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盈利之外的文化核心
本篇文章2625字,读完约7分钟
为了使经营永远持续下去,我们绝不能停留在商业理论的层面上;
企业应该结合国情和民情,培育自己的企业文化,并扎根于文化的沃土中,这样才能持续发展。
说到企业文化,我相信今天的人们都很熟悉。从对企业文化概念的理解和界定来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代表性的例子如下:
企业文化是由实际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形成的组织文化。它包含组织成员认可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其他意识形态和物质形式。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要真正进入市场,找到一条快速发展、效益更好、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企业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的有机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达,是在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和群体意识的行为准则。
……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国际化,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特别是广大企业界的关注和重视。
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在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企业文化逐渐被提上日程。自1982年《企业文化》出版并成为畅销书以来,企业文化成为国际管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热门话题。近十年来,关于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和报道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在不断发展。但是,要使企业文化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不仅需要在理论研究中结合国情和民情,还需要让广大企业认识、接受、积极创造和运用企业文化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从而提高企业质量,促进企业发展。
我认为,对企业文化的简单理解就是在企业员工中营造一种氛围和风气,使他们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道德风格、共同的信念和抱负、共同的语言,从而更好地团结群众,将群众转化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一个好的企业有其悠久的良好的工厂风格和商店风格;好学校也有好的校风。事实上,任何一个团体如果能形成良好的氛围,就能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一起工作,和谐相处。这样,任何困难都可以很容易克服,任何问题都可以很容易解决。这是企业文化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企业文化只有深入到我国企业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发展,才有生命力。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必须从企业实践中总结提炼,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在更大范围内指导企业文化的创建和应用。
只要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真正有助于解决企业关心的问题,那么企业文化就不是强加于企业的外来事物,而是企业本身觉得非常需要的东西,这样它才能真正在企业中扎根。
企业文化在中国的实践与应用
企业文化建设不仅由内部基础部分和主体部分组成,还受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三者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其中,基础部分是最根本的,但企业的各种外部文化环境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企业的内部事务。
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每个企业都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如果一个企业变得僵化,不管这种僵化是否成为变革的阻力,企业都将无法应对经济、技术、政治和社会变革的新挑战。
在中国,随着20年来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央政府不断出台一系列方针政策,引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些方针政策指引着全国广大企业沿着中央政府指示的道路前进。这正是目前企业应该关注的头号话题,也是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关注的核心趋势。
例1
以2005年为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础。在2006年1月9日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同志甚至呼吁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新形势是“十一五”期间所有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和关键任务。
对于企业来说,自主创新就是在自己的实践中探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创新从何而来?它在于员工的智慧和智慧。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潜能。管理一个组织的目的是鼓励普通人做非凡的事情,一个好的组织可以让普通人充分发挥他们的天才。因此,有必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良好的风尚,即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并提出持续改进的建议。通过一点一滴的改革,新的成果被筛选和提炼,然后逐步完善,成为有价值的创新成果。
为了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氛围,构建现实的企业文化,企业必须做到两件事:一是要大力倡导每个人的大胆实验和鼓励冒险精神。因为创新本质上是探索一些未知的领域,它不可能一帆风顺,但肯定有风险。因此,来之不易的成功应该得到大力鼓励和奖励;第二,我们应该理性对待失败。如果创新有风险,它可能会导致失败。如何应对失败是企业创新能否持续或被扼杀的关键。当你遭遇失败时,如果你要求完全的责备,你只能制造一种“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气氛,让每个人都有一种袖手旁观的消极态度。这种损失远远大于失败造成的损失。
总之,在将创新理念付诸实践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做到鼓励成功和容忍失败并重。
例2
也是在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三十六条”。它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同时,这也反映了当前中央政府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私营企业本身来说,他们的企业家在多年的努力工作后,一直面临着转变的问题。企业家们都希望他们的职业生涯能够代代相传,并且永远持续下去。他们都遵循传统文化中继承父业的观念。
我们许多百年老店世代相传,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据统计,中国民营企业的实际平均寿命只有2.9年。如此大的反差有什么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企业的活力不能靠继承企业本身来维持,父母良好的创业素质也不能靠权力的转移来拥有。
现在,经理们已经意识到,为了使企业长期运转,他们绝不能停留在“商业理论”上,而经济必须扎根于文化的沃土中才能持久。就像我们百年老店一样,其实有一套传承了几个世纪的店铺风格,这是一种能够适应不同情况和环境的文化氛围,有自己的特色。因此,“传承家族”不应局限于权力和地位,更重要和持久的应该是文化传承。要形成一种能代代相传的良好氛围,让企业文化永远常青,让企业不至于失去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如果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深刻理解中央重大政策和政策的精神实质,同时能够结合企业面临和关注的重大问题,那么就能够使企业文化成为自上而下沟通、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
标题:构建盈利之外的文化核心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6947.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