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企业的内管与外创

企业的内管与外创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0-08-05 04:03:02阅读:

本篇文章2117字,读完约5分钟

本文介绍了封闭创新、开放创新模式和组织吸收能力,建立了组织吸收能力和开放创新模式的关系框架,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开放式创新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亨利·切萨布鲁(Henry CheSabrou)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应该改变原有的机械思维方式,将外部技术和内部技术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系统,从而从外部获取企业所需的技术成果,从而从中受益。此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外部知识和技能实现了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知识吸收能力成为企业识别市场机会、快速利用新技术进行持续创新的关键因素。大多数中国企业没有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来迎接挑战,开放创新应该是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的发展战略。因此,吸收能力对于中国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尤为重要。

企业的内管与外创

1.封闭创新和开放创新

早期封闭创新模式的思维逻辑是关注公司内部。这种逻辑创造了一个“良性循环”,即企业在内部R&D投资,然后开发许多突破性的新技术,使企业能够向市场推广新产品和服务,获得更高的销售额和边际利润,然后投资更多的内部R&D工作,这将导致进一步的技术突破。由于R&D内部的知识产权受到企业的严密保护,其他企业无法获得这些技术为自己谋利。

企业的内管与外创

开放式创新模式意味着可以从公司内部和外部获得有价值的想法,商业化路径可以从公司内部或外部进行。在封闭创新模式下,这种创新模式将外部创新和外部市场渠道的作用提升到与内部创新和内部市场渠道同等重要的地位。开放式创新的思维逻辑基于广泛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向发明该技术的公司提供费用,就可以很容易地使用这些知识和技术。通向市场的内部管道不能仅限于传输企业的内部技术。这也意味着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需要建立完全不同的组织原则。世界上许多著名的高科技企业,如施乐、英特尔、ibm、朗讯等。正在以新的态度迎接这一创新的范式转变。

企业的内管与外创

二,企业的吸收能力

Cohen levinthal于1990年提出了吸收能力的概念,将吸收能力定义为“企业具有识别新价值、获取外部知识、消化和吸收这些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商业目的的能力。”吸收能力的基本要素是,现在确定(或个人)研究领域必须基于过去研究的基础:吸收能力的发展是累积的,因为吸收能力的培养是为了准备在相关领域进行更有效的吸收和积累。影响吸收能力的因素主要强调三个方面:企业的先验知识、企业的R&D投资和企业外部环境中的创新保护。

企业的内管与外创

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四个方面(图1)。

组织的吸收能力必须是组织获取和识别外部知识的能力。开放式创新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公司必须提高获取、吸收和使用知识和技术的“新陈代谢”速度。吸收能力直接影响公司获取知识的速度。因此,研究开放创新与吸收能力的关系,将对中国企业更好地实施开放创新模式起到积极的作用。

企业的内管与外创

第三,英特尔的开放式创新

2001年,英特尔公司成为世界级的半导体公司,年收入265亿美元,在全球80多个国家拥有83,000名员工。在高科技行业,英特尔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但它很少进行基础研究。英特尔的R&D模式是典型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在其众多的创新措施中,有四点与企业的吸收能力密切相关。

企业的内管与外创

1.管理R&D和生产之间的差距

一般来说,先进的R&D部门与生产部门是完全分离的,生产部门对如何更好地开发产品有自己的想法,而R&D部门有自己独立的设备、工艺和完全分离的生产线,因此公司没有统一的设计原则或生产标准。因此,当设计部门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新产品的设计时,就会把设计方案抛到九霄云外,落到生产部门去生产。特别是设计部门的科学家比生产部门的技术人员有心理优势,这加剧了两个部门之间的分裂趋势。

企业的内管与外创

英特尔的模式是,所有新的研究人员必须在生产部门工作六个月,然后如果你被分配到开发部门,你可以购买新的设备来设计芯片,但你必须自己操作设备,并在当前的生产部门找到一个空房间。在这种模式下,科学研究不是推动创新的主要因素,而是来自对技术向生产过程转移的密切关注。

企业的内管与外创

2.连接内部和外部知识

英特尔的研究理念敦促研究人员高度重视外部知识和技术资源的获取。在决定内部研究项目之前,英特尔总是需要收集相关的外部资源。公司努力思考如何将分散的外部技术与内部技术联系起来,并将其应用到新的架构或系统中。因此,英特尔的内部工作可以使公司获得一些外部技术资源所创造的价值。

