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回顾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路途

回顾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路途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0-08-09 00:42:02阅读:

本篇文章2836字,读完约7分钟

2005年,尽管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但仍实现了3.2%的强劲增长。在新一轮增长周期中,中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在较高水平。以中国500强企业、中国500强制造企业和中国500强服务企业为代表的中国大型企业也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呈现出一些新亮点和新发展趋势,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回顾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路途

一、2006年中国大型企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14.1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4万亿元,增速有所回落,但仍达到20.4%。前500强制造企业和前500强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5.0%和7.6%。在中国500强企业中排名第一的企业营业收入从五年前的4004亿元增加到这次的8230亿元,增长了1.06倍。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平均营业收入达到282.8亿元,比上年增长47.9亿元。

回顾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路途

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总资产达到41.2万亿元,增长7.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2.9%;2006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和服务业500强企业总资产分别为5.8万亿元和32.9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6%和9.12%。

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进入门槛继续大幅提高,达到60.7亿元,同比增长15.4亿元。

2.发展质量显著提高

将企业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比较,虽然不能直接反映大企业对国民财富的贡献,但该指标可以反映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14.14万亿元,相当于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77.6%,略高于2006年美国500强企业的73.0%。连续四年,根据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中国500强企业营业收入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5.7%、57.9%、66.2%和73.5%,呈逐年上升趋势,表明中国大型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

回顾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路途

纳税是大企业对国家财富贡献的直接反映。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纳税总额为9938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33.1%,反映了中国500强企业对全国税收的突出贡献。

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净利润总额为6428亿元,比营业收入增长率高出近2个百分点,增幅为22.1%。

3.资本运营能力进一步增强

首先,并购非常活跃。在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中,2005年有140家企业进行了并购和资产重组,共并购了416家企业,反映出大型企业正在通过并购扩大资本规模、拓宽业务领域和构建产业链。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拥有14015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6115家分支机构和4690家控股子公司。事实表明,中国500强企业基本实行管理控股公司制度。

回顾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路途

其次,控制资本的能力逐年提高。以企业总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之比作为衡量指标,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500强企业的资本优势逐年上升。2004年中国500强企业的比例为5.21∶1。2005年,中国500强企业的比例为5.59∶1,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的比例上升至5.98∶1。可以看出,目前中国500强企业的人民币权益资本主导着6元的货币资本。

回顾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路途

第三,资本密集程度增加。在国际上,人均资产一般用来反映企业的资本强度和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同时,认为这一比例对企业的学习能力有很大影响。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资本密集度进一步提高,人均资产达到172.3万元,高于2005年中国500强企业人均资产164.2万元的水平。

回顾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路途

4.R&D投资的比例有所增加

在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中,有411家企业公布了2005年的R&D数据,R&D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45%,比上年的1.20%高出0.25个百分点。共有298家企业申报了专利信息,拥有授权专利73182项,其中发明专利18040项,占发明专利的近1/4。

5.企业管理得到加强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一些大型企业大力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创新符合国情和自身特点的管理方法,如绿色管理、诚信管理、精益管理、知识管理、风险管理、敏捷管理、供应链管理、反倾销管理等。,与世界管理潮流同步,加快企业管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步伐。主要包括:第一,注重企业的壮大和专业化,实施标杆管理,跻身世界先进管理水平;第二,在“再聚焦”理论的指导下,迅速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确立了自身的竞争优势;三是树立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基本理念,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我完善,把企业建设成为和谐企业;第四,积极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挑战,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以人为本的管理”,探索中国特色的管理新路;第五,运用信息技术和手段,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实施“全球战略管理”,创新适合企业的“走出去”方式。

回顾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路途

6.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仍然占主导地位

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49家,占500强企业总数的69.80%;年末总资产390919亿元,占500强企业总资产的94.95%;营业收入11.9467万亿元,占500强企业营业总收入的84.49%;实现利润总额5656亿元,占500强企业利润总额的87.99%;从业人员2042万人,占500强企业从业人员的90.15%。

回顾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路途

7.私人和私人控股公司的比例正在缓慢上升

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中,民营和控股企业87家,占500强企业总数的17.40%,比上年增长1.6个百分点;总资产7127亿元,占500强企业总资产的1.73%;员工人数为143万,占前500名员工总数的6.30%;营业收入11204亿元,占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7.92%;实现利润421亿元,占500强企业利润总额的6.51%。

回顾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路途

8.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

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分布在除西藏和青海以外的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如果中国大陆被划分为四个经济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500强企业大多集中在东部。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中,东部地区有368家,占73.6%;中部地区有55个,占11.0%;西部地区有53个,占10.6%;东北地区有24个,占4.8%。与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相比,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入围企业数量略有增加,分别增加了4家和1家;相应地,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短名单企业数量略有下降,分别下降了2家和3家。

