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变废为宝”可制成汽柴油项目 落户河南省濮阳市,拟2020年投产
本篇文章1750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大连(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胡永康
签字仪式现场
■我们的记者李代光
实习记者李伟
如何减少农作物秸秆对环境的污染,变废为宝?近年来,这一直是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密切关注和难以解决的难题。最近,在解决这个难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12月15日,中国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盛润集团下的白油富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和中国石化炼化集团洛阳技术研发中心在河南郑州联合发布了“秸秆等生物质制汽油和柴油”科技开发成果。
据了解,该项目已在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正式落户,六年来克服了许多世界性难题,实现了秸秆制汽油、柴油的全过程开发,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到目前为止,每年投资1亿多元完成10吨生物质制备汽油和柴油的中试和催化剂研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大连石化研究院院长胡永康、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院士石碧出席会议并表示祝贺。
濮阳市委书记宋殿宇、华东理工大学校长曲景平、中国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成平、濮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永珍、中国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经纬、濮阳市副主席、范县县委书记王、河南省科技厅厅长张芳、濮阳市科技局党组书记雷登照、世嘉洛阳技术中心总经理王龙岩。范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李、河南盛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成平、河南百优富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元平出席会议。
中国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成平表示,秸秆等生物质制备汽油和柴油的技术,是通过热解液的快速热解和加氢处理去除秸秆等生物质中的氧和杂原子,从而生产汽油和柴油的创新技术。
2013年,公司与河南百优富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和赛格洛阳科技R&D中心成立了联合研究团队。用了六年时间克服了许多世界性难题,实现了秸秆制汽油和柴油的全过程开发,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现已申请国内外专利3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该技术具有技术可靠、工艺新颖、设备成熟、成本低廉的显著特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比其他国家同类技术领先3-5年。
根据秸秆季节性强、分散的特点,河南百优富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元平披露了该项目的技术应用方案,并通过废弃秸秆“分散热解+集中炼制”的商业策略,保证了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也就是说,在乡镇一级建一个热解装置,就地处理秸秆,产生的燃料气循环燃烧,为热解装置提供热源,同时解决了燃料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木炭加工成复合有机肥,就地还田,产生的液体输送到炼油厂集中提炼。炼油后得到燃料油和水相物质,燃料油蒸馏后得到汽油、柴油和轻组分,轻组分燃烧后作为炼油过程的辅助热源;从水相中分离出的有机物用于制备加氢精制用的氢气,其余的水相用作木醋液或经处理后排放。在整个过程中,不会有高污染的三废。
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冶炼专家胡永康在会上说,中国每年可利用秸秆7亿吨,石油资源稀缺。2018年,原油净进口量达到4.6亿吨,其中70%以上为进口。利用中国50%的秸秆可以生产5000多万吨汽油和柴油,可以有效减少对石油进口的过度依赖,降低中国的能源安全风险。与此同时,化石燃料的使用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使用生物质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植物生长过程中吸收的大量二氧化碳保持数量平衡,这被称为二氧化碳中性燃料。每年使用1吨生物质燃料可减少2吨二氧化碳排放,对保护和改善全球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由于该技术的原材料不仅限于中国的秸秆、适合在东盟等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种植的能源草(如柬埔寨的象草)、马来西亚急需处理的废弃生物质(如棕榈叶和椰子壳)(每年3亿吨以上)、俄罗斯等发达国家产生的林业废弃物等。,本项目产业化后,项目技术和设备可随“一带一路”建设一起出口,并可进行跨境互联互通和合作
据了解,河南盛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该项目的产业化投资方,目前已投资1亿多元,完成了每年10吨生物质制备汽油和柴油的中试及催化剂的研发。
目前,一个年产1万吨生物汽油和柴油的工业示范项目的开发设计已通过五方合作小组的研发完成,该项目正在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建设中,预计2020年投产。
他在村里的三年时间里,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精确的扶贫上。通过寻找底部,设定速度,设置标志和探索道路,...
标题:秸秆“变废为宝”可制成汽柴油项目 落户河南省濮阳市,拟2020年投产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8678.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忠实履职 凝心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