通过调查发现,参与国有资产处置的民营企业可以借此机会促进某些行业的整合和重组,促进行业集中度、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权威调查显示,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积极性相当高。在接受调查的3258家私营企业中,8%的企业兼并或收购了破产的国有企业;13.9%准备合并或收购国有企业;2.8%的被调查企业承包或租赁了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6.6%准备承包或租赁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
许多专家认为,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产权并购是一条很好的改革之路。事实上,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正在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
抚顺炭素厂是辽宁省最大的炭素产品制造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抚顺炭素厂陷入了困境。截至2002年初,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90%,由于长期停产和限产,生产经营困难。2002年4月30日,企业由民营企业辽宁新开房地产开发公司改制控股。抚顺碳素有限公司成立。
改制之初,企业停产四个多月,大部分客户流失,原材料库存几乎为零,员工情绪极不稳定。新公司迅速投入增量资本3226万元,营运资金1300多万元,建立了高效的运行机制,积极组织原辅材料和备件的采购,迅速全面恢复生产。新公司投资460多万元进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试验和应用,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并先后实施了一大批关键设备的技术改造。局域网、宽带网络和公司网站都是新建的。经过短短半年的重组,企业将扭亏为盈。
新公司在关注生产经营的同时,把关心员工生活作为搞好生产经营的一项重要措施。与前五年相比,在职员工的平均月收入几乎翻了一番。员工的心态已经从改革前的不理解甚至拒绝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转变为信任和欢迎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
改革后一年多来,企业工业总产值比改革前五年的平均值增长了43.5%,销售收入比改革前增长了72.7%。新公司在全国碳行业的排名从第10位上升到第4位,是中国同行业最大的民营资本控股企业。
类似的成功案例似乎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光明的未来:中国民营企业通过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迅速走向成熟。有人甚至断言:“国有企业的大规模重组,对处于成长初期的中国民营企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
然而,由于中国独特的国情,如何对待政府、国有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许多民营企业都有参与国有企业改制的热情,但许多民营企业在这方面都失败了。参与国有企业的重组比大多数人预期的要困难得多。
许多现实案例也告诉人们,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的道路并不平坦。如果民营企业家事先对并购重组中的复杂问题和困难了解不够,遇到障碍时采取的措施不全面,不能协调各方的关系和利益,并购重组必然会以失败告终。最终的受害者不仅是私人投资者,还有国有投资者、企业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唐山弘文集团是河北省唐山市的一家民营企业,在参与秦皇岛电力公司北山电厂3号机组的改制时,投资近2500万元人民币,持有66.67%的股份。然而,一年多过去了,这家私营企业不仅没有得到一分钱奖金,反而被完全排除在管理机构之外。唐山集团总裁孙不禁感慨道:“我真没想到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制这么难!”
装机容量25000千瓦的北山电厂3号机组由秦皇岛联运公司、秦皇岛电力局综合服务公司及其部分员工于1989年共同出资,在原有1号和2号机组的基础上进行扩建,联运公司持有1号和2号机组66.67%的股份。当时,经双方协商,秦皇岛市政府批准,市经贸委是3号机组的上级主管部门,委托电力局管理,双方也为此成立了管理委员会。
2002年6月,经秦皇岛市政府批准,拥有北山电厂3号机组66.67%股份的市联运公司决定对企业进行重组,并将其3号机组的自有产权及企业的其他资产出售给新注册的唐山弘文集团唐红联运公司。然而,拥有3号机组另一部分股份的秦皇岛电力公司,却以请示上级华北电力集团公司为借口,迟迟不同意合作,致使热衷于参与国企改制的唐红联运公司陷入“控股而不控股”的尴尬境地。
