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多元化还是专一化
本篇文章4600字,读完约12分钟
十年前,“企业多元化”不是一个流行的概念。当时,报纸和杂志上对多元化经营的概念只有零星的介绍。近年来,这一话题迅速升温,成为企业界特别是民营企业非常关注的话题。在谷歌上搜索“企业多元化”这个词,有成千上万的搜索结果。在这些文章中,绝大多数批评和质疑私营企业的多元化经营。
从疑问的声音中,我们可以大致梳理出以下主要线索:
1.企业资源总是有限的。多元化往往意味着原有产业被削弱。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把重点放在主营业务上;
2.企业多元化不利于培育和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中国企业迫切需要的;
3.大多数企业领导人没有能力指挥和协调多种产业。
4.在宏观力量的影响下,资源的多元化有时不会降低风险,反而会增加风险。
现实中,企业多次遭受攻击和灾难的案例屡见不鲜,成为攻击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有力论据。
然而,不能不承认的现实是,多元化已经成为国内民营企业的普遍生存条件。
作者曾参加过一个私营企业论坛。当会议进入会场时,他只听到舞台上的演讲者,一位著名的专家,做出最后的结论:“我在这里郑重地告诉你,不要搞多元化,多元化一定是死路一条!”下一位发言者进一步认为,多样化是最坏的选择,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相关还是无关。然而,当笔者在会议期间翻阅与会企业提供的企业宣传资料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发现——坐在观众席下的众多企业没有一个不是多元化的,而且大部分都是“不相关的多元化”,这是专家们批评最多的。
去年11月,在北京的一个论坛上,出现了一个更具戏剧性的场景,反映了这种反差。经济学家发表了《民营企业应避免多元化和高速发展》的演讲,HC集团董事长立即走上讲台,亲自批驳了郎的观点。在场的许多私营企业负责人称赞了郭凡生的攻击。新疆天地集团董事长郑大庆也驳斥了郎咸平的观点,称后者“民营企业应避免多元化和高速发展”的说法不适用于他。针对郎咸平“企业家少,企业多”的讲话,郑大庆说“我知道我能吃多少碗干饭”,并以三年内多种经营企业收入增长14倍的奇迹予以驳斥。
2004年,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华全国工商联、中国人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组织的“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对私营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调查显示,被调查企业有两个主要行业,占16.73%;有三个主要行业,比例为6.42%。也就是说,近四分之一的被调查企业实现了主要行业的多元化,这似乎并不奇怪。然而,应当进一步指出,这里的“多样化”是指跨行业的多样化,但不包括行业内的纵向或横向多样化。此外,据相关调查统计,不到五分之一的国内民营企业净资产超过1000万元。可以简单地推断,中国绝大多数小型私营企业是多元化的。
“谁有资格多元化”和“谁没有资格多元化”
反对多元化的学者普遍认为,多元化有一个很高的门槛,中国很少有民营企业跨过这个门槛。
郎咸平教授有一个观点:目前,中国没有一个企业有资格进行多元化经营。阿里巴巴总裁马云表示:“目前中国拥有多元化实力的企业不超过5家。”
多样化怎么会如此困难?人们普遍认为,多元化经营的前提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在市场份额、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也就是说,具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第二,企业必须熟悉即将进入的新领域,并能有效发挥自身原有的核心竞争力优势;第三,要有稳定可靠的融资渠道。
在讨论企业多元化时,“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词。人们普遍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前提。
根据核心竞争力概念的创造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描述,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独特的技能或技术,使公司能够给客户带来特殊的好处。然而,国内学术界对其实际含义存在不同意见,也没有一致的解释。北京大学的张教授曾经定义了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认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五个特征:“不可偷,不可买,不可拆,不可带走,不可流走。”这个简洁的总结似乎更符合人们的“核心竞争力”的意图。
根据以上对核心竞争力概念的解释,在中国数量惊人的企业中,尤其是那些没有垄断资源的民营企业,有多少真正拥有“核心竞争力”?此外,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建立核心竞争力需要10-15年的时间。因此,对于国内绝大多数发展历史有限的民营企业来说,它们刚刚完成业务,甚至处于初创期,“核心竞争力”仍然是一个遥远的希望。
在对企业多元化的痛斥中,人们常常会举出一些民营企业走专业化道路的成功例子,其中浙江郑泰集团就经常被提及。这家私营企业成立于1984年,坚持专注于电器行业。目前,已成为中国低压电器行业最大的生产销售企业,销售收入数百亿元。集团综合实力连续五年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十名。另一个例子是广东省的格兰仕,凭借其卓越的大规模和低成本制造能力,将微波炉作为单一产品进行深度培育,从而奠定了行业不可动摇的优势。
然而,与数以百万计的私营企业相比,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很少。
学者们经常引用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个最好”原则来衡量中国民营企业的多元化冲动。在中国企业中,BBK坚持新业务进入行业时必须是行业前三名,海尔集团坚持“亮东亮西”的原则。
对于大多数私营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难题。即使市场被细分,与数以百万计的私营企业相比,成为“第一和第二”的机会是什么?正如应该鼓励学生努力成为“第一名”和“第二名”一样,如果他们没有成为“第一名”和“第二名”,也不能说他们不是好学生或没有资格学习。
作为批评多元化的论据之一,人们经常列出这样一个长长的名单:巨人、埃多、太阳神、春都、龙飞、朱三...然而,当多样化成为普遍的生活条件时,这种简单的列举方法被用来试图否认它。不管这份名单有多长,似乎都不是很有说服力。
