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安徽滁州以“四轮驱动”模式加快品牌升级

安徽滁州以“四轮驱动”模式加快品牌升级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0-06-26 02:25:02阅读:

本篇文章1656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企业信息网:根据滁州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市质监局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发布了《滁州市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品牌培育中长期目标,选择确定了品牌培育目标,并根据规划制定了《质量品牌提升工程推广工作计划》,逐步建立质量品牌提升工程重点项目库。明确了中国驰名商标、安徽名牌产品和安徽著名商标的品牌建设的培育计划和更新进度。我们对已发布的计划和方案进行了及时跟踪和下发,并及时检查和评估,以扎实有序地推进品牌工作。记者从该局了解到,根据该市的品牌推广计划,到2020年,将实现中国零质量奖的突破,创建17个中国驰名商标和120个安徽省驰名商标。安徽省建立了62个名牌。打造15个安徽老字号;建立了6个国家级和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和5个国家级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将增加两个新的AAAAA旅游景点。品牌经济的比重超过60%。

安徽滁州以“四轮驱动”模式加快品牌升级

夯实争创名牌的技术基础

围绕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扩大计量标准项目,完善可追溯体系,建立12个新的公共计量标准。加强计量监督,完善重点监管对象数据库;深化民生领域计量器具监督检查,加强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监督抽查。开展惠民的测量活动。引导全市150家企业签约信用计量自我承诺示范单位,推动市场计量环境持续优化。继续实施技术标准战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和专利技术向标准转化,掌握标准话语权,参与博世华和鲲鹏模具对5项国家标准和5项行业标准的修订。积极争取在滁州成立安徽省非金属矿山标准化委员会。全市7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进展顺利。滁州和明光行政服务中心通过了两个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的验收,成为省级服务标准化示范单位。全市政府服务标准化水平有所提高。

安徽滁州以“四轮驱动”模式加快品牌升级

优化服务,发展名牌一企一策

以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为培育重点,主动深入企业,解决难题,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引导企业引进优秀绩效管理模式,帮助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完善计量管理体系和标准化体系,为培育名牌打好基础,制定“一企一策”帮扶计划,使企业尽快达到申请名牌的要求。到目前为止,安徽共培育了88个知名品牌,17个省级优秀业绩奖和26个市长质量奖。滁菊、明绿液、女山湖大闸蟹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已获国家总局批准。为了把滁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制造基地,安徽省积极建立了优质家电生产示范区。经过两年的努力,示范区的建立取得了显著成效。二十八家规模以上家电企业参加了筹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由成立前的85%提高到现在的100%。2015年,创建了6个安徽名牌产品、4个安徽省优秀业绩奖、5个省级以上著名商标、5个滁州市市长质量奖,4家家电企业被确认为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示范区所在的滁州市经开区,已成为全国唯一的集国家电力装备制造基地、国家家电设计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家电产业示范基地于一体的国家家电产业基地。

安徽滁州以“四轮驱动”模式加快品牌升级

加强监管净化市场保护名牌

为了净化市场环境,保护名优企业的合法权益,提高滁州市名牌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有效实施质量控制,在实施名牌战略过程中,市质监局一方面定期发布企业质量红黑名单,公开曝光相关企业的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另一方面, 深入开展执法打假质检剑行动,对以化肥、水泥、墙体材料、电线电缆为重点产品的生产企业进行专项拉网式检查。 严厉打击假冒名牌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依法保护重点行业、著名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维护名牌声誉和名牌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名牌生存和发展。同时,积极加强区域合作,签署了《长江三角洲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上海质量技术监督合作互认行动计划》,进一步实施跨省、跨地区名牌产品优先保护。

安徽滁州以“四轮驱动”模式加快品牌升级

雄关像铁一样诚实。现在,它正从地面上站起来。该局局长李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时代是品牌经济时代。企业与城市之间的竞争逐渐演变为品牌实力的竞争。我们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力争成为品牌建设的主力军,为滁州打造区域名牌产品集群,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懈努力!(王锡东)

标题:安徽滁州以“四轮驱动”模式加快品牌升级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3480.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