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明天
本篇文章8244字,读完约21分钟
近年来,“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于4月9日至10日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主持会议。他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是中国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深化各项改革,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任务,为“十一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一年。今年也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在此背景下,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以“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企业家使命”为主题,旨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企业家,进一步从战略高度认识新形势,明确新任务,承担新责任,凝聚意志、智慧和力量,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做出更大努力。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陈锦华、四川省省长张中伟、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四川省人大副秘书长甘、四川省副省长、四川省副主席孙同川、中国企业联盟副主席、中国企业联盟常务副主席闫颖、陈兰通、、。中国企业联盟常务副会长、福建省企业联盟主席黄文林、中国企业联盟副会长、招商银行行长马魏华以及国务院、四川省、成都市相关部委相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会议表彰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53名优秀企业家。中国企业联盟副总裁、招商银行行长马魏华发表了题为《企业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使命》的主旨演讲,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等全国优秀企业家代表发了言。
企业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使命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美好生活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宏观角度把握,从微观角度实施。只有企业作为微观主体共同努力,和谐社会的目标和理想蓝图才能尽快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将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商机和更有利的环境。作为企业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深远意义,并为此做出应有的贡献。
企业家有责任构建和谐社会
物质财富的创造主要是基于企业。如果你离开了企业的财富创造功能,你将失去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微观主体。企业家有责任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来说任重而道远。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企业创造和积累财富的能力相对不足。目前,中国企业发展中的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市场化运行机制还比较脆弱,企业的财富创造和积累能力不高,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还不牢固。我国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弱,财富积累水平低,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财富。
第二,粗放型增长模式具有明显的特征。近年来,中国企业积极致力于改变传统的增长方式。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结构性矛盾依然尖锐,增长方式的全面根本性转变还远未实现,粗放型特征仍然十分明显:一是能源消耗和物质消耗相对较高。目前,中国钢铁消费量约占世界总量的1/4,氧化铝约占1/2,水泥约占1/3,煤炭约占1/8,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世界总量的1/30。据估计,中国每一美元产值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5%以上。
第二,循环经济相对落后。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率为3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5%,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25和20个百分点。
第三,生态破坏严重。由于对自然资源的持续过度掠夺,我国生态破坏的趋势加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中国单位gdp废水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4倍,单位工业产值固体废物是发达国家的10倍。2002年,在联合国相关机构公布的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中,中国实际上占据了7个。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空气体和水污染在中国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当年gdp的8%。根据中国科学院的计算,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粗放型增长模式不符合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也违背了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
第三,安全生产意识有待加强。近年来,许多矿山事故时有发生,用血腥的事实警告我们:安全生产和泰山一样重要。以人为本,安全生产,是企业维护员工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客观地说,在我国企业的发展中,存在着片面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安全生产的现象。
第四,对依法治企的认识需要深化。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执政的社会。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对于企业来说,实行民主和法治的基本策略是依法治理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是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健全,无法有效履行职责,企业职工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仍难以得到充分保障。第二,企业为了抢占客户、占领市场而进行非理性竞争,并热衷于规模竞争,市场秩序需要大力整顿。第三,欺诈、诱拐、假冒、违约和违约、逃税、逃债等不诚实行为。,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公害。据估计,中国每年因诚信缺失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高达近6000亿元,几乎相当于中国gdp的年增长率。以上事实表明,依法治企的理念有待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任重道远。
企业家应该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企业家对保护生态环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尽快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传统粗放型增长模式。在今天的中国,企业正日益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越来越重要的力量。社会对企业和企业家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家的责任也越来越大。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赋予企业家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呢?我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保持企业活力,创造更多财富。构建一个群众安居乐业、人民安居乐业、四面稳定有序的和谐社会,需要新兴社会财富的大力支持,而新兴社会财富是以企业的蓬勃发展为基础的。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大批充满活力和强大财富创造功能的企业。要造就这样一大批企业,最重要的是保持其活力,提高竞争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不仅是企业家对构建和谐社会贡献的根本体现,也是企业家应有的责任。
