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科院第31期公共政策学术沙龙举行
本篇文章1741字,读完约4分钟
■卢北京社会科学院
2015年4月8日,北京社会科学院第31届公共政策学术沙龙在六楼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和系统动力学。由北京社会科学院青年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形势调查研究中心、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联合主办。北京市形势中心博士后何教授作主旨演讲,北京市形势中心副主任陆博士主持。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市情中心和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的研究人员参加了此次沙龙。北京市形势中心主任、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秘书长唐鑫作为学术顾问对活动进行了评论和指导。
北京市情感中心博士后何作了主旨发言。他认为,未来几年,中国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六大问题或挑战:(1)人口压力;(2)能源和自然资源的非常规利用;(3)必须实现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正确逆转;(4)实施城市化战略的挑战;(五)加快区域发展平衡,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问题;(6)国家信息化快速推进和科技竞争力培育面临的挑战。系统动力学以系统理论为基础,吸收控制论、控制论、信息论和协调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根据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互为因果的反馈特性,从系统内部结构中寻找问题的根源,寻找解决可持续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对策。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研究方向:围绕首都功能定位的产业升级和产业布局研究;产业优化与人口优化耦合研究:提高人口、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综合承载力的研究。
北京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刘洋认为,系统动力学的确是一种更科学的研究方法,它比目前流行的抽象讨论单个因果关系的研究思路更合理,对培养系统思维习惯和能力也很有帮助。在实际应用中可能有必要充分考虑系统边界问题,并有更多的理论意识去分析隐含条件假设。在哪种情况下适用性更强,在哪种情况下适用性更弱,应首先进行粗略判断。
北京市形势中心的刘小敏博士认为,系统动力学是运用系统理论解决社会问题的好方法。它的优点是可以尽可能地模拟社会系统,其可能的不足是在应用数据描述时如何解决收敛性问题。由于一个社会经济系统是动态平衡的,理论上是收敛的,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仿真系统边界设置和反馈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北京市形势中心的赵雅萍博士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大问题。赵博士说,如何教,其衡量和评价涉及经济、社会、环境和人口等多个层面;开发署使用人类发展指数来评估成员国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但该指数仅包括三个方面: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在选择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指标时,不可避免地会有失败;何教授报告中的系统动力学方法是衡量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一个很好的尝试。
市形势中心的陆博士认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有必要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研究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党的三中、四中全会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五位一体的高度,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系改革,实现这些战略目标,必须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深入思考生态文明时代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当前,非生态经济、政治无关紧要、文化无依托、社会不参与、环境无人监管等系统性批评严重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没有系统的治理和全面的改革,可持续发展只能是一些地方政府的政治口号,很难找到根本原因,彻底治愈疾病。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环境等领域进行系统思考、协同治理和综合改革。
北京市形势中心主任、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秘书长评论说,副教授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解释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我们研究相关问题提供了参考。他的报告极具创新性,模型规范、准确、实用,可为我中心今后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所有的医生都对这份报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有不同的看法,并且在总体上肯定它的同时也指出了它的不足之处,这才是真正的学术民主。我个人认为,这份报告的理论基础是“老三论”,即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用它们来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系统问题是恰当的;也许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个论点还没有展开,所以它可以展开。此外,我希望将系统科学领域中的“新三大理论”,即耗散结构理论、协同理论和突变理论,应用到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或许会取得新的成果。总之,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的创新需要跨学科研究,敢于运用新的理念和理论,培养我中心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标题:北京社科院第31期公共政策学术沙龙举行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6320.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梨园矿 “三字法”传播正能量
下一篇:国企机制为何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