2003年1月10日,秦皇岛市政府有关部门召开了各行各业人员会议,决定取消管理委员会。改革后,合资双方根据《公司法》的要求成立了新的管理机构,并委托中介机构对前期生产经营进行审计。对此,唐红联运公司积极行动,多次与秦皇岛电力公司联系,争取尽快协商,成立董事会,参与企业管理。然而,这一请求被推迟了一年多。在此期间,唐红联运公司多次派人到北山电厂了解情况。发电厂的管理人员不仅没有联系,有时甚至连发电厂的大门都进不去。
事实上,在唐红联运公司参与北山电厂3号机组的重组之前,它获得了秦皇岛电力公司的同意,并在唐山弘文集团不愿支付原联运公司所持有的股权时,通过公开招标将股权转让给了唐山集团。
他投资了近2500万元,控制了2/3的股份,但他不能担任董事长,也不能参与管理。在过去的一年里,唐山集团董事长孙往返于唐山和秦皇岛之间近百次。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参与国企改制不仅耽误了很多生意,还让我精疲力尽,筋疲力尽,伤透了心。”
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
1.收购中小型国有企业
是指民营企业在对被出售的国有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的基础上,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程序,整体收购国有中小企业的产权交易行为。如新疆的广汇、四川的涪陵、大庆的甄宓、贵州的神七、南京的雨润等都收购了一批国有企业,进行了产业整合,扩大了企业规模,延伸了产业链。
2.收购部分国有企业股权
它是指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对国有企业的股票资产进行评估后,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将部分企业股份转让给民营企业,从而实现企业产权多元化。当私营企业投资于国有企业时,它们往往没有人的变化,也没有工厂的变化。依靠新机制,企业的产品、管理和规模得到了全面提升,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3.与国有企业共同出资组建公司
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在不改变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前提下,根据投资协议共同出资组建新的企业法人。与第二种情况最明显的区别是,民间资本并不直接进入国有企业,而是通过创办新企业来吸收消化一些国有资产,从而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4.私人资本增加了国有企业的资本和股份
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对国有企业的存量资产进行评估后,民营企业对国有企业进行投资,形成企业的增量资产,从而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与上述第二种形式相比,国有资本的数量没有变化,但企业的资本总额和资产规模都有所增加,注入的民间资本成为新资本。
5.债转股
国有企业有欠或不欠民营企业的债务,但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偿还。经过协商,债权转化为企业的股权,使民营企业在债转股后由国有企业的债权人转变为新的股份制企业的股东。
6.合同或租赁经营
在不改变企业所有权和出资结构的情况下,承包人或出租人应行使企业经营权,并按照合同或租赁合同向发包人或出租人支付一定的利润。
重组留下的“尾巴”
目前,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资产处置不存在重大政策和法律障碍,但这并不意味着产权交易活动或出资活动完成后,就会一帆风顺、心安理得。现实中,无数案例告诉人们,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重组的过程是隐蔽的、危险的,常常陷入各种无休止的纠纷之中。
资产评估不真实
在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由于国有投资者和国有企业上级主管部门的不当干预、国有企业原有经营者的故意阻挠或干预、资产评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欺诈或失职等多种原因。,资产评估报告可能不准确。资产评估报告的不准确性表明评估值高于或低于企业国有净资产的真实价值,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交易价格和国有资产出资人在改制企业中的持股比例。国有资产评估价值过低,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发现后必须进行调查和纠正;国有资产评估价值高于真实价值,民营企业家在发现后不可避免地会通过诉讼或其他方式予以纠正,以维护其合法权益。在实践中,由于企业在重组过程中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评估不准确,民营企业家与相关部门或机构之间发生纠纷和诉讼的例子不少。