创新是保持企业活力的关键。通过不断创新,可以打破制约企业发展的各种制度和制度障碍,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保持企业的活力和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尤为重要。
第二,转变增长方式,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生产实践表明,要想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和自然环境,否则,我们将受到自然的惩罚。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不要过于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报复我们。”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均人口和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依靠高资源消耗发展经济的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面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矛盾日益尖锐的严峻形势,我们是否愿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问题。
客观地说,企业是消耗资源最多、最容易污染环境的部门。中国企业家对保护生态环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尽快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传统粗放型增长模式,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一是强化资源节约意识,增强资源节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第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实现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第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探索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三,履行社会责任,造福大众。马克思说:“为他人谋利益的人是伟大的。”随着企业和企业家地位的提高,正确处理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关系,在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履行更多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成为造福社会的群体,已经成为培育和弘扬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殷切期望。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有很多表现。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来看,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三点:第一,诚信立业,恪守商业信誉和公认的道德规范,依法经营,廉洁自律,自觉纳税,积极致力于廉政建设。第二,为了服务顾客,企业家应该把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视为生命,充分利用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服务供应的每一个细节,为社会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第三,回馈社会,自觉关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
第四,营造良好氛围,构建和谐企业。把一个企业建设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充满友谊、真诚团结、蓬勃发展的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企业有很多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有一句名言:“国家的繁荣取决于经济,经济的繁荣取决于企业,企业的繁荣取决于管理,管理的关键在于文化。”企业家应高度重视人性化企业文化的创建,营造尊重、理解、关心和关爱他人的良好氛围,营造人人想当官、人人能当官、人人能成事的创业环境。第二,保护员工福利。注重克服短期行为,一心一意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利润的长期稳定增长,保证员工福利水平的持续增长。第三,解决内部矛盾。企业家应该善于化解矛盾,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激化的内部矛盾,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局面,防止个别问题集中,简单问题复杂化,内部问题社会化,局部问题扩大化。
《左传》说:“亲近别人是国家的财富。”伊朗有句谚语:“人与人之间没有和谐,就没有生命的财富。”。让我们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和新时代的创业精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致力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在事业上寻求突破是企业家的天职
国力的竞争在于企业,企业的竞争在于企业家。关于企业家的使命,有各种各样的论述,包括“生存论”,生活是压倒一切的;有一个“文化理论”,如果你管理好文化,你会管理好一切;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如整合资源、决策、创新等等。
我认为这些观点都是好的,但是由于企业家不是整个企业,企业所有员工共同的生存、发展、文化和创新的使命并不仅仅等同于企业家的使命。如果所有成员的使命都是“画龙点睛”,那么企业家的使命就是“画龙点睛”。做一手好牌,像老虎一样跳!所谓“收尾工作”,就是在最好的时间,在最好的位置为企业找到最好的突破口:当企业从零开始,他可以找到从零到1亿的突破口;当企业停滞不前时,他可以找到“另辟蹊径”的突破口;当企业遭遇恶性竞争时,他能找到突破重围的突破口;当一个企业处于危险之中时,他可以找到一个突破口来重振自己……这就是企业家。“画龙”是他的必修课,但“收尾”才是他真正的天职和命运。作为一个拥有稀缺资源的企业家,与普通员工的区别在于,企业家是重大事件的发起者,是点燃导火索的人,是给引擎“第一推动力”的人,是发现甚至发明突破并给企业带来变革的人,而领先的农业企业家是缩小城乡、市民与农民之间差距的领导者。
经济全球化、国内竞争国际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基础弱、抗风险能力差,甚至我们的100家企业都不如其他企业大。面对全副武装的国际“巨无霸”,我们能从后面做些什么?很明显,全面出击是不可能的,全面创新也是不可能的。只有找到突破口,我们才能以一胜一负的优势赢得比赛。这种突破可能是制度创新、技术革命、文化融合或自主知识产权...不管是什么,只有不断的探索和不断的突破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永远不会发生。
从责任的角度来看,真正的企业家的命运与社会上的其他“家”是不同的:这些“家”的未来不在“命运”上,而在“运气”上,幸运的人会与天堂同乐,不幸的人至少可以“独立”;企业家是不同的。他的未来更多地在于“命运”,而不是“运气”。如果你很好地回馈世界,如果你做得不好,你将不得不从高楼上跳下来。为了创造一个“健康的市民喝一杯牛奶,农民致富”的和谐环境,为了市场、工厂、牧场、城市和农村更加和谐,我捐出了自己的股份,我们的团队捐出了近3亿元的外资奖励,以加快实现蒙牛乳业百年兴旺的和谐环境。
一些媒体报道称,这是老牛从事“共产主义实验”和从事制度创新;也有一些报道称,这头牛在“捐赠股份”,但显然是“放弃股份”!你为什么要“放弃股份”?因为他害怕跳楼!也许他们在这件事上是对的。我害怕跳楼。但是,我相信一个害怕跳楼的企业家比一个从未想过跳楼的企业家有更大的使命感,更有可能把蒙牛成立不到7年的企业带向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国企业在和谐社会中发挥着强大的声音
再保险是保险公司分散风险的一种制度安排,被称为“保险之保险”。中国再保险业务的发展晚于直接保险业务。直到1996年,中国第一家专业再保险公司成立,经历了九年的创业历程。在此期间,每当面临重大危机时,中国再保险(集团)有限公司都坚持艰苦发展的原则,从经济发展和保险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市场,创新体制、管理和服务,坚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族再保险业健康发展之路。
