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管理之奥妙
本篇文章1745字,读完约4分钟
企业管理的研究方法不同于大多数其他学科。许多其他学科主要采用演绎的方法进行研究,而企业管理主要依靠实证的研究手段,这就需要深入到大量的企业中去观察、总结和形成理论。因此,案例研究是企业管理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方法。事实上,在企业经营管理领域,几乎所有重要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创新都直接来自具体案例。
目前,国内企业界广泛使用的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大多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企业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它也表现出一些不适应症状,如消化不良。这些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从源头上来说,都是在西方市场经济的成熟环境下,对企业实践的总结和研究。没有必要讨论太多。今天,中国企业的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和政策环境与西方企业大不相同。中国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往往与西方管理理论所揭示的规律背道而驰。因此,近年来,国内企业界对“中国式管理”的呼声日益高涨。
如何形成植根于中国土壤的企业管理学理论体系?许多学者和专家致力于从中国古代丰富的管理思想和实践中发现和总结实践价值。一些学者试图改革西方成熟理论、方法和工具的适用性。这些探索无疑有其自身的重要价值,但从企业管理学的形成规律来看,当代中国企业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最终是中国管理学最重要的理论来源。
从阅读的角度来看,阅读案例无疑比吃纯理论书籍容易得多。然而,一个单独的案例并不总能给人以正确的启示。这里有两个问题:首先,人们经常犯“简单归因”的错误——即简单地将一件事的结果对应于一个或几个因素。例如,“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效益翻倍”、“绩效考核使企业成功”、“多元化导致某个企业失败”等等。此外,企业实施了新的管理措施,这导致了后来所有的效益增长。一些顾问和“思想大师”声称能给企业带来数亿的利益,这也符合这个逻辑。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有时一段时间内企业效益的增加或减少完全是由于客观甚至偶然的因素,草率的结论会导致误导,所以我们应该警惕。当然,任何案例研究都不能穷尽所有相关因素,单个案例研究只注重从一个或几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总结。只要遵循诚实和严格的原则,这样的研究当然是有价值的。"望着山脊边的一座山峰,距离是不同的."这并不是说庐山的真面目将永远成为一个谜。多走多看,多角度仔细观察比较,不难形成更正确的认知。幸运的是,中国企业的实践真的很丰富,我们可以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好案例。
第二个问题是动态地看待一个特定的案例。在《企业管理》杂志上有一个名为“探索成功或失败的根源”的专栏。事实上,“计算英雄,讨论成功或失败”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曾多次遇到这样的尴尬:我们刚刚总结并公布了一个企业案例,获得了企业的几个“成功经验”,然后企业开始衰退甚至倒闭。这实际上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在美国安然公司(Enron Corporation)突然倒闭之前,大量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出新企业从辉煌走向成功运营的规律。中国企业如储君时代的德龙、科龙、李经纬时代的健力宝、秦池、朱三等。曾被学者视为成功研究的样本。如何对待这种现象?有没有被证明是“错误”的案例?
断定“成功”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每个企业都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随时都在变化。因此,即使像微软这样的公司也认为“离破产只有180天”,这表明企业很难“有一个常青的基础”。近年来,在我国国内企业中,“各领风骚三两年”的情况比较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案例捕捉和发现企业经营成败的规律?在我看来,我们不妨放宽标准。我们所说的“成功”是指企业在特定时期内形成了一些竞争优势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这样,便于我们学习和掌握法律。诸葛亮六次出祁山,但都没有起到作用。然而,与此同时,一些美丽的战役成为了未来军事战略家学习的榜样。我们在阅读案例时应该采取这种态度。
本文是边肖为企业管理出版社的新书《探索成败之源》所作的序言,略作删节。从近几年在《企业管理》杂志上发表的数百个案例来看,《探索成功或失败的根源》一书已经被修订和编辑。它包括企业战略、营销、组织与人力资源、企业重组、信息化等。
企业文化已经成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企业文化与管理的融合,尤其是与企业愿景目标及其匹配线的融合...
标题:体会管理之奥妙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5701.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区域市场的整合战略
下一篇:中国市场中的跨国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