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强:现代化进程中的公园城市
本篇文章5903字,读完约15分钟
“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的家园,让春秋的历史为当代中国人留下一份正能量的记录。”成都正在经历快速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内容和形式都在迅速变化。2018年2月11日 是一个历史性的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指出,天府新区必须规划好、建设好,尤其要突出公园城市特色,兼顾生态价值。这是公园城市首次被正式提出作为城市发展模式。因此,成都已成为“公园城市”的第一地、试验地和示范地,肩负着创建、探索、规范和引领的重任,必须拿出“成都实践”、“成都标准”和“成都规划”。公园城市建设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要求。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党的使命,关系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关系到中国大国的生态责任。
一,城市发展的新理论:公园城市
建设公园城市具有世界意义,是对世界发展和国内现实洞察的重要判断。成都建设公园城市有其独特的优势,天府之国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天然的公园城市。公园城市是公园和城市的非线性融合。一加一大于二,这是一个化学反应,而不是物理混合物。这是一座建在巨大公园里的城市。城市中所有的实物都是景点,包括人、车、路、房子、水、木头等。因此,这些实物的形状和颜色必须符合公园的特点和要求,美观和谐,绿色、净化、美化、活化、人性化和优化。
(一)公园城市的内涵
公园城市是遵循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生态城市的原则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以公园系统的绿色饱和度和网络为主要标志,兼顾生态、功能和美学三大标准,实现生活、生态、生产、生活的高度融合,具有高效运行、生态宜居、和谐、健康、协调发展的人居环境。公园城市有三个属性:公共物品属性、生态属性和空.属性
一是公共属性。公园城市属于公共产品,它的效用不可分割地影响着整个公众,无论任何个人是否愿意消费。“城市在花园里”的规划理念,使城市居民更容易亲近绿色,拥抱绿色,从而实现“生态福利”的均等化、可用性和全覆盖,增强城市居民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幸福感和收益感。
第二,生态属性。公园城市强调绿地数量的饱和,而景观设计要求“开门见绿,走进花园”。这种绿化增量不仅满足了视觉美感和心情愉悦,更重要的是,绿化增量的提升本身就是为城市创造更强的“肺”功能。公园绿地系统在空城市空气生态循环中起着碳汇和氧源的作用,是城市保护人类呼吸过去和接纳新空空气循环系统的重要环节。
第三个特点是空.公园城市不同于城市公园,因为城市是人类活动的聚集地和人类文明的中心,不是被动回避世界的“桃花源”,也不是迷恋空的“乌托邦”,而是集约高效的生产空
(二)公园城市是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最新理论成果
中国对公园城市的探索源于钱学森的“山水城市”。钱学森是中国研究城市科学的第一人。他曾经提出了著名的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的论断,这一论断在今天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他还认为,山水城市的理念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和城市森林的结合。这一观点反映了城市是自然生态和人文社会的有机结合。
随着景观城市理念的提出,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经历了从花园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城市到生态花园城市再到公园城市的演变。“山水园林城市”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花园城市”则具有欧洲国家的风情。森林城市意味着中国城市绿化需要实现三个转变:从注重视觉效果到兼顾视觉和生态功能;从注重增加绿色建设用地面积到提高空土地利用效率:从集中在建成区的内部绿化美化到建立城乡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园林城市是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它以“生态城市”的科学因素和“花园城市”的美感,给人们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意境。
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60%,城镇化进入“下半年”,城市发展进入新时代。和谐宜居的城市将成为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主要支撑。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公园城市应运而生。公园城市吸收了以往理论的精华,如花园城市、弹性城市和新城市主义。它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经济与生态的协调、规划与设计的协调以及公众在山水城市基础上的参与。它比花园城市更有人文内涵,更有自然气息,更有发展特色。
(三)公园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过去的100年里,快速工业化促进了西部城市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城乡平衡,伴随着大规模的工业集聚和城市人口膨胀,导致了环境污染、住房短缺、交通拥堵和健康恶化等一系列城市疾病。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在短短几十年间,它完成了发达国家数百年的城市发展,但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城市病”,制约了中国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成都作为一个快速崛起的巨型城市,肩负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使命,同时也面临着突出的空气污染问题,如人口过剩、功能过度集中和中心城市交通拥堵,以及困扰成都发展的公共服务不足和资源效率低下的发展问题。
