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联手共谋能源大计
本篇文章4191字,读完约10分钟
近年来,经济发展引发的能源危机频频见诸报端,稳定能源供应、保障交通安全成为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石油是一种战略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中韩两国的经济和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中东局势不稳定的情况下,它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和韩国的石油公司正在努力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寻求更大的发展,以满足其自身经济发展对石油和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东北亚是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面临着能源需求旺盛、油气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加强中韩能源合作,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已成为两国政府和能源企业的共识,也成为与会代表最关心和最热门的话题。
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联合会和韩国国家经济联合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中韩能源合作专题会议,中韩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予以汇编出版,供读者参考。
主题1:需求现状
中国石化集团发展计划部副主任陈(音译):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和俄罗斯,是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是能源需求增长的关键地区。日本是东北亚地区的传统能源进口国,其石油进口长期位居世界第二。2003年,中国石油进口量接近2.58亿吨;韩国完全依赖海外石油进口,2003年净石油进口约为1.06亿吨;2003年中国原油产量居世界第六位,但石油产量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包括台、港在内的石油净进口超过1.52亿吨,mainland China的净进口达到1.07亿吨,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达到39%。2003年,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石油进口量达到4.7亿吨,占亚太地区8.63亿吨石油进口总量的54.6%,占全球22.06亿吨贸易总量的22.8%。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也是亚太地区和世界上最重要的液化天然气市场。2003年,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为1134.8亿立方米,占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量的67.2%。东北亚油气进口有两个显著特征:
首先,它主要来自动荡的中东。日本的石油进口几乎很大一部分来自中东,韩国70%以上的进口石油和中国50%以上的进口石油来自中东;二是主要依靠海上运输,必须经过安全性差的马六甲海峡,存在一定的运输风险。从1993年到2003年的十年间,中国、日本和韩国一次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达到3.5%,其中石油消费年均增长率为2.98%,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率为5.99%。
韩国sk有限公司部长韩永柱:在谈及中韩两国企业在石油开发领域的合作之前,我们应该先简要了解一下中国石油开发的现状。与韩国不同,中国自1993年以来一直是石油进口国。2000年,中国、日本和韩国占亚洲原油总消费量的63%,占经合组织总消费量的27%。据估计,2010年这三个国家的消费将占亚洲总消费的60%,这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的发展速度有很大关系。它占经合组织总消费量的32%,其中中国的消费量最大。如果中国在发展国内石油生产方面没有突破,它将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原油。目前,中国的消费量也相当大,已经超过了日本的进口量。
中国石化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毛嘉祥:油气资源需求快速增长,为加强东北亚资源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随着该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也在快速稳定增长。该地区的油气资源需求在世界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在增加。根据英国石油公司的能源统计,该地区的石油需求占世界总需求的比例从1990年的13%上升到2003年的18%左右。日本、中国和韩国的石油需求占东北亚石油需求的90%以上。特别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该地区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推动增长的内在活力增强,未来10至20年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从而推动油气资源快速增长。根据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预计中国石油需求将从2003年的2.67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3.5亿吨和2020年的4.5亿吨,分别是2003年的1.3倍和1.7倍。其中,汽油、煤油和柴油产品以及化工原料的需求是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从石油的增长趋势来看,虽然我们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新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但仍很难预测其将超过2亿吨,因此,中国进口石油的比例在未来将继续增加,直至2010年或2020年,届时可能达到1.5亿吨至2.5亿吨。
与此同时,对天然气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据估计,需求将从2003年的305亿立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1000亿立方米和2020年的2000亿立方米。从中国内陆地区的天然气生产情况来看,还不能满足需求的增长。未来可能会有跨国天然气输送管道的建设,包括沿海连接设施的建设,以弥补国内天然气的缺口。
