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领先 人才制胜
本篇文章2854字,读完约7分钟
只有引入理念,才能赢得人才;只有通过领导人才,我们才能赢得技术;只有在技术上领先,我们才能赢得市场;只有在市场上领先,我们才能赢得利润...
——海信企业规则
海信的成就源于其对技术创新的执着。技术创新一直是海信不懈的追求,“技术是根本,人才是基础”已经在海信达成共识。技术的载体是人,只有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技术才能做好。以“科技立企”著称的海信,处处表现出对技术人才的热爱,因为人才的发展只是企业发展的缩影。海信始终将技术人才视为企业的财富,因为海信明白技术人才正是海信持续技术创新浪潮的推动力。
一、技术人才特区制度
1.丰厚的薪水
在海信,人才尤其是技术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为了有效激发R&D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海信早在1992年就给R&D员工提供了最高的收入,是集团人均收入的三倍多。同时,还对R&D的关键人员实施了股权激励制度。这些在当时的企业中是罕见而惊人的行为,但这种决策的好处是无法衡量的。它保留并吸引了许多忠于海信的R&D高级人才。
股票期权是海信激励技术人员的另一种有效手段。早在海信网络技术公司的孵化过程中,海信就开始讨论和实践员工持股。因此,海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为海信3c产业中第一家拥有26%员工持股的股份制公司。2000年,在海信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期间,技术成果经定价后转化为公司的技术股份。公司技术中心网络的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可占公司总股份的6%。这种股权激励方式在海信取得了预期效果,不仅充分调动了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达到了稳定员工的目的,这也是海信人才流失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2.特殊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自1993年以来,每次海信进入一个新产品领域,都要在技术中心设立一个研究所,进行该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技术和人才成熟后,将派管理人员把研究所变成公司。通过各领域专有技术的孵化,海信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已经形成,先后成立了空传输、计算机、软件、冰箱、移动通信等公司,实现了产业多元化发展和集团规模扩张的目标。这样,集团的技术研发中心就成了一个“孵化器”,不断孵化新业务,同时也孵化出越来越多有能力的R&D人才。
核心人才的选择和确定是启动每一个科技孵化产业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由于核心人才肩负着引进新技术、组建新组织的重任,核心人才的选择必须符合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同时也要求选择的对象在特定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称职的技术人员被派往R&D岗位后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这直接关系到技术职业的提升。未被选中的技术人员自然会努力提高他们的R&D能力,以便在下一个项目开发中重复使用。这样,海信分批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
3.R&D专家推广渠道
海信为R&D专家创造了一个独立于管理岗位的晋升渠道,技术人员可以获得比其他管理人员更高的工资,达到副总裁的收入标准。这种方法成功地解决了不当领导永远得不到高收入,专家人才只能依靠“官员”的问题。为技术和专业素养较高、管理能力不强的员工设立了专家岗位,给他们带来了较高的收入。2005年,山东省第一批自主研发的学术带头人——“泰山学者”,海信的数字多媒体技术地位成为行业第一。
海信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一推广渠道的建立首先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健全的技术和管理层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按照合理的标准进行分级。在评分过程中,要注意纵向和横向的可比性,纵向的可比性更容易理解。同类别员工的评分自然应该具有可比性,否则就不能体现公平原则;横向可比性是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之间的可比性。这是因为水平最终会落在薪酬和待遇上,不同类型员工的薪酬应该与他们的水平挂钩。如果不这样做,这个级别就没有实际意义。这就要求这些水平不仅要反映公司员工的表现和基本技能,还要反映他们的经验。
4.给予更多权利
在海信,只要员工在履行职责时能够创造性地工作,就能获得相应的权力。例如,当一项研究工作有了突破,需要进一步突破时,公司授予他完全的权力,这通常相当于公司的高级董事。这为技术型人才的提升提供了一个阶梯。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海信赋予R&D员工很大的决策权。周厚健不止一次表达了深切的感受:事实上,我们人民的决定,尤其是技术决定,没有一个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有更专业和更好的技术团体来帮助我们作出决定。因此,海信在一些困难的技术领域没有犯错误绝对不是偶然的,但这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正是技术人员所掌握的知识和他们的精神帮助海信的最高管理层做出决策,这是长期积累的。