针对当前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从转变以经济为本、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出发,我们真正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坚持“青山在,青山在,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战略,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第二,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走向高品质发展的核心是内涵式发展,摒弃工业时代追求经济增长和大规模拆迁建设的单一目标,通过城市有机更新优化工业时代形成的建筑环境,注重生态修复和城市修复,修复城市生活空室和文化空室。第三,城市治理模式的转变。确保城市发展不偏离健康发展的轨道取决于城市的治理能力。根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一个方面、五个统筹”的总体要求,城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4)建设命运共同体是公园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
社会学中的社区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古典社会学家托恩尼斯在他的《社区与社会》中提出的。托恩尼斯将社区分为血液社区、地理社区和精神社区。习近平总书记用“生命线”把人与山水、森林、湖泊、草地联系起来,生动地阐述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人的命脉在田里,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公园城市将城市从早期的地域社区概念升华为命运社区概念。城市由“五位一体”构成:区域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生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其中命运共同体是公园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
城市首先是一个区域社区,它是空地理要素和经济社会要素的聚集,是生产、城市、人、居住和工业的融合。其次,城市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人们跟着钱走,钱跟着利润走,城市是资本和人口的粘合剂。第三,城市是一个价值共同体,是文化认同和基于经济利益的价值认同的圣地。一个有内涵的城市也必须是一个诗意栖居的地方,一个追求和实现梦想的乐土。那么,城市就是生活的共同体。宜居城市必须是自然生态与人类共存的复杂生态系统,是自然生态要素(景观、森林、湖泊)、生命系统(鸟、虫、鱼、草、动物)与人类共存的生命群落。最后,城市是命运的共同体。它集地域、利益、价值、生活于一体,是一个经济繁荣、人文丰富、社会和谐、生态平衡的人居环境。
二、公园城市的新实践: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
龙泉山位于北纬30度、东经103度的黄金地带。它曾被称为芬东岭、灵泉山和芬东山。它是成都平原和四川中部丘陵的分界山,也是岷江和沱江的分水岭。它长约200公里,宽约10公里,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降水量930毫米。有许多客家人住在那里。成都横跨龙泉山,有一个广阔的世界。从“二龙戏之都”(龙门山和龙泉山三明治成都)到“一龙两翼”(龙泉山将两座城市连为一体),成都进入了双城时代。2009年以来,成都启动了龙泉山生态修复工程。2015年,龙泉山生态升级工程被提出。2017年,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应运而生。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占地面积1275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优美,占地面积相当于成都市5座青城山和1.7个市区,森林覆盖率达68%。纵观世界城市森林,每一个享有公园城市美誉的大都市都有一颗举世闻名的“绿心”,如纽约中央公园、伦敦海德公园、巴黎布朗尼森林公园等。这些城市“绿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改善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是成都的“绿心”。
根据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有两个明确的定位,即“生态绿洲、城市绿肺”的生态定位和“绿色生活、生态天堂”的民生定位。换句话说,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不仅是优化城市环境的“生态工程”,也是促进转型升级的“发展工程”,更是增进人民福祉的“民生工程”。
围绕生态导向和民生导向,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将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节点,建设“绿化全川”大型示范基地,培育成都平原东缘“生态工业走廊”,打造城市生产城市之间的“大绿肺”;为市民打造“生态天堂”,形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城市森林公园,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美丽的中国示范城市提供坚实的生态支撑。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以“恢复生态、整合产业、服务城市、富农”为宗旨,实现五大功能。注重绿色隔离、水土保持和气候调节的生态功能;主要服务功能是森林健康、健身娱乐、观光娱乐、休闲度假、体育竞赛和科普教育;以发展现代农林、精品旅游和科技创新为重点的产业功能;景观功能以丰富多彩的森林、隐约可见的湖泊、田园风光、特色城镇和特色村庄为主要特征;文化功能主要包括地方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和后道路文化。
第三,公园城市的新格局:沱江的发展轴线潜力无限
沱江是长江的一级支流,是四川省腹部的重要河流之一。它发源于川西北九顶山南麓,全长627.4公里,落差2354米。干流流经德阳市、成都市、资阳市、内江市、自贡市、泸州市等6个地级市,在泸州市汇入长江。沱江应该成为四川的“莱茵河”。