主题2:战略储备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副董事长、总裁汪继明:关于中国的原油储备,最近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的原油储备规模将达到90天,这是一个长期目标。据我所知,中国已经逐步达到了储备规模。目前只是第一阶段,我们的储备不集中。可以说,这是利用市场机会悄悄进行的,并不是有些人担心的,突然大规模的石油储备会导致原油价格上涨。
进口原油的多样化是我们在中国的政策,我相信韩国也在这么做。目前,中东约占50%,而其他非洲、东南亚和俄罗斯包括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在这些领域,我们努力使原油来源多样化,不仅在原油贸易方面,而且还积极参与海外原油、天然气和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在贸易方面,我们也应该通过分油和多渠道开发原油资源。目前,我们保留更多的现有生产资源,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韩国石油公司北京分公司总裁朴在义:我们的国家储备设施约有1亿桶,其中7000万桶可以充分利用,其余3000万桶作为多余部分,其中一部分被中国企业使用。因此,韩国在2008年将达到1.46亿桶,并且储备将扩大,其中相当一部分将用于共同储备业务。因此,中国的储备设施和外国企业使用我们的远东原油储备设施。
主题3:合作的必要性
汪继明: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现在它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绝对总量可能超过日本和美国。然而,温家宝总理说,如果中国的人口是13亿,那么人均水平仍然很低,远远低于美国和日本。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到绝对数量的一面,还要看到人均水平相对较低的一面。此外,中国现在强调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节能和资源节约。在最近由中央政府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人们一直强调中国应该发展宏观经济。现在有一种舆论,那就是中国威胁论。在我看来,不要害怕。中国一直是一个注重友好礼仪的国家,同时也非常需要其他国家的帮助。中国越来越意识到它必须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完全开放和完全市场化的国家。中国需要帮助。特别是,我们友好的邻国和企业需要相互帮助和支持,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韩国申贤哲股份有限公司:除了进口和出口,中国广阔的领土和它的作用,从韩国的角度来看,不是谁出口更多,谁进口更多的问题,而是相辅相成的问题。现在原油和产品的价格高得多,所以我们应该考虑是购买原油还是出口原油产品。例如,要建造一个15万桶的炼油厂,我们需要投资15亿到20亿美元,每天要投资20亿美元在一个15万到20万桶的炼油厂。得出这样的结论很容易,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两国企业通过论坛的机会。
今天,世界各国的能源工业已经占据了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确保能源安全,展示稳定的能源供应,是国家可持续增长和发展的保证。近年来,主要依赖进口石油的韩国和随着经济持续发展而逐渐增加石油进口比重的中国,都是巨大的负担。
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戴:从原油市场来看,由于我们的地理位置,市场实际上是一体化的。我们的利益是共同的,我们都处于购买的地位。如果我们能降低研究成本,这对双方都有好处,因为利益是一样的。
韩永柱:根据现有的石油储量,中国今后只能依靠从国外进口石油。现在,韩国也在积极开发海外油田。最近,我们在印度尼西亚发现了一些油田。此外,哈萨克斯坦和中国之间的输油管道正在建设中。纵观中国和韩国的能源网络地图,近年来发生了许多变化。几年前被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变成了现实。中国的天然气开发有潜力与哈萨克斯坦、东西伯利亚、越南和东南亚合作,其中中东也可以有很好的合作。
主题4:合作计划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裁王:中韩企业应寻求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贸易合作关系,加强在石油进口方面的沟通与协调,提高两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谈判地位,加强与主要石油资源特别是中东产油国的对话与交流,建立能源战略伙伴关系。此外,我们应该开拓国际石油市场,寻求石油资源的多元化,提高石油供应安全的保障,共享资源信息,逐步完善能源储备体系。此外,应加强广泛合作,提高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一次能源的利用效率,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或新能源。
未来,中国和韩国企业在能源供应、安全和利用方面将面临许多相似的问题和选择。加强合作,避免过度竞争,共同维护两国石油供应和安全,是两国石油石化企业的必然战略选择。
陈:地区能源市场、石油战略储备和国际油气资源投资将是东北亚长期能源合作的重要内容。目前,中、日、俄、韩在石将重点开展石油贸易知识和国际油气资源投资合作。作为世界上主要的能源国家,俄罗斯丰富的油气资源可能成为东北亚的重要供应来源。根据俄罗斯2020年前的能源战略,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的主要能源伙伴是中国、韩国、日本和印度。亚太国家在石油出口中的比例将从目前的3%增加到30%,到2020年,天然气出口将增加到15%。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中国、日本、韩国和俄罗斯在油气领域有互补的合作基础。通过充分发挥自身的市场、资金和技术优势,促进与俄罗斯在油气贸易和油气资源投资方面的合作,最终实现东北亚供需双赢。
加强勘探开发合作。中国和韩国企业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有各自的技术优势和特点。中国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陆相油气田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具有丰富的油气勘探开发经验,以及独特的市场和人才优势。在这方面,中国石油“走出去”勘探开发取得了快速进展。目前,包括中国海洋在内的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海外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和前景也很好。
在制造业中,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不仅是制造信息的来源,也是指导生产和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一方面,这些文件...
标题:中韩联手共谋能源大计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6755.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