当海信的“新新”项目刚刚诞生的时候,企业内部对于生产什么样的芯片存在激烈的争论。当时,国内集成电路非常热,许多研究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但它是“正向设计”还是“反向设计”? “反向设计” 是将别人制作的芯片拆开,拍照后根据照片显示进行设计。这是在投资少、风险小的情况下完成的,许多国内同行都是这样做的。这样成功的可能性对海信来说是100%,几乎没有资金和失败的风险。然而,“向前设计”是非常危险的,这意味着一切都是零。现在它从零开始,将来可能会以零结束。海信最高管理层也很犹豫,最终决定按照惯例将重大项目开发的决策权移交给R&D人员。经过无数次的调查、报告、讨论、争吵,以及对十多个芯片方向的研究,新新R&D团队最终确定了“前瞻性设计”。这个决定是欣欣取得突破性胜利的关键。
第二,沟通顺畅
良好的沟通能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一家美国工厂生产的每100台彩电就有150个缺陷,这使得该工厂的产品无法打开市场。后来,一家日本公司接管了这家工厂,几年后,每100台电视机的缺陷降至4个。显著的成绩来自管理方式的改变:管理层更加注重与技术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的沟通。创造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无缝沟通,不仅是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离职率的重要手段,也是重要的激励功能。因为每个人都有进入核心层了解重要事情真相的愿望,在公司的情况下加强与核心员工的沟通可以满足他们在这方面的需求,也可以减少与核心员工产生误解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有效的沟通可以将矛盾从对立转化为互补。
海信倡导“共享”管理,企业不仅是雇主,也是员工的合作伙伴。海信管理者的大门永远向员工敞开,员工可以与上级领导甚至企业相关部门的高层领导自由交流。畅通的沟通渠道让海信全体员工分享企业的一切,让每一个员工都清楚地知道企业的方向和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同时,员工,尤其是R&D的技术人员,可以及时将自己对企业发展的大胆想法或自己的不满传递给相关责任人。海信的高级管理人员常说:“开放真诚的沟通是企业活力的源泉。”
除了企业内部的正式沟通,海信还非常重视提供非正式沟通的机会。因为在非正式沟通中,员工更放松,更容易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节日聚会、周末聚会、运动会等活动不仅让员工与领导接触密切,也让大家在自由交流中无意识地聚在一起。现在,只要你走进海信,你遇到的任何一个员工都能很好地告诉你海信的价值观、当前的工作目标和未来的总体发展战略,这就是海信无缝沟通所发挥的作用。
当然,海信的完美沟通在所有技术领域都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在海信技术研究中心,经常可以看到R&D的人员和项目负责人面红耳赤,在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之前,他们不会握手言和。从技术上讲,高位和低位没有区别。每个人都是战友,唯一的目的就是保证高质量的工程如期完成。这在海信已经达成共识。海信开发的每一个计划、项目和新产品都是相关人员长期沟通和共同决策的结果。正如周厚健所总结的,一个好的经营者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就是他能在企业中倡导一种自由交流的氛围。
第三,慷慨的技术支持
市场竞争的残酷使海信意识到,如果不能通过自主创新掌握相对先进的技术,就不可避免地会陷入技术同质化的泥潭,企业的活力将随着价格的无限下跌而丧失。因此,技术创新是企业摆脱同质化,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的前提和保证。海信认为,宝贵的技术投资绝对不意味着来自各方的支持。海信始终尽最大努力为R&D人员提供科研所需的各种条件、设备和巨额资金,以确保R&D技术人员能够投身R&D,而不会因为外部硬件条件的限制而阻碍R&D进程。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这种制度属于环境激励方面,而优越的技术环境支持使技术人员感到企业重视他们所从事的技术领域,这实际上是技术人员自身的重视。正如《孙子兵法》中所分析的那样:“把一个小卒看做一个婴儿,你就可以深入了解它;把一个小卒看做一个心爱的儿子,你可以和它一起死。”如果企业领导能够像对待自己心爱的儿子一样对待自己的士兵,并为他们提供最需要的东西,那么士兵们将为企业赴汤蹈火,这样的企业永远是不可战胜的。
海信集团一直非常重视R&D投资,并签订了技术投资法律协议。R&D每年的投资约占产品销售收入的3%,现在已经增加到5%以上。还有一些部分不是强制性的,比如开发和设计,这取决于具体情况。海信集团在与直属公司领导班子的年薪合同中有明确规定。如果技术投入不足,不足的部分不会作为你的利润,而是会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年薪。确保技术投资已经成为海信的一种文化。
海信率先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基于intranet的无纸化开发系统,拥有1000多台联网微机和50多个cad工作站。建立了家用电器综合实验室、空电力调节综合实验室、通信技术实验室、数字显示技术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网络技术实验室、智能研究实验室、工艺设计实验室、工业设计实验室、性能评估室和电路cad机房等。实验室配备了数百种先进的仪器和仪表,所有这些都符合国际先进标准的测试环境要求。
通过信息共享和资源综合利用,海信技术中心为R&D人员提供了国际先进的开发和实验环境,为海信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海信集团的技术水平始终处于国内同行业的前列,每年承担数十个国家级项目。
要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在市场上获得长期的“丰厚利润”,就必须愿意在技术创新上花大价钱,愿意在引进和留住技术人才上花大力气。
中国许多大城市都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制造成本上升,以及空制造业集中化的现象,而总部经济...
标题:观念领先 人才制胜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5419.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打开改制的潘多拉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