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信息网致力于为中国广大企业、企业家和商界、经济界人士,以及全球华人经济圈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媒体。

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资讯 > 外管局社保或近400亿接盘建行股份 引发贱卖贵买议论

外管局社保或近400亿接盘建行股份 引发贱卖贵买议论

来源:中国企业信息网作者:郑衣冠更新时间:2020-08-10 22:41:02阅读:

本篇文章1603字,读完约4分钟

9月初,美国银行减持了131亿股中国建设银行(微博)的股份,接收方亮出了中国官方财团。最大的买家是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国家社会保障基金(NSSF)。

根据香港证券交易所的股权数据变化,中国建设银行的战略投资者美国银行(以下简称美国银行)(实时报价5.45,-0.08,-1.45%)分别于8月31日和9月2日向机构投资者和海外基金出售了130.77亿股建行h股,每股价格为4.94港元。

新加坡主权投资基金淡马锡(Temasek)向香港证券交易所(Kong Stock Exchange)报告称,将于8月29日增持建行44亿股h股,增持额为每股4.94港元,增持总额为217.36亿港元,建行持有的h股数量从150.81亿股增至194.81亿股。淡马锡的持有价格与美国银行的售价相同,淡马锡持有的股份数量约为美国银行所持股份总数的1/3。

外管局社保或近400亿接盘建行股份 引发贱卖贵买议论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昨日的报道,未披露的“机构投资者”的大买家是一个中国财团,包括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国家社会保障基金(社保基金)和中信证券(中信证券),而外国买家是新加坡主权投资基金淡马锡(Temasek)和卡塔尔主权基金。

外管局社保或近400亿接盘建行股份 引发贱卖贵买议论

此前,建行披露,在美国银行减持的130.77亿股建行h股中,出售给机构投资者和海外基金的股份分别为81.5亿股和49.27亿股。这意味着包括外管局在内的中国机构可能会以近403亿港元的总价格购入81.5亿股股票。

然而,包括外管局和建行在内的机构拒绝置评。

中国“卖得便宜,买得贵”吗?

自2005年建行在香港上市以来,其股价已上涨156%。美国银行是一家战略投资者,于2005年6月入股中国建设银行,目前已减持四次,套现75亿美元。

起初,美国银行增持的价格非常低。起初,它只以25亿美元购买了175亿股股票。其后,两次加价的行使价分别约为每股2.42港元和每股2.8港元。如果中国现在以每股4.94港元的价格回购建行股份,将很容易引发“低价卖出、高价买入”的争论。

外管局社保或近400亿接盘建行股份 引发贱卖贵买议论

根据分析,外管局接管中资银行股权的情况非常罕见。外管局一直专注于保守投资,高达70%投资于美元资产,其中大部分是流动性强、被认为相对安全的美国国债。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披露的一项交易是增加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的持股。

外管局社保或近400亿接盘建行股份 引发贱卖贵买议论

一位分析师告诉本报,美国银行迫于自身压力减持建行股份,中国机构回购其股份是正常的。此前,当美国银行在2009年减持建行股份时,厚朴基金曾与中国人寿保险(实时市场17.72,-0.04,-0.23%)和中银国际等买家联手接管。分析师认为,美国银行此次出售的价格比建行的股价低近12%,价格“不高”。

外管局社保或近400亿接盘建行股份 引发贱卖贵买议论

除了外管局,另一个接管建行股份的中国买家是社保基金。8月30日,社保基金减持了3500万股工行股票(实时报价4.82,-0.06,-1.23%)。上述投资银行家告诉本报,社保基金不能因为缺钱而减持工行,但由于其投资组合中银行股的总比例有限,减持工行可能会给建行让路。

外管局社保或近400亿接盘建行股份 引发贱卖贵买议论

淡马锡乐队运营引发争议

淡马锡的建行交易和另一项购买中国银行股份的协议(2.99-0.02,-0.66%,实时报价)(微博)已经招致批评。一些评论人士认为,这只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就像一只正在运作的对冲基金。

今年7月,淡马锡宣布将减持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h股,其中中国银行h股总价值减少188亿港元;减持建行h股15亿股,总价值94亿港元。淡马锡当时的配售价格为6.26港元,其在建行的股份从7.03%降至6.27%。

然而,仅仅一个多月后,淡马锡增持了两倍多的资本,持股比例从6.27%升至8.1%。

一位外国投资银行家告诉本报,淡马锡减持后增持,表明其对银行股仍有信心,从波段操作中获利是可以理解的。

包括外管局在内的中国买家也浮出水面。Caixin.com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美国银行希望找到一两个大买家,并将其股票卖给尽可能少的买家。很少有海外金融机构有实力接管。

标题:外管局社保或近400亿接盘建行股份 引发贱卖贵买议论

地址:http://www.zyycg.org/qyzx/8639.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