回顾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路途

9.工业布局以重化工业为主

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分布在75个行业,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制造业、服务业和其他行业(采矿、建筑、电力生产等)。)。由于包括金融业和公用事业企业,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中服务业的净利润和员工比例,尤其是总资产,均高于制造业,经营收入所占比例大致相当(约38%)。然而,就入围企业数量而言,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中,有278家制造企业、143家服务企业和79家其他类型企业,制造企业数量远远超过服务企业。

回顾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路途

在所有行业中,钢铁行业、建筑行业和煤炭采选行业进入500强,入围企业数量最多,分别为70家、36家和25家,同比分别增加10家、减少2家和增加4家。此外,有色金属行业有14家入围企业,比上年增加3家。

钢铁、建筑、石化三大传统产业的营业收入占500强的28.5%,接近三分之一;净利润占500强的33.7%,超过1/3。然而,服务业,尤其是现代知识型服务业,所占比重很小。可见,重化工业在我国大型企业中的布局现象仍然相当突出。

10.与世界级大企业的差距正在缩小

2006年,世界500强企业营业收入18.93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7%;总资产达到72.77万亿美元,增长7.4%。从绝对值来看,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远低于2006年世界500强企业,但从增长率来看,中国500强企业分别比世界500强企业高7.7个百分点和15.5个百分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仅为2006年世界500强企业的9.3%,但比上年的8.4%增长了近1个百分点。此外,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的资产周转率为0.34次/年,高于2006年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0.26次/年。

回顾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路途

二,中国大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它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制造环节

现代产业链由四个主要环节组成:投资、R&D、营销和制造,相应形成金融中心、R&D中心、营销中心和制造中心。其中,金融中心、R&D中心和营销中心掌握了资本、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营销网络等三大垄断生产经营要素,从而共同控制了整个产业链,而被控制的对象是制造业,而产业链底部的低端制造中心是利润最少的,其生产在现代国际产业链中,中国不仅缺乏国际金融中心、国际R&D中心和国际营销中心, 但还没有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大企业仍然主要依靠低端制造业、低成本劳动力、高资源消耗和高环境污染来增加产值和获取极其微薄的利润,这就必然阻碍了中国大企业的健康发展。

回顾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路途

2.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首先,研发投资不足。中国企业的R&D基金人均支出在美国仅为1.2%,在日本仅为1.1%;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支出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多年来一直低于1%,而主要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的这一比例已达到5%左右。从中国500强企业来看,平均水平不到1.5%,只有28家企业达到5%,只有109家企业达到2%。据调查,200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比例仅为11.9%,大中型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活动的比例仅为38.4%;只有25%的大中型企业有R&D机构,75%的企业没有专职人员从事R&D活动;中国500强企业中只有10.45%实现了“原创”。

回顾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路途

二是科研产出水平不高。专利申请是反映企业自主创新产出的风向标。虽然中国专利申请总量已超过300万,但中国发明专利仅占19.9%,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发明专利更少,主要集中在中药、软饮料、食品和汉字输入法领域。国外发明专利占86.6%。中国高新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绝大多数来自国外,其中无线电传输、移动通信、半导体、西药和计算机领域的发明专利分别来自外国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占93%、91%、85%、69%和60%。根据其他数据,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只有几千家,占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70% ~ 80%的大型企业从未申请过专利。大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知识产权,只有40%的企业拥有自己的商标。

回顾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路途

3.产业布局结构不够合理

首先,传统产业仍占很大比重。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分布在74个行业,但钢铁、建筑、石化三大传统行业占营业收入的28.5%,净利润的33.7%,超过了l/3。相比之下,高科技企业的比例相对较小。空航空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电子办公设备、电力设备、计算机、自动化控制设备、医药等9个高新技术产业的入围企业数和销售收入分别仅占11.4%和8.8%。

回顾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路途

第二,服务企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企业的比例过低。在2006年中国500强企业中,只有143家服务企业,仅占28.6%;世界500强企业中,服务企业有278家,占55.6%;在美国500强企业中,有323家服务企业,占64.6%。数据显示,中国500强企业集中在制造业,而世界500强和美国企业集中在服务业;中国500强企业中的服务企业主要是传统服务企业,而世界500强和美国企业中的服务企业主要是现代服务企业。

回顾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路途

第三,生产集中度仍然很低。尽管为解决产业集中度问题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集中度仍然很低。以钢铁行业为例,中国前十大钢铁企业的份额在2000年为49%,2004年为37%,2005年为39%。中国五大钢铁企业的市场份额为24%。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预计中国钢铁行业在2010年之前不会控制30%的市场,前十大行业将有50%的集中度。目前,在欧盟25个国家中,前五名的比例为53%,前十名的比例为67%。产业集中度低造成的主要问题是产业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难以从根本上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

回顾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路途

4.企业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虽然我国大企业的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世界一流大企业相比,我国大企业的管理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不仅表现在基础管理、战略管理、营销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但也是整体的。

标题:回顾中国大企业的发展路途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6928.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