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1-03-06 18:20:15阅读:

本篇文章6415字,读完约16分钟

中东可能是世界上“盛产”的帝国之地。 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横跨亚欧非洲大陆的一系列巨型战争机器,如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在这片血染的土地上改变了颜色各异的王旗,居鲁士、亚历山大、特拉辛、穆罕默德,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阿拉伯帝国全盛时期疆域图

中东辉煌的历史,与重要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自古流传下来的中东包括西亚和北非的一部分,该地区包括亚洲、欧洲、非洲三州的交通要塞,周围被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包围,被称为“五海三洲” 除了这样的战术地位之外,地球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的波斯湾,“兵家必争之地”舍弃了中东,还有谁呢?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但是,这种四千年帝国洪波涌动的地方,终于被岁月磨平,支离破碎。 从二战后的中东地图来看,这里有常年烽火连天的以色列和叙利亚,陷入内战的也门和塞浦路斯,还有以石油为发源地的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等海湾富裕国家。 随着这些情况不同的国家,中东政区还有一个特别的现象。 就是这里的边境线大多由笔直的直线构成。 北部、沙特阿拉伯、叙利亚、约旦和伊拉克四国的边界大致呈“工”字形南部的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三国的边界大致呈“丁”字形。 西部、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在西奈半岛的边界是一条直线东部,沙特阿拉伯和阿联灌的边界是同一条直线。 中东的直线边境虽然没有马格里布国家之间的直线边境那样具有视觉冲击力,但也不怎么退让。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中东地图行政区划(观察沙特阿拉伯北部和南部的许多直线边界)

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如此‘规律’地‘修剪’中东呢? 这是一个多而复杂的问题。 特殊的战术位置、政治力量、民族宗教在这里扭曲,使中东历史的迅速发展非常困惑。 总体来说,中东直线边境以沙特阿拉伯为界:北部边界相对“土耳其化”,奥斯曼帝国崩溃过程中英法等国逐渐明确的南部边界相对于“阿拉伯化”,阿拉伯各民族在各自独立的旅途中依次确立。 当然,阿拉伯民族在17世纪以后要么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要么直接或间接,因此这两种类型的边境都可以追溯到共同来源——奥斯曼帝国。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一战爆发:奥斯曼帝国命运的岔路口

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极其重要的时刻。 这一年,长达一千多年的东罗马帝国轰然倒塌,欧洲中世纪在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中悄然落下帷幕,随之出现了越来越强大的奥斯曼帝国。

1440年左右,奥斯曼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对峙图

奥斯曼帝国由土耳其人建立,因此也被称为奥斯曼土耳其。 “奥斯曼”的称号来源于其创始人奥斯本一世,从命名方式上看,很像中国古代的“刘汉”、“朱明”等朝代,以及后来的“沙特阿拉伯”。 奥斯曼帝国最初是小亚细亚岛的安纳托利亚酋长国之一。 奥斯曼一世死后,后代继续扩张,很快横渡达尼尔海峡,攻占东罗马帝国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版图扩大到了欧洲亚非三大洲的强大帝国。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势头到17世纪末还没有结束。 这时苏莱曼大帝统治期间,奥斯曼帝国的铁骑从东到波斯,从西到阿尔及利亚踏上广阔的土地,奥斯曼帝国的舰队称霸地中海、红海、波斯湾的四方水域。 因为如果历史在这个时候是固定的,那么整个中东就不是在奥斯曼帝国的直接统治下,而是在奥斯曼帝国的间接统治下。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奥斯曼帝国全盛时期疆域图

但是,在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战争之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机器终于也开始变得迟钝了。 1683年爆发的维也纳之战标志着奥斯曼帝国停止了向欧洲的扩张,这也是帝国衰落的开始。 16年后,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卡尔洛夫条约》,自成立以来首次将土地割让给欧洲各国。 1718年,奥斯曼帝国签订《帕萨罗威茨条约》,再次将巴尔干领土的一部分割让给奥地利帝国。 这些地区相对于坐在5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奥斯曼帝国来说可能是9牛一毛,但却展现出了曾经锋利的奥斯曼军刀生锈的一端。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欧洲各国在大航海时代的号召下纷纷崛起。 18世纪末,以英、法、俄为首的新兴殖民帝国已经将战线推进到奥斯曼帝国边境,但奥斯曼帝国在失败的改革中逐渐落后于时代,奥斯曼帝国国土辽阔,国内民族众多,中央政权强盛时,各族人民还 19世纪,民族主义狂风袭来,奥斯曼帝国不得不面对持续的独立战争。 1829年,希腊宣布独立1875年,塞尔维亚、黑山、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宣布独立1877年至1878年俄土战争中保加利亚独立。 1908年,奥匈帝国合并了波斯尼亚……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奥匈帝国领土图,蓝紫色地区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夺取

