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播音员康辉出自传:播信息时鼻涕流下来如何办”
本篇文章1649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央视知名主播康辉出版了自传《平均分》,这个书名看起来确实很低。 事实上,康辉自称平凡人,一贯老成。 他的新作《平均分》一书,文如其人,看起来“平凡”,也是“平凡”这个硬币的另一面——大人突然的辉煌,是打磨后的正常发挥。
让康辉觉得“犯罪”口误
在这本书的《我不是广播神》一文中,康辉提到了他迄今为止所经历的最大的错误。 2008年5月13日凌晨正在直播。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10小时32分后,我进入工作室,接班人张羽继续直播。 一边焦急地等待着可能从灾区前方返回的新消息,一边持续播放与之相关的各种新闻,从凌晨1点持续到凌晨4点。 播出一群外国领导人发给我国的慰问电时,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把“慰问电”说成“贺电”! 这两个字一开口,我眼前闪过一道闪电,淌着一身冷汗,扫除了黎明时不可避免的睡意。 赶紧修好,冷静地继续播放后面的复印件,但脑海里的阴影没有消失。 直播结束后,同事们正忙于播出后的整理工作。 没有人会向我提出这个错误。 大家可能不想给我越来越大的压力。 我沮丧地回到办公室,暗骂:“这样低级的错误在这个时候出现,就像对灾区人民犯了罪一样。” ’开始预想最坏的结果和应该承担的最大责任。 ’’
但是,康辉出乎意料的是,网上很多关于他这个错误的留言、评论、帖子都对康辉表示理解和谅解。 “很多网友都说‘没人说错话的时候,主持人上午直播了好几次,太累了,可以理解’、‘电视台工作很辛苦,上千万人不会受这个处分啊’之类的。 被观众的宽容所感动,越来越不好意思,对网上的许多批评和斥责更真诚地接受了。 ”。
哭都哭不出来的错误
除了这种刻骨铭心的错误之外,还有哭笑不得的错误。 康辉提到了他自己的“鼻水闸”。
那是年4月2日正午直播的“信息30分钟”。 当时,急稿进来了。 因为紧急,没有时间按照提示标准的格式整理稿子,康辉需要低头看稿子播出。 另外,在应该强调一点的句末的地方,有必要举起照相机进行交流。
“什么也没播出,不祥的预感袭来,我这个有过敏性鼻炎的鼻子早上起来就很奇怪。 《信息30分钟》播出的前几集抬头看到了提示,但还没关系。 赶上低头播放的急稿,鼻涕开始跟随地球引力的作用。 虽然不是直播的禁忌,但此时我并不是一边不产生杂念,不抖心,不犯错,一边在脑海里快速评价,思考该如何做出决策。 擦一下? 保证能完全处理问题吗? 如果不行的话,结果可能会更糟。 不擦吗? 万一真的穿越世界不是更严肃吗? 这是重要的时政信息啊! 两害相权轻取,我决定不举手。 一旦做了这个动作,就最直接地打破了广播的正常状态,所以是比那个更不恰当的解决方案。 我尽量多抬头播放,不要在必须低头的时候站在镜头的角度偷偷吸鼻子,尽量减慢流鼻涕的速度,而且不要太慌张了加快速度。 不能让他们表现出脸上不应该有的表情。 那不仅会掩盖,还会让自己做的所有应急措施变得毫无意义。 这样播了好几次,没什么最坏的,但是鼻涕最终还是挂在鼻子下面,并不是在工作室的灯光下不会出现,吸气的声音也控制住了。 “鼻水闸”再也不用了。 ”。
这次“鼻水门”事件在网上的反应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人说:“康辉流鼻涕没什么不对,令人钦佩、感动,被他的敬业精神感动,被他的个人素质感动。” 也有人说:“流鼻涕不认真,不擦鼻涕是对观众的不敬。” “这次事故不属于央视处罚的范畴吗? 否则,央视将证明是人性化的。 ”。 有人建议:“央视应当制定应急预案,主持人因客观原因流鼻涕时,应当有应对措施和行为规范,以保证重大信息的顺利播出。” 等等。
对于鼻子水门这样的错误,网络上的反应不同,康辉说:“那不是我主观上的错误,但比任何错误都让我伤心和自责。 那确实不是引起了网络的包围,而是我痛感自己不敬业。 做这个职业,不仅身体是本钱,身体本身就是工具,不能调整自己的身体,就等于不敬业。 我只是做了当时可能的所有反应中最恰当的一个,但依然改变不了这个错误本身对信息广播的影响。 这个沉重的锤子很痛。 另外,是正确的。 ”
标题:“央视播音员康辉出自传:播信息时鼻涕流下来如何办”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1052.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