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切勿输在不经意间

切勿输在不经意间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0-08-08 04:35:02阅读:

本篇文章1649字,读完约4分钟

2004年底,我震惊地得知,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因非法经营石油衍生品交易而遭受了5.5亿美元的巨额损失。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mba案例中,CAO(新加坡)被选为一个成功的例子,而且近年来多次被评为新加坡最透明的上市公司。回想一下,早在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就因衍生品市场交易损失14亿美元而在新加坡上演了一场破产悲剧。除了传统的内部风险控制和政府的外部金融监管问题之外,人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决策中是否存在心理陷阱。

切勿输在不经意间

事实上,对决策行为心理特征的研究表明,与给定的心理参考点相比,人们对“利益”的选择表现出更多的风险回避态度,而对“损失”的选择表现出更多的风险偏好态度。

例如,对于“绝对盈利500万元”和“60%可能盈利1500万元,40%可能亏损1000万元”两种方案,人们更愿意选择前者的无风险安全方案;然而,对于“绝对亏损500万元”和“40%可能盈利1000万元,60%可能亏损1500万元”两种方案,人们往往会选择风险更大的后一种博弈方案。

切勿输在不经意间

正是因为对于两种不同的方案,即“利益”和“损失”,人们的主观心理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风险规避态度和风险偏好的决策选择,这使得人们在公司业务发展状况良好时,往往会选择更稳定的业务方案,即总体“利益”水平超过决策者的心理预期(参考点);一旦公司业务发展恶化,即整体“损失”金额打破了决策者的心理支持(参考点),人们可能会采取风险更大的商业计划,这使得公司陷入高风险的投机漩涡。这意味着,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当“损失”稍微偏离决策者的心理参考点时,公司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更有可能发挥作用,一旦“损失”突破了人们心理承受的底线,就有可能进入“破釜沉舟以挽救失败”的行为圈。

切勿输在不经意间

如果上述心理上的“得”或“失”的概念被进一步扩展到指金钱、名誉、地位、未来、权力等的利弊。,它可以解释为什么公司或组织中的一些个人未能实现他们最初的业绩,他们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或者当他们的错误累积到他们将受到严厉惩罚的程度时,他们的行为可能很快进入鲁莽投机、欺诈甚至犯罪的恶性循环

切勿输在不经意间

例如,采取更危险的手段,如违反法律法规、越权、腐败等。为了弥补个人损失或挽回损失,结果,整个公司或组织最终都会破产或倒闭。这种情况更可能发生在公司超越市场的客观发展、欢欣鼓舞和片面追求业绩增长的不耐烦和夸张的氛围中。

切勿输在不经意间

显然,从公司内部的评估来看,如果你像安然一样急功近利,你就会片面地强调“好的业绩会掩盖一切丑恶,差的业绩会失去一切。”

在良好的市场发展时期,企业可以大踏步前进;然而,一旦业务发展遇到瓶颈,它可能会诱使人们冒投机风险,甚至伪造数据以达到不可能的性能目标。因为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则,所以认为企业发展可以永远快速扩张是不现实的。虽然从表面上看,外部预期或内部评估似乎能够在短期内超越市场承受能力,但实质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过热的数字泡沫总会破灭,企业过热的投机行为总会出现。

切勿输在不经意间

根据以上讨论,就企业内部控制而言,为了加强层级限制的风险管理,有必要使企业管理方案的“利润”水平尽可能运行在心理参考点之上,以确保决策者采取更多的风险规避态度,选择更稳定的管理方案。对于偶然因素造成的“损失”可能降到无法承受的心理参考点以下的情况,必须有严格的止损操作机制相互制约,以杜绝风险爱好的投机游戏行为。实证研究表明,寿命较长的企业往往在财务上较为保守。所谓“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其实只反映了一种“赌徒”的思维。

切勿输在不经意间

对于真正成功的企业经营者来说,始终有必要通过积极创新来关注“低投资、低风险、高回报”的经营计划。

在这个迎接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刻,对于那些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成长壮大的企业来说,应该有一个清晰而清醒的认识:企业的经营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过程,如何使管理更加灵活,如何保持企业的主动性和风险可控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正因为如此,我暗自想到,即使在今天,当所谓的“速度经济”被强调时,我们仍然不能一夜之间追求它,而是需要悄悄地、脚踏实地地前进。

标题:切勿输在不经意间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6150.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