产权纠纷
在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下,许多企业存在产权不清的问题。然而,在“一窝蜂”的改革运动中,许多企业在没有严格的资产清查和产权界定的情况下,匆忙以国有企业的身份出售,或以国有资产折价的形式投资新的股份制企业。然而,企业改革的时间并不长,甚至在企业经营改革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原国有企业产权主体之间的纠纷和纠纷。虽然参与收购或重组的私营企业不一定是重组活动的受益者,但它们有时被列为第三方,甚至被告也卷入产权纠纷。
债务纠纷
在民营企业参与国有资产重组的过程中,无论是整体兼并还是股权转让,被出售或重组后的企业一般都要承担原企业的债权债务,而原国有企业的讨债负担无疑是通过重组和重组活动转移给被重组企业的。在当前我国社会信用缺失、收债困难的大环境下,收债成本高、周期长、不确定因素多。因此,民营企业家要想维护被并购或重组企业的合法权益,就不可避免地要通过诉讼或仲裁来实现企业的债权。这也说明民营企业在选择并购对象的过程中,应慎重考虑国有企业在资产构成中的高比例的到期债务(应收账款),对坏账过多的企业应提高警惕。
债务纠纷
如上所述,在民营企业兼并重组国有企业的过程中,原企业的债权债务一般由被出售或重组的企业承担。改制重组完成后,原企业债权人向改制企业收回债务是正常的。在并购过程中,有时收购方或收购方与被出售企业或被收购方达成协议,即收购方和收购方购买被出售企业或被收购方的全部固定资产,并继续使用原企业的名义,而原企业的债权债务仍由其投资者处理,但双方之间的这种私下协议并未得到债权人的认可。此后,原企业的债权人仍以债务人的身份起诉被出售或兼并的企业,这间接牵涉到参与兼并和收购的私营企业家。
无形债务纠纷
这里所说的无形债务主要是指改制企业对外担保形成的或有债务。传统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会积累大量的无形债务,就像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其原因是,一方面,传统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企业经营者往往接受政府的行政指令,为属于同一国有企业的“兄弟企业”提供担保;另一方面,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企业经理的担保权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导致国有企业对外担保权经常失控。
在民营企业并购重组国有企业的过程中,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检查和评估是一个必要的程序,但改制企业的对外担保债务往往被人们忽视或被原投资者和经营者故意隐瞒。企业兼并重组一完成,债权人就来要求改制后的企业承担担保责任,这就使得大量无形债务“浮出水面”。此外,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未能支付身份置换的全额经济补偿,将使改制后的企业实际承担这部分从前国有企业转移给企业员工的无形债务。
甘肃盛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西北民营企业的龙头,在评估资产和确定产权交易价格时没有扣除这一无形债务,因为金城酒店的国有资产持有人隐瞒了金城酒店的对外担保债务。并购完成后不久,金城酒店作为共同被告被债权人中国银行省分行起诉,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裁定金城酒店(并购完成后,原法人资格实际被取消,更名后重新注册)承担连带责任。经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决定由晋城宾馆原国有投资者省旅游局承担担保责任。只有这样,盛达集团才走出债务纠纷的泥潭,避免了暂时遭受的不利局面。
劳资纠纷
许多被兼并重组的国有企业都是资产负债状况不佳、历史包袱沉重的企业。大多数企业仍然拖欠工资和养老费用,员工对企业和政府有很强的依赖感。在民营企业兼并重组国有企业的过程中,原国有企业对职工的各种显性和隐性债务,如机构债务、拖欠工资等,都转移到重组后的企业。然而,私人投资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无法履行原国有企业对员工的各种承诺,员工感到被国家或政府“抛弃”或“背叛”。随着安全感和信任感的消退,员工的耐心也会减少。一旦一些问题处理不当,员工和私人投资者之间可能会发生激烈的冲突。
小心进入重组的禁区
由于产权制度改革的敏感性和特殊性,民营企业家在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时如果不能谨慎行事,不仅会给未来的经营留下许多纠纷和麻烦,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进入禁区,导致牢狱之灾。
谁被黑盒子行动黑了?