在分析上述案例时,人们主要归因于企业决策者的盲目自信和头脑发热。“如果你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你会认为你可以做任何事情”。然而,它表明,更多样化的决策往往是由于决策者缺乏信心。在其原有业务领域,受自身资源和能力、市场结构、环境甚至政策的限制,决策者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达到了“上限”,因此不得不开辟新的战场。不得不承认,在中国,在许多不同的领域挣钱比在某个专业领域领路容易得多。
新华联集团董事长傅俊涉足酿酒、汽车、能源、房地产、化工、贸易、金融等行业,他不同意各种关于多元化的争议。他估计,在中国发展良好的私营企业中,60%是多元化的,40%是专业化的。他认为新华联很幸运走了一条多元化的道路,如果是专业化的,可能会提前完成。
一位急于给中国企业指路的专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有百年历史的世界级品牌:可口可乐,谁听说过可口可乐在房地产、医疗保健产品和电脑方面进行了投资?不!“为什么中国大陆百年企业很少?很少有世界级品牌?很少有世界级的私人企业家?这是因为中国民营企业过于热衷于“多元化投资”也许是“爱深了,责任断了”,但对发展了20多年的中国民营企业提出这样的要求,未免太高了。
“如果你不做,你就做不到。”。
“多样化的机会”和“由机会引起的多样化”
今天的中国无疑是创业的沃土。有人说,中国充满了创业人才,但缺乏建立企业帝国的人才。事实上,这与其说是对中国企业家能力和素质的评估,不如说是反映了中国当前的市场环境。消费升级、技术更新、大规模城市化、许多新领域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等。-中国的市场机会太多了。
可以说,在中国发展迅速的民营企业是凭借几乎无处不在的机遇发展起来的。他们中的赢家是捕捉和利用机会的大师。因此,在选择新的领域时,他们基本上不考虑离现有业务有多远,这就是为什么无论学术界如何批评,大多数民营企业仍然选择不相关的多元化。
以笔者非常熟悉的三家民营企业集团为例,这三家企业的经营时间从15年到20多年不等。让我们看看他们相继进入的行业:
企业集团:1990年开业,先后经营汽车维修-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业零售(现主营业务)-餐饮娱乐;
企业集团:1983年前后,开始承包和管理一些集体企业的资产,后来转变为私营企业,先后经营服装机械制造纺织化工房地产制药;
c企业集团:1988年成立创业承包团队,先后经营建筑-精细化工-电子-食品(后来废弃)-房地产。
这三家公司的共同之处在于,进入一个新行业后,只要它们仍能提供更好的利润贡献,它们就会继续维持原有的业务项目,如果单个企业越来越困难,它们就会迅速退出。目前,其大多数企业保持着相对良好的盈利状况。另一方面,在机会无处不在的情况下,为了“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坚持不懈地做好主业”,就必须承担更大的风险,付出很高的机会成本。
著名学者小昭在他对多样性近乎片面的批评中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如果我们绝对认为多样性肯定是不好的,这种判断肯定是错误的。得出如此武断结论的人不是神仙就是江湖骗子。经济学的常识是,任何最大化都是在一定约束下的最大化。专业化或多样化完全取决于约束。外国企业是多元化和专业化的,不同阶段流行的理论和实践是不同的。此外,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可能不会简单地适用于中国。”
他认为,中国民营企业选择多元化有几个条件:
首先,中国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完成了西方200年的发展道路,这使得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被压缩,这导致了一个现象:新的投资机会,或“新世界”,经常出现。当企业面临新机遇和新产业时,你想获得更好的利润吗?事实上,你可以选择一个以最大化商业利润为目标的企业。如果你不选择,那就是浪费机会,那就是“浪费东西”。
第二,中国企业的分工受市场规模的制约。中国的市场很小,但经常被地方保护主义分割。因此,专业化企业很难在全国范围内达到一定的规模。专业化的高成本意味着多样化的机会成本很小。
第三,某些行业的专业化由政府监管。因此,一些企业只能被迫选择多元化。
小昭说:“多样化取决于结果。事实上,一些私营企业在目前的限制下很好地抓住了机会,然后它们就有了充分的理由,退休了。”
娃哈哈的多元化措施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宗后卿解释了他们选择多元化的原因:“娃哈哈有闲置的资金和行业机会。童装和日用化学品在空仍有很大发展,因此它只是进行了多元化投资。”
多样化和专业化导致相同的目标?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与西方完全不同的背景、政策条件和市场环境,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必然呈现出独特的轨迹。
今天,许多民营企业的多元化目标仍然是追求短期高利润,这只能说是战术性的多元化。以机会为导向的多元化有助于民营企业加速原始积累,但从长远来看,这真的不是长久保持成功的方法,因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毕竟还是专业化的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空白的市场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激烈,遍地开花的多元化经营将会困难重重。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已经看到了这种趋势,正在积极整合多种产业,明确未来发展战略,选择已经具备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力求做到“尽力而为、专业化”,努力培育一个能够支撑企业长期发展的支点,这就是“做减法”。
另一方面,一批专业化成长并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企业也在积极寻求拓展上下游产业,延伸自己的产业链,或开发相关产业新的增长点,探索“做大做强”之路,即“做加法”。
专业化与多样化之间的争论实际上并不反映对法律的不同认识,但归根结底是对现实和未来趋势的不同判断和把握。可以想象,走过不同发展道路的中国民营企业家有足够的能力和理性去寻找做大做强的道路,这不仅符合中国国情,也符合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企业和理论研究者都应该有充分的信心和耐心。
标题:是多元化还是专一化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5871.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领导风格成就团队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