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党报三问价钱改革:硬骨头难啃在哪 政府能大撒把吗
本篇文章3108字,读完约8分钟
“十三五”计划提案强调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开放竞争行业的商品和服务价格。
三问价格修订“最终一公里”(特别报道焦点“十三五”改革攻防①)
“十三五”计划提案日前公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赛阶段。 攻防补短板,全面小康能完全收缴官员。 只有打破一切不利于科学快速发展的体制障碍,才能为快速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从这次开始,《经济周刊》发表了“十三五”改革攻防”系列的报道,从价格改革、贫困扶助攻防、收入分配改革等方面解读计划的亮点,回应社会关注点,分析改革的难点。
——编辑
10月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体系改革的几点意见》( 28号文),有了深化价格改革的新路线图。 前几天发表的“十三五”计划提案再次强调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参与,全面开放竞争行业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开放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行业的竞争环节价格。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十三五”期间,价格改革的进一步加速会对经济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价格改革有“硬骨头”的东西吗? 价格改革政府能“大抛出”吗? 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价格改革处于什么样的历史坐标?
97%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经从市场上计算出来,建立市场价格体系的重要战役即将全面展开。
记者好朋友鹏对政府提出任何文件都不介意,最近突然对记者说:“价格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吗? ”。 让她突然提问的理由是,发表的“十三五”计划提案提出了“全面开放竞争行业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开放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行业竞争环节价格”。 这些改革行业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改革去哪里,会产生它们的影响,社会关心度很高。
价格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基础和最复杂的组成部分。 改革初期,邓小平提出了,如果价格不顺利,就谈不上经济改革的真正成功。 1979年,中国价格体制改革开始,有计划地提高副食品、部分重要原材料价格,然后在1980年代中期生产资料价格实行“双轨制”,之后逐渐开放了商品价格。 1987年,国务院确定了国家目前的三种价格形式,即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格和市场调节价格,规定公司在价格管理方面享有更大的自主权。 1998年实施的《价格法》的规定建立了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历史上的价格改革曾经很激烈,1980年代末期价格改革被突破,国人经历了涨幅20%以上的通货膨胀。 进入新世纪以来,价格改革深水静流,市场化进程迅速推进。 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新生力量强劲的价格改革又取得了划时代的进展。 今年以来,中央政府管理的近60种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已经开放或下放,所有农产品、大部分药品和大部分专业技术服务的价格已经在市场上定价。 中央直接定价项目剩下约20个项目,比2001年减少了80%左右。 改革又向纵深推进,在电信价格、药品价格、电费、煤气价格、铁路运输价格等方面迈出了重要步骤。
30多年的价格改革告别了高度集中的计划价格体制,现在97%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是从市场上计算出来的。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许昆林评价说,这对于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和快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但是,价格改革也有“最后一公里”的攻防战,随着经济迅速发展进入新的常态,价格运行也呈现出新的特征,面临着新的挑战。 10月发表的28号文是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专门发表在价格机构改革上的第一份文件,是目前全面推进价格机构改革的纲领文件。 经济学家吴敬琏评价其意义说:“这意味着建立我国市场价格体系的重要战役即将全面展开。”
价格修订“硬骨”到底在哪里难吃?
关于很多深刻的矛盾,面对很多体制机构的障碍,避免价格变动影响大众的基本生活。
和其他行业的改革一样,价格改革也有这样的现象:容易改的东西都改了,剩下的是难吃的硬骨头。 价格改革的“最后一公斤”中有多少难吃的“骨头”?
许昆林说,难点主要集中在一个行业,例如电力、天然气、交通运输等重要行业的价格改革还不完全,医疗服务等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的价格改革处于攻防期,ppp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行业的价格 其次,已经发表的改革措施,如居民的楼梯价格等还没有执行,有点地方价格改革推进缓慢,有展望感情,推进改革的自觉性、主动性需要加强。
“这些价格改革的‘硬骨头’之所以难吃,一方面是关于多方面的利益调整,关于很多深刻的矛盾和问题,面对很多体制机构的障碍,统一协调的难度很大。 另一方面,为了管理与价格调整相关的大众的身边利益、如何保存的极少数价格、如何避免开放的价格发生异常变动、不影响大众的基本生活,不断探索新的价格调整监督方法、规则 ”许昆林说。
关于电力价格改革,28日电力建议开放竞争环节的电费(包括网络电费和居民农业以外的工商业销售电费)。 据熟悉某种情况的人说,其实2002年发表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已经制定了这个目标,但无法实现。 当时在东北进行了改革试点,但没有成功。 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没有就电力交易市场是如何建立的达成协议。 “连市场都没有,销售更是如此。 建立电力交易市场涉及很多矛盾。 比如,以什么形式制作,是国家电网自己建设市场,别人做交易吗? 但是电力上下游公司对国家电网有很多意见,不想接受。 一起建立市场,同样离不开电网。 和其他商品不同,电是多而杂的产品,不能保存,所以必须实时完成。 交易市场离不开电网企业的时间表和合作,所以市场规则是怎么设计的,是谁计算的? ”。
“在海外的电力市场改革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也存在因市场运营失败而发生大面积停电的问题。 我们国家不能允许这种问题的发生,必须稳定推进”。 这个人说,关于如何设计电力市场等问题,方案设计订正制定部门之间也很久没有达成一致。 今年3月公布的新电气改革方案对此作了回答,但实际执行方案进展缓慢。 电气改革方案发表后,只是在几个省实施配电价格改革试验取得了效果,在其他方面,是否开放售电侧等问题依然备受争议。 没有达成协议就不能推进体制改革,电费的开放不容易。
医疗服务的价格也有同样的问题。 公立医院的体制改革没有进展,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单兵难以推进,也是难吃的骨头。 电气改革、医疗改革本身是两个复杂的改革行业,其矛盾集中反映在价格上,因此成为价格改革的难点。
但是,价格机制改革的目标已经确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有必要打破这个“最后一公里”的硬冰,致力于影响价格改革的体制机制问题。 我们知道有关部门有专门的计划,要点细分行业价格改革的日程、路线图。
价格改革加快,政府能“大甩卖”吗?
政府要加强民生行业的价格管理,做出风险判断。 政府的定价要加强价格的调查和审查
经济学家华生想起改革开放初期一盒火柴的价格是2美分。 为了这两美分能不能涨价,必须在政治局会议上研究。 这个细节需要证明计划经济体制中价格机制的僵化和价格改革关系到全体人民的生活,坚定慎重地操作。
经济学家张卓元在解读价格改革任务时总结了两个优势:“一个都是硬骨,是深层次的改革。 例如能源价格的市场化,过去进行了很长时间,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二是与平民利益密切相关。 公共事业的水、电、天然气等取钱,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 ”。
把价格交给市场决定,对人民最直接的担忧是涨价,市场价格行为失控。 对此,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价格调整与大众利益密切相关,准备不充分,时机把握不好,引起市场异常波动,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充分考虑社会容错性,特别是政策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进行风险判断,采取完全的合作措施。 加强民生行业价格监督管理,维护大众合法的价格权益。 ”。
标题:热门:党报三问价钱改革:硬骨头难啃在哪 政府能大撒把吗
地址:http://www.zyycg.org/hgjj/26192.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