企业的内管与外创

3.研发投资

表面上看,英特尔没有独立的研究机构,但它也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2001年,英特尔投资了38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用于流程改进项目,三分之二用于新产品开发。该公司没有采用中央实验室模式,而是建立了三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都有自己的专门研究领域,并一次构建了一个分散和分布式的研究模式。这种安排是希望每个实验室能够更有针对性,更深入自己的研究领域。开放式创新模式拓展了R&D部门的职能,使其成为技术更新之外的技术流动中介。在这种情况下,外部知识和内部知识一样重要。企业必须具备许多领域的专业知识,才能理解每项技术是如何使用的。

企业的内管与外创

4.获取外部创新技术的辅助机制

该公司设计了多种方法来加强实验室和外部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该公司的年度内部技术会议汇集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交流思想;举办各种论坛和研讨会,让公司的研究人员有机会与外部学者交流;定期出版各种学术报告和技术周刊;建立研究委员会,负责外部研究项目,并为外部研究活动设计全面的管理政策,如支持哪些项目或资助哪些学者或学校。公司不是简单地为研究生提供资金,而是派遣自己的员工直接联系受资助的研究生和导师。1999年,该公司指派了31名员工全职负责此事,还指派了87名志愿顾问给学生,以便他们的经理能够知道他们感兴趣的领域正在研究哪些高级研究项目。此外,公司还在大学附近设立了实验室,每个实验室的负责人都是教授。这样,公司希望与大学教授合作,有选择地为学术研究项目提供资金,从而将分散的大学研究项目整合成一个大型研究项目。

企业的内管与外创

第四,吸收能力与开放式创新的关系

英特尔的开放式创新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主要归功于其强大的吸收能力和持续改进。结合英特尔的开放创新模型,本文认为开放创新模型与吸收能力之间的关系可以从图2的分析框架开始。

首先,R&D和生产部门之间的差距是设法弥合他们之间的差距,减少部门之间的等待和矛盾。这种新的组织结构提高了组织的吸收能力。

其次,在当今世界,强大的外部力量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高度分散,这使得任何人都不可能长期严格控制一项重要技术。如何确保您的技术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使其他公司无法超越?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必须不断吸收外部知识和技术。内部知识和外部知识的联系机制可以有效地将外部分散的知识和自我知识结合起来,扩大组织的知识储备,扩大组织的先验知识,从而提高组织的吸收能力。

企业的内管与外创

第三,尽管英特尔没有独立的研究机构,但它也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从资金使用比例可以看出,英特尔的R&D基金考虑了流程改进和新产品开发。三个实验室的建立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R&D能力。可以说,开放式创新模式改变了中央实验室模式的传统R&D模式,而不是不投资R&D基金。这种模式不仅注重产品和流程的开发,还注重R&D机构的建设。R&D的活动有助于新知识的产生和新技术知识的积累。企业在R&D的投资越多,产生的知识就越多。企业开发和利用外部技术知识的能力往往反映在R&D活动的副产品中。除了硬件R&D投资,软件R&D投资也很重要。英特尔投资了大量R&D基金,获得了知识和技术,同时提高了公司的吸收能力。

企业的内管与外创

最后,随着知识分散程度的增加,企业获取知识变得更加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忽视吸收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新知识和技术的引进。从表面上看,企业外部充满了各种可利用的知识,但由于忽视了吸收能力的培养,企业无法很好地吸收和利用外部知识,影响了开放式创新的实施。英特尔获取外部创新技术的辅助机制使公司的研究人员能够直接或间接了解当前各种研究机构和正在进行的项目,同时,它提供了参与外部机构研究的机会,也使企业外部的研究人员乐于与企业内部的研究人员交流,大量新知识和新技术涌入企业。它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知识拥有量,还培育了企业的吸收能力,使公司的R&D人员起到了知识吸收的“守门人”的作用。

企业的内管与外创

同时,个人的吸收能力是企业吸收能力的重要基础,个人的吸收能力往往取决于其知识背景、过去的经验等。大量的研究人员被分配到公司认为有前途的研究生中,这样技术人员就可以直接参与基层的科研工作。这种经历使他们比那些只关注公司内部的人更好地吸收最新的成就。他们既是技术引进的“守门人”、“改造人”和“中介”。外部知识和技术可以无障碍地进入企业,因此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技术吸收能力得到了充分提高。

企业的内管与外创

总之,与早期的封闭式创新相比,开放式创新模式以不同的方式充分利用了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归根结底,吸收能力是企业学习和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吸收能力越强,越有利于企业应用外部知识和技术,越有利于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实施,从而解决了R&D速度跟不上企业发展战略的矛盾。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实施可以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企业应不断提高和改善自身的吸收能力,增加自身的知识积累,加强开放式创新的实施,从而不断创新,保持竞争优势。

标题:企业的内管与外创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5515.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