200年前,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在巴尔干半岛中止。 200年后,奥斯曼帝国的退守也从巴尔干半岛开始。 这次,帝国将面临更大的困境: 1878年,为了换取英国在柏林会议上的支持,奥斯曼帝国将割让塞浦路斯。 1881年,法国占领突尼斯1882年,英国占领埃及1912年,意大利占领利比亚……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这样奥斯曼帝国就不能在欧洲和非洲的边境后退了。 但是,战火还没有熄灭,它越过达尼尔海峡燃烧到亚洲,中东的版图,也注定在这样的消长中重生。

1913年的奥斯曼帝国只剩下亚洲领土

20世纪奥斯曼帝国在内忧外患中成为西亚的病夫,但这种颓废并没有引起中东领土的撕裂。 事实上,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列强仍在努力在法律上维持奥斯曼帝国的“完善与独立”,但奥斯曼帝国位于欧、非洲两大洲边缘的省份事实上被蚕食了。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这样“保守”不是为了仁慈。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造福了整个欧洲列强,但对各国来说,如果奥斯曼帝国的解体不能夺走足够的利益,还不如留着奥斯曼帝国维持牵制的结构。 例如,对英国来说,奥斯曼帝国的残存可以成为拱苏伊士运河的天然力量。 对法国来说,把小亚细亚半岛弄到土耳其人手里显然比弄到俄罗斯人手里要安全得多。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18世纪俄罗斯、奥斯曼帝国的对峙形势图

但是,形势很快就变了。 1914年一战爆发,奥斯曼帝国被德国拥抱加入同盟国阵营,向英国正式宣战。 对此,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谴责说:“奥斯曼统治不仅在欧洲,在亚洲也宣告了自己的终结。”并立即调整了中东战术,包括奥斯曼帝国的解体、美索不达米亚和巴勒斯坦的夺取、以及通往印度的陆上通道的确立等。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奥斯曼帝国的命运取决于一战的结果。 如果同盟国胜利,奥斯曼帝国可能会在困难的时局下迎来中兴。 如果同盟国胜利了,等待它的可能就是最终的解体。

一战形势图(红色为同盟国,绿色为协约国)

1915年:中东格局的篇幅与现实

1915年是美好的一年,这一年,纸面上的中东和现实中的中东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对协约国来说,纸面上的1915年很精彩:英、法、俄当局,也就是中东最有实力的三个帝国于1915年签订君士坦丁堡协定,达成协议:君士坦丁堡和土耳其海峡归于俄罗斯。 另外,英法当局与“奥斯曼帝国其他地区和任何地方制定的计划”进行了对比,得到了俄罗斯的理解。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此后,法国立即提交了获取“大叙利亚”的备忘录,并将其领土要求扩展至小亚细亚半岛东南的巴西利亚。 英国要走得更远。 英国首相与中东问题比较成立了德邦森委员会,专门研究奥斯曼帝国处理亚洲领土的方法。 德邦森委员会有一位土耳其事务专家,名叫马克·萨克斯。 他在中东广泛旅行,出版了多部游记。 是委员会中唯一访问奥斯曼帝国领土大部分,获得大量资料的人。 这个马克·萨克斯将在未来东北部边境的明确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马克·萨克斯爵士

“大叙利亚”地图(浅绿色被定义得最广泛,深绿色是20世纪的用法)

1915年6月,德邦森委员会在举行了10多次研讨会后,终于发表了《德邦森报告书》,提出了分割奥斯曼帝国、分割奥斯曼帝国的势力范围、维护奥斯曼帝国的独立、奥斯曼帝国的地方分权4种处理方法。

英国人最终选择了分割的道路。 原因之一是奥斯曼帝国衰落到形式上的独立。 其原因之二,中东的阿拉伯势力已经足够大,可以挑战奥斯曼帝国了。

奥斯曼宫托普卡普皇宫的外国使节

现实中的1915年比纸面上的1915年要严峻得多。 一战局依然变幻莫测,双方陷入了西线战场上死伤惨重的战壕截肢战。 为了打破僵局,协约国决定利用制海权开辟达尼尔海峡,直取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开辟南方战场。 当时,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登陆战——加利波利战役爆发了。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联合国在战争胶着的状态下攻击比较弱的奥斯曼帝国是合理的选择,但这次富有想象力的战术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在加利波利战役中,来自联合国的50万士兵经过11个月的浴血奋战,7万人死亡,近10万人受伤,最终未得到战果而被迫撤退。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加利波利战役形势图