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嘉陵江流域有武将,岷江流域有作家,沱江在这两条河流之间,军民兼备,经济和人口密度高,过去污染严重。实施“东进”战略,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支持省政府构建“一干多枝”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将推动成都优化空城市结构,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格局,推动城乡形态从“两山夹一城”向“一山两翼”的千年转变。龙泉山东侧沱江开发轴线是成都实施“东进”战略的支撑和龙头核心重大工程,对实现“东进”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龙泉山东侧的沱江发展轴线很好地诠释了公园城市“建设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根据“把沱江轴线建设成为以大江大河自然要素为特色的世界级城市综合发展轴线”的目标,借鉴国内外支持长江发展的城市轴线规划建设经验, 龙泉山东部沱江发展轴线总体规划将沱江轴线定位为支撑东部地区的核心轴线,以“控水-景观建设-塑料工业-城市建设-集聚人口”五大战略打造公园城市新格局和支撑长江发展新格局
——以治水为前提。重视生态价值的保护和利用,统筹推进流域水环境治理和防洪工程建设,使沱江-赣江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走廊,水清岸绿。主要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基于风景园林。以山水为背景,以天府文化为灵魂,以城乡一体化为景区,以天府绿道为文脉,以文化、旅游、商业、农业为特色,以5a级景区为目标,构建一个迷人的河流支撑景观体系,实现整体景观和景区,体现“花园城市”的规划理念。
——以塑料工业为核心。沱江发展轴线依托亲空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汽车装备三大产业生态圈,构建以新经济产业为主导、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现代农业为补充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协调区域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和新经济产业,沱江发展轴线将转变为亲空开放型经济走廊、成渝四大新经济先导带、特色全球旅游景区和绿色生态经济发展带。
-关键是建立一个城市。以“世界级城市核心功能集聚带”为目标,使其成为东部城市新区美丽的宜居公园城市示范带、主要城市功能集聚带和现代城市风格核心展示区。具体来说,它包括五个内容:聚集城市的重要功能,建设一个五核十镇的功能中心;增强岸线的绿化功能,建设滨江连续公园带;打造滨江城市特色,展现现代城市风格;实践公园城市理念,建设美丽宜居的公园社区;建设高效便捷的复合交通走廊。
-聚集人群作为保证。以沱江轴线为引爆点,以体现人为本,依托沿线公园社区和特色城镇建设,培育旅游、商业、农业复合功能的高品质产业景观、生活景观和消费景观,在城市建设之初同步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打造东部新城区更好的人口和资源结构的核心引擎。具体来说,它包括三大内容——创新高端产业场景;绿色宜居的生活场景;开放动态的消费场景。
第四,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建立现代生态经济体系
发展生态经济,要树立“世界资源为我所用”、“天下无难事”、“缺钱是永恒主题”的观念。成都市十三届三中全会正式确定了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园区城市应坚持以创新为发展的主要引擎,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型、高效型的生产模式,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推动形成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生态工业化是指按照工业化规律推进生态建设,按照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化管理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促进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和生态财富向物质财富转化,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发展。其实质是针对独特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条件,通过建立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保持和增加生态资源的价值,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在园区城市建设中,成都应不断强化创新驱动的绿色产业体系,以创新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引擎,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要顺应个性化、体验化、品质化的消费趋势,聚集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结合“三城三资”建设,培育高品质的消费场景和新的经济产业场景。
产业生态化是指按照“绿色、循环、低碳”产业发展要求,采用先进的生态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率高、能耗低、排放低、生态效益好的新兴产业,采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绿色发展。其实质是在不同行业和企业之间建立循环经济的生态链,减少废物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公园城市建设中,成都应该建设一个清洁高效的绿色资源体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资源的高效利用作为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把资源利用的能源效率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必要创新农村振兴的产业模式,将农村作为公园城市的绿色基地和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大载体。
(本文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李2019年2月11日在天府新区“牢记使命,全面建设新的天府公园城市”的讲话。(
标题:李后强:现代化进程中的公园城市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4712.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
下一篇:以商用无人机推动通用航空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