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必须用发展的思想来解决。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并承诺每年将法定再保险减少5个百分点,到2006年将完全取消法定再保险。这对主要从事法定再保险业务的国有中国再保险公司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在最困难的时候,我向中国保监会呼吁,中国再保险公司已经到了国歌歌词中的“最危险的时刻”。在国务院和中国保监会的支持下,再保险公司被“逼上梁山”,迫使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为特征的股份制改革:一是实行生产与寿险分业经营,加大商业再保险的扩张力度;二是借鉴国际经验,主要从事再保险业务,同时发展直接保险业务,实现业务结构多元化;第三,子公司吸收外资和社会资本购买股票,扩大资本,提高承销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集团化、多元化、专业化的管理结构和经营模式。目前,中国再保险集团旗下有六家子公司,包括中国财产再保险、中国人寿再保险、迪达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华泰保险经纪公司和中国保险报业集团,涵盖直接保险、再保险、投资、保险经纪、教育培训、媒体等领域。“一对六”框架的形成,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只有健康的企业才能成为和谐的企业。发展使我们能够克服逐步取消法定再保险所带来的经营困难。从保费和资本规模来看,中国再保险集团在亚洲再保险公司中排名第一。在过去的九年中,中国再集团的业务量逐年增加,年保费收入从1996年的79.35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206.12亿元。九年来,累计保费收入1295亿元,赔付700亿元,提取各项准备金195亿元。在过去的九年里,公司创造了50.56亿元的利润,资本从13亿元增加到39亿元。随着业务的发展,人员素质和福利待遇都有所提高。企业的战略目标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再保险公司,其凝聚力得到极大增强。只要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处理好人与人、人与企业、企业与环境、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就没有钻不开的洞,就没有打不开的结,就可以绕过那个弯。”
中国再保险(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和创业经验从微观层面说明,健康发展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我们每个企业通过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企业奠定物质基础,我们将为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企业经营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坚持和谐发展,实现企业与社会、环境与员工的和谐融合。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上文明健康发展的道路。
我们从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实践中了解到,发展是硬道理,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家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真理。虽然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战略和措施,但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构建企业与社会、环境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始终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从而营造和谐的氛围,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为中国石油的特大型国有企业,管道局以创新的思维、超越的精神、争创国内外的决心、诚信、求实、追求卓越,在打造世界名牌、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过程中,认真履行了国有企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责任。在过去的五年里,发展一直是重中之重。净资产增加了3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增加了两倍,国际业务收入每年从240万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利润每年从460万元增加到3.85亿元,员工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作为管道工程企业,我们坚持国际标准,严格执行qhse管理体系。近年来,国内外已建成油气管道14000多公里,穿越秦岭、太行山、大巴山、川东、鄂西等数十座高山,穿越长江、珠江、黄浦江、松花江、黄河、淮河、尼罗河等数百条河流,穿越多处自然资源和野生动物保护区,不污染河流,不破坏植被,不伤害动物。坚持地方政府与管道沿线人民和谐相处,共建项目,交一方朋友,建一座丰碑,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
企业的发展是不和谐的,行业的发展也是不和谐的。只有全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实现。
为了促进中国企业的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必须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懂得尊重、善待、关心和激励员工,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员工。我们应该把员工视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充分发挥他们最大的创造力,实现他们最大的人生价值;第二,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发展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否则,人们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这将最终危及发展本身;第三,努力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中国先贤曾说:“道是平行的,但不是矛盾的。”企业应该相互学习,分享人类创造的经验和财富,共同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家的使命
“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是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企业而言,具体包括:产业结构、效益和规模的合理平衡、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经营机制的合理调整、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员工素质教育。一个企业必须有一个“健康和谐”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一个健康和谐的外部环境。国家和社会对企业的所有这些要求,无疑是“企业家的使命”。
奉献国家和社会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任何雄心勃勃的企业和企业家都应该为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感到自豪,为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伤害感到羞耻。因此,“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自然应该成为中国企业家的追求。
在追求“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红河化工推出了三大举措:
一是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方针,倡导“清洁生产、源头控制、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的环保理念,实施一系列环保工程,特别是以热电煤渣和副产石灰为原料,投资1.8亿元建设年产40万吨干法悬浮窑水泥生产厂,实现废物综合利用;二是坚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采用先进技术改造落后工艺设备,五年投资10多亿元,形成了基础化工、精细化工、医药化工“三大支柱”,纯碱、氯碱、氯化甲烷、医药、建材、化工机械六大产业发展格局。2005年,业务规模比2000年翻了一番;第三,我们坚持“企业的活力要靠改革解决,人才的过剩要靠发展解决”,坚持“同等数量的人要多做工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十五”期间,7000多名工人中没有一人被解雇,800多人在社会上就业,为当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了贡献。
企业家必须肩负起“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充分认识企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增强自我约束意识,不做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事情,坚持不懈地追求“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企业家和政府应遵循经济规律,突出市场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保护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防止和反对除国家安全和公共事业以外的行业垄断。
企业家和政府应重视和加强宏观预警机制,建立企业与政府的互动机制,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对百色发展的定位和布局,百色市将百色的经济发展理念概括为“四地一带一枢纽”,即中国...
标题: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明天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6034.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