加利波利战役的失败使得《君士坦丁堡协定》对奥斯曼帝国的分割变成了空中的楼阁,但奥斯曼帝国在角色中也遭受了同样的损失。 在这样的双方败北中,出现了属于阿拉伯人的曙光。

战斗为阿拉伯人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削弱了奥斯曼帝国和欧洲列强在中东的力量。 奥斯曼帝国作为统治者或宗主国,与阿拉伯独立运动之间缺乏谈判空但是,英国人向阿拉伯人做出政治、领土等承诺,拥抱后者成为了自然的选择。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战后的中东局势是荒唐的

在1915年一战局势恶化的阴影下,英国人开始鼓动阿拉伯人起义缓解中东战局的压力,“麦加的谢里夫”侯赛因凭借其特殊血统,成为英国在阿拉伯世界谈判的优先事项。 “谢里夫”的意思是行政长官,“麦加的谢里夫”,也就是伊斯兰圣地麦加的行政长官,法蒂玛的子孙世袭,在穆斯林中享有极高的威望——英国人选择侯赛因为谈判对象是不恰当的,但 实际上是“狮子大开口”:侯赛因承认阿拉伯国家的独立,而且这个国家的领土囊括了西奈半岛、北方和所有阿拉伯帝国语言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1915年7月,侯赛因在给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亨利·麦克马洪——中印“麦克马洪线”始作俑者——的信中正式提出了阿拉伯人的领土要求。 这个要求不仅是英国志向需要的美索不达米亚、巴勒斯坦、法国以前传入的好处地区叙利亚,麦克马洪还必须尊重阿拉伯人的独立主张,回避计划问题。 同年10月,麦克马洪提出最后的约定书“肯定侯赛因的边界要求”,做出了“……不能认为叙利亚的部分地区是纯粹的阿拉伯地区”等模糊的保存。 这是因为它不能包含在阿拉伯国家的边界内,而且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也需要“特别的行政安排”。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侯赛因的帝国梦

《麦克马洪-侯赛因通信》充分展示了英国当局矛盾的心理。 一方面,英国需要利用阿拉伯起义平衡战局,另一方面,阿拉伯人的领土要求又侵害了英国乃至法国的利益。 在法国人和阿拉伯人之间,英国人似乎必须取舍。 但是戏剧性的场面上演了:选择了英国和两者。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麦克马洪在信发出的前一天,英国正式向法国提出了奥斯曼帝国关于亚洲领土问题的谈判。 法国人此时完全不知道“麦克马洪侯赛因通信”的存在,也不知道英国人对阿拉伯人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承诺。 法国派遣弗朗西斯乔治·皮科担任谈判代表。 力主是法国统治整个叙利亚的殖民主义者。 皮科的“对手”是《德帮森报告书》的飞行员萨克斯。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未来东北部边界的两大制定者皮科终于和萨克斯见面了。

亚瑟·亨利·麦克马洪爵士在中国留下了“麦克马洪线”

阿拉伯起义:矛盾重重的英国中东战术

在谈判中,英国的要求大多表现在通过连接地中海和美索不达米亚的通往印度的通道,将法国统治区和南部阿拉伯隔开,依赖法国统治区将俄罗斯统治区分隔为北方的战术上。 对此,法国关注领土:在叙利亚问题上不让步空期间,法国必须控制“北至巴西利亚、南至埃及边境、西至地中海、东至基尔库克”的“大叙利亚”地区。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东战局恶化,法国人松口了,同样直接将统治区缩小到黎巴嫩。 1916年初,英法终于签订了赫赫有名的《萨克斯-皮科协定》。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萨克斯-皮科协定》:深蓝色、深红色是法国、英国的直接控制区。 浅蓝色、浅蓝色是法国、英国的间接控制区,紫色是共管区

