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多措并举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本篇文章1962字,读完约5分钟
10月31日,省委宣传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我省科技创新政策的进展和成果。自2018年10月以来,我省先后发布了《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科技创新二十条》)、《关于印发〈给予科研机构和人员较大自主权实施方案〉和〈湖北省深化项目评估、人才评估和机构评估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科技创新政策实施了吗?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湖北如何在科研管理中给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自主权?在新闻发布会上,省科技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周德文解释了社会关注的问题。
聚焦重大引领创新成效显著
东湖实验室新区建设启动,“神农设施”预研温室今年建成,“产业教授”双向遴选,“光谷科技创新走廊”布局建设...围绕“20项科技创新”,一年来,我省加快了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人才队伍和重大园区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周德文说,湖北是一个科教大省。为了真正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近年来,湖北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破制约湖北科技发展的体制障碍,针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20项科技创新”颁布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做出了一系列专项安排。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实施“二十项科技创新”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对文件涉及的重点任务进行了细化分工。
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省科技厅计划组建以院士和顶尖科学家为首的产业创新联盟,加入龙头企业,实施产学研联合创新。探索和推进新型研发机构运行管理机制改革,鼓励高等院校教授、专家入股组建新技术创新公司。计划支持建设10个科技成果转化和成熟基地。“湖北科技交易市场”的位置已经确定,正在建设中。湖北工业大学等11个单位申请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为了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省科技厅组织实施了科技项目公告制度。以湖北省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科技成果为重点,引导企业和高校通过公开发布和政府补贴等方式参与湖北省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重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据统计,已收集项目需求713项,全部项目投资77亿元。
给予研究者更大的自主权
“近年来,从国家到我省,已经下发了一系列关于科技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的文件。改革力度非常大,科研人员在项目管理和项目资金使用方面的自主权不断扩大。”周德文表示,湖北高度重视与以往改革政策的衔接,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科研项目管理权限下放不够、科研经费使用受到限制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国家部署,结合湖北实际情况,今年4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给予科研机构和人员较大自主权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优化创新政策环境,进一步明确科研机构和人员的权责,进一步明确政策实施的主要职责。
在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方面,提出科研项目的管理应从强调过程管理转变为强调项目目标和标志性成果,明确项目承担单位主要负责实施过程的管理。在项目申请方面,应简化信息和材料,相关单位不得随意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填写各种信息或提交相关材料;在科研项目组织方面,很明显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项目实施的进度对项目方向和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赋予科研人员在技术路线上更大的决策权。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针对差旅费报销和科研仪器政府采购的问题,相关项目经费使用管理规定明确规定,高校和科研机构应根据科研工作的特点,报销相关费用,简化科研所需差旅费和会议的相关手续。明确预算调整、科研设备采购等事项由项目承担单位自行决定,由单位主管部门报项目管理部门备案;对于科研成果转化,强调科研成果转化的现金奖励不受单位整体绩效的限制。
阐明人才“帽子”的使用寿命
“项目评估、人才评估和组织评估改革是推进科技评估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周德文表示,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三个评估”改革思路和省“二十项科技创新”精神,今年8月底,经省政府同意,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发布了《湖北省深化项目评估、人才评估和机构评估改革实施方案》。
改革科技项目管理体制,使金融科技项目更好地服务于高质量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给予研究人员在个人和财务资源方面更大的自主权,并减轻研究人员的负担,例如,对项目报告实施在线报告和"一次性报告",以减少不必要的报告材料。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使用和评价机制。例如,如果明确定义了支持周期,则在人员规划项目完成后,不得使用相关人员的头衔。人才荣誉称号不得作为项目、奖励、职称评定和岗位聘用的限制性条件。进一步推进省级科研机构改革,如试点实施省级科研机构长期绩效评估。加强监督评估和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如建立省级科研诚信信息系统,对严重失信行为的主要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列入制度。
据报道,这些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激发该省科研人员的科研和创新热情,促进该省的高质量发展。(记者文君通讯员邱建山)
标题:湖北省多措并举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地址:http://www.zyycg.org/cpzx/2211.html
免责声明:中国企业信息网为网民提供实时、严谨、专业的财经、产业新闻和信息资讯,更新的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中国企业信息网编辑将予以删除。