在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民营企业与改制企业的经营者或上级机关的工作人员相互勾结,暗箱操作,侵吞改制企业的国有资产,这一点受到广泛质疑。
在民营企业家并购重组国有企业的过程中,由于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投资者缺位”的问题,以及国有企业经营者或上级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权力寻租等道德风险,民营企业家会被诱惑利用参与国有企业重组的机会发财,稍有松懈、无法控制的民营企业家就会陷入刑事责任的陷阱。
在国有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民营企业家通过“回扣”和干股购买目标企业经理或上级员工的现象更为普遍。双方“应相互配合”,在资产清查和评估过程中,故意隐瞒少报资产和权益、多报亏损和负债的情况,遗漏国有资产评估或低估国有资产价值,从而人为地降低被出售国有企业的净资产值或国有投资在改制企业中的占比。一旦有关当局追查到此事,涉案的私营企业主将不可避免地因贿赂和其他犯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在反腐过程中,许多政府官员或国有企业负责人都落在了后面,但也有大量民营企业家参与其中。
据有关媒体报道,在江苏省纪委等部门联合开展的国有企业改制“回眸”清查和审计活动中,发现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灰色交易和权力寻租。
“红帽”引发的灾难
“红帽”企业是指由民间资本投资,但隶属于政府机关、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注册为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的企业。经过多年的经营,一些红帽企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下属单位的“摇钱树”或报销费用的“财务室”。出于各种原因,国有或集体单位总是希望保持红帽企业的产权不清。一旦红帽企业的原始投资者试图摆脱国有或集体单位对红帽企业的控制或摘下企业的红帽,其所属部门可对其进行调查。由于企业戴着“红帽子”,在企业产权得到合法有效的界定之前,企业资产和企业管理者(大多是进行原始投资和实际经营的民营企业家)相应地披上了“红外套”:企业资产是国有或集体资产,企业管理者是国有或集体企业的负责人。这种红外套也成为私人投资者给人把柄并最终承担刑事责任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些身份,国家检察机关可以调查私营企业主的犯罪行为,如腐败、私分国有资产、侵占公款、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和出售国有资产。例如,媒体报道的四川德阳肖安宁事件就是一个例子。
风险预防和解决
在国有资产“进与退”、“有所作为、无所作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传统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等重大政策下,民间资本参与国有资产处置可以说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许多危机和风险的存在,要求民营企业家充分认识重组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和法律风险,采取措施积极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
通过对各地成功并购重组案例的分析,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重组改造时有以下经验值得借鉴:
第一, 应积极协调与目标企业所在党政机关的关系,通过交流与对话,推动地方政府改善当地发展环境,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对并购的广泛支持。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地方政府已经出台或正在出台政策和措施,支持私营经济的发展和私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重组和转型。所有权和市场准入方面的歧视性限制和制度性障碍越来越少,交易环境越来越公平、公正、公开,操作越来越规范,政府服务越来越互补,财政、工商、税务、审计、土地等部门越来越支持。在这种形势下,民营企业应主动适应当地经济振兴、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从而得到党和政府及相关部门更多的支持。同时,政府和企业都要严格依法办事,注重诚信、守信和履行承诺,这一点尤为重要。 广汇集团之所以能在偏远的西部地区做大做强,并成功通过一系列严峻考验,与新疆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党政机关的大力支持分不开。
二是民营企业要有科学可行的长期规划和发展战略,并购要符合并纳入企业发展战略。
私营企业不能为了参与而参与国有企业的重组和改造。他们应该仔细分析优势和劣势,正确定位自己,做出慎重的决定,并给他们留有余地。根据企业发展的要求和能力,选择熟悉的行业和合适的对象,选择合适的形式和方式。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有利于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自的优势。新企业必须在短时间内形成自己的新优势,尽快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机制,尽快完成企业文化的有效整合。
第三,要正确处理兼并重组企业的队伍和人员问题。
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和重组完成后,组织新的管理团队和安排原有员工是非常重要的。要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树立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注意解决实际问题。尽快形成团队精神和团队精神,共同做好企业工作。
第四,委托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协助和参与相关并购重组活动。
这些专业服务活动主要包括:
律师、会计师和审计师共同开展尽职调查,检查和核实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包括债权和债务,了解国有企业的财务资源。
对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找出原有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挖掘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潜力,并出具全面的调查分析报告。
依法对企业资产进行严格的清产核资、财务审计、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不允许私营企业主、产权持有人和国有资产占有人人为干预和影响这些活动。
督促原国有企业妥善处理职工薪酬安置问题,不要给改制企业留下无形的债务尾巴。
设计合法、严格的重组计划和相关协议,通过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民营企业参与国有资产重组的目标是在目标企业中建立资本配置。其手段是与产权持有者安排权利和义务。权利和义务安排的核心文件是双方的协议,包括早期意向书、后期协议甚至补充协议,它们构成确认双方权利和义务的核心文件。
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要根据所有权的相关变化,及时到有关部门办理所有权变更登记,如取消全部或部分国有产权、变更房屋和国有土地使用权主体、变更工业产权登记等。通过国家机关的登记和公示,产生了对第三方的公众信任,并固定了并购重组的法律效力。
当因企业并购重组与相关方发生争议和纠纷时,应根据争议方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务实的措施。
根据2015年5月5日危地马拉《21世纪英文报》的头版新闻?过去15年来最严重的危机?以及自由媒体公布的民意调查数据和报纸...
标题:是美餐还是陷阱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6235.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