以“托尔斯泰拉”的一线为界,南方属于阿拉伯国家。 北方分为英法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地区。 英法两国的边界线以德尔祖尔为中心向东西延伸,北部属于法国势力范围,其中叙利亚沿海地区和摩苏尔北部直接由法国控制。 南部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其中美索不达米亚东部的巴格达和巴士拉直接由英国控制。 巴勒斯坦由国际共管,具体形式未定。 以上副本记录在与协定一起提交的《萨克斯-皮科笔记划定区域草图》中,这些直线和曲线最终成为未来叙利亚、约旦、伊拉克、沙特阿拉伯边界的雏形。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萨克斯-皮科协定》虽然是双边协定,但其生效有两个外部条件,即中东第三势力俄罗斯的同意和阿拉伯人的合作。 俄罗斯很快就参加了谈判——经过激烈的谈判,法国根据俄罗斯外交大臣提出的备忘录对中东地区的边界进行了微调。 1916年6月1日,三国分别交换了照会,《萨克斯-微微协定》正式完成。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加入俄罗斯势力的《萨克斯-皮科协定》,绿色是俄罗斯统治区——深蓝色、深红色是法国、英国的直接控制区。 浅蓝色、浅蓝色是法国、英国的间接控制区

作为中东局势的最后主角,阿拉伯人在萨克斯-皮科协定的签订过程中完全缺席,英法俄三国协商的结果极为不明确。 英国海外外长爱德华·格雷坦率地表示:“在履行对阿拉伯人的独立承诺之前,我认为协定对我们来说没有束缚力。” 那么,阿拉伯人会为了尽快实现民族独立而接受《萨克斯-皮科协定》吗?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答案是否定的。 是英法两国协商的,侯赛因在给英海外交部的信中明确要求,战争结束后,阿拉伯国家首先要求被法国占领的包括黎巴嫩在内的叙利亚沿海地区。

《麦克马洪-侯赛因通信》的另一位主角谢里夫·侯赛因

如果将侯赛因的要求视为阿拉伯人的最后声明,萨克斯-皮科协定和麦克马洪-侯赛因通信之间的矛盾就无法调解。 更有意思的是,《麦克马洪-侯赛因通信》的生效条件与《萨克斯-皮科协定》的生效条件完全一致,是阿拉伯人的起义。 法国人和阿拉伯人完全不知道另一个文件的存在。 这是战争中最有名的外交故事……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时光流逝。 对英国来说,一战形势逐渐好转:穆斯林圣战没有爆发,奥斯曼帝国没有联合进攻德国和苏伊士运河,俄罗斯在高加索战区也掌握着主导权。 由于阿拉伯起义的必要性有所减弱,《萨克斯-皮科协定》明显优于《麦克马洪-侯赛因通信》中计划的“大阿拉伯国家”蓝图。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麦克马洪-侯赛因通信”

只是法国人和阿拉伯人注定要成为单选题,英国人选择“两全之美”时,注定是自作自受的结果。 1916年,奥斯曼帝国的兵锋前往麦地那,但侯赛因误以为与英国合作的计划被泄露了,马上领导了起义。

这一天是1916年6月5日,《麦克马洪-侯赛因通信》正式生效,生效时间是4天前刚刚正式完成的《萨克斯-微微协定》。 同年,侯赛因宣布为“阿拉伯王”,但第二年,英国只承认为“汉志王”。 这已经代表了英国当局的态度。 对英国人来说,阿拉伯人毕竟不知道《萨克斯-皮科协定》的存在,这意味着各方的需求可能是和谐的。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浅绿是汉志王国,汉志和内志随后成为沙特阿拉伯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幸的是,英国人很快就失去了这最后的机会。 1917年,俄罗斯在10月革命中崩溃,新成立的苏联政权震惊了英国人:颁布并废除了俄罗斯签订的一系列秘密条约。 这里当然包括《萨克斯-微微协定》。

面对阿拉伯人愤怒的提问和节节胜利的战争态势,英国再次将单选题定为多选题。 另一方面,英国人宣称“战前是自由独立的阿拉伯地区”和“战争中从土耳其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地区”,阿拉伯人相信战后可以通过和平方式实现民族自决。 另一方面,英国和法国在战后修改了《萨克斯-皮科协定》,摩苏尔和巴勒斯坦属于英国控制的叙利亚和伊拉克边境,至此基本定型。 到1919年,《国际联盟规约》将一战战败国的殖民地划分为管理地,其中原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为“一等管理地( class a mandates )”。 1920年,举行了圣莫雷会议,英国获得了对巴勒斯坦(包括外约旦)和伊拉克的委托统治权,法国获得了对叙利亚、黎巴嫩的委托控制权。 中东局势依然不明朗,但随着英法两国委任统治权的明确,阿拉伯半岛北部边界的最终划定至此提上日程。

“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第一次国际联盟大会( 1920年11月15日)



标题:“中东国家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1236.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