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债不存在偿还风险
本篇文章1870字,读完约5分钟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各国普遍采取借外债发展本国经济的政策,中国也不例外。9月1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外债余额达到6425.28亿美元(不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外债)。我们的外债是从哪里借来的?比例是多少?还款能力怎么样?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主要用于发展生产
在6425亿美元的外债中,中资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是大借款人。统计显示,从债务人类型来看,在登记的外债余额中,中资金融机构的债务余额占45.39%;外商投资企业债务余额占30.38%;外资金融机构债务余额占13.01%;国务院各部委借入的主权债务余额占9.77%;中资企业债务余额占1.41%。
他们主要向谁借钱?从债务类型来看,在登记的外债余额中,国际商业贷款余额为3346.41亿美元,占83.07%,比2010年底高出3.09个百分点;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余额681.87亿美元,占16.9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坚持“举借外债不可怕,但主要用于发展生产”的宗旨,举借的外债主要投资于交通、机电等行业。据最新统计,在登记的中长期外债(签约期)中,23.79%投资于制造业;12.53%投资于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电、气、水生产和供应投资占8.1%;3.85%投资于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投资占5.03%。
外债规模居世界前列
有人质疑,中国有巨大的外汇储备。我们为什么不用这笔钱投资,而是从海外借钱?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茂生告诉记者,外债和外汇储备的形成机制是不同的。外汇储备由企业结汇形成。虽然从理论上讲它们也是国家财富,可以用于投资,但目前还没有利用外汇储备进行投资的机制,这种渠道还没有开通。外汇储备不能随便动用,如何承担风险需要进一步研究。现在,专家们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外汇储备来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收益。我们的想法是将它用于大型私营企业,并将它们的资产作为抵押品。
“虽然中国的外债数量居世界第一,但与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相比,规模并不大。”李茂生认为,中国的外债规模在安全线之内。
在国际上,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是偿还外债的基础和保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谢泰峰首先为记者算出了一个账户。“中国有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6000多亿美元的外债只占很小的比例。同时,另一个国际参考指数——债务比率是指当年外债余额与该国商品和服务出口收入的比率。如果这个比率不超过100%,它就在安全线之内,如果超过,就意味着债务过多。2011年1月至6月,仅中国商品出口就达到8742亿美元左右,6000多亿美元的外债占商品出口收入的不到100%。如果加上劳务输出收入,这个比例会更低。在宏观层面上,中国的外债规模很小,根本不存在债务风险,更不可能出现债务危机。”
应该提高外债稳定性
在这一统计中,短期外债余额的高比例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在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和20世纪90年代墨西哥和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短期债务管理已经失控。短期外债一般要求在一年内还本付息。如果这个比例会增加还款压力,影响一个国家的外债安全,其国际参考标准是25%。截至2011年6月底,短期外债余额(剩余期限)占我国外债余额的71.92%。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贸易信贷余额占短期外债的75%,其中贸易信贷占52%,贸易融资占23%。大多数与贸易相关的信贷都有真实的进出口贸易背景,它们的增长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基本一致。因此,这种短期外债比例的增加不会影响中国外债的安全性。
“短期外债比率很高,这对外汇储备较少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压力,但对中国来说不是问题。”谢泰丰还指出,虽然中国在宏观层面上避免了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债务风险,但从微观层面上看,企业等借款主体仍面临着经营和资金压力。
专家指出,目前中国应增加外债的稳定性。谢泰丰建议,从结构上看,应尽可能减少短期债务,增加中长期项目贷款或国际债券,以增加企业债务的稳定性。从源头上说,我们应该从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借入更多的低息贷款,少借一些高利率的商业贷款。就货币而言,我们借入更多汇率呈下降趋势的软货币,借入更少汇率呈上升趋势的硬币。从利率结构来看,我们应该对国际利率市场做出更多的预测。当利率上升时,我们应该借更多的固定利率贷款,当利率下降时,我们应该借更多的浮动利率贷款。
李茂生认为,中国利用外债在宏观层面上没有错,但在微观层面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项目利用效率低、效益差。为降低债务风险,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应提高利用外债的效率。
标题:我国外债不存在